同一个食疗方,为什么我吃就没效?
2022/3/17 蚂蚁中医

    

     蚂蚁搬家,点滴成山;

     中医科普,积少成多。

     “蚂蚁中医”以中医知识科普为目的,

     让您的健康养生如有神助!

     文/庄乾竹 中华中医药学会 副研究员

    

     当前,随着大家对养生的关注,食疗养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吃了有效,有些人吃了就无效呢?

    

     食疗是否有效,取决于疾病所处的阶段及病情的轻重

     早在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这一理论,对当前多种疾病的治疗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以糖尿病为例,当患者在糖耐量异常但血糖尚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时,大部分患者通过饮食调理、运动疗法就能够让身体从亚健康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

     而对于一些刚刚确诊糖尿病的朋友,如果血糖略高于正常值,医生的建议也往往是先通过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治疗,1~2个月后如果血糖还不能降到理想水平再服用药物。此时,如果食用燕麦、荞麦、苦瓜、桑叶、绞股蓝等具有辅助降低血糖作用的食物以及采用以此为主要原料的一些食疗方法,通常都是有效的。

     如果是一个“资深”糖尿病患者,而且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需要2~3种药物联合治疗才能把血糖控制到理想水平,那么,食疗的疗效肯定不会太明显。

    

     食疗是否有效,取决于该食疗方法是否适合你的体质

     曾经有一段时间,几乎全民都在吃绿豆,因绿豆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而备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青睐。可是有些高血脂患者食用绿豆后出现了肠胃不适,严重者甚至出现了腹泻,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在看到绿豆降血脂作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绿豆性寒,不适合脾胃虚寒的朋友食用。类似的例子很多,有的老年朋友听其他人说,决明子泡水能降低血压,对这个经验方如获至宝,赶紧买回来如法炮制,结果不仅胃痛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每天跑厕所数次,这一折腾,血压反而更高了,究其原因也是因为自己的体质不适合服用决明子茶。

     有的家长听说邻居家孩子咳嗽,吃了川贝炖梨好了,也赶紧煮了,给自己正在咳嗽的孩子吃,殊不知,邻居家孩子是肺热咳嗽,而自己家孩子是风寒咳嗽,结果越吃咳嗽越严重。所以说,食疗虽然看似简单,但是也包含着辨证的思想,如果对自己的体质及食材的寒热属性不了解的话,盲目跟风,有时候会适得其反,严重者甚至会致病。

     食疗是否有效,取决于你是否坚持、给它找到了合适的“伴侣”

     有位朋友请某中医专家为其量身定制了食疗方案,可是,他却是个“急性子”,没吃几天,就开始打电话咨询我,你说某某专家给我推荐的这个食疗方法靠谱吗,我都吃了十多天了还没见效。对此,我只想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常识大家都懂,十多年的高血脂、高血糖,别说食疗,即便是服用药物,也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见效。

     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对于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朋友来说,如果说你在河的这边,健康在河的那边,你需要在河上建一座桥,才能真正拥抱健康,建成这座桥需要钢筋、水泥、石子、沙子等多种材料,食疗不过是其中的石子而已,而合理的药物治疗、科学的运动、良好的心态是建造这座桥所需要的钢筋、水泥、沙子等,也就是说,对于一些慢性病,食疗只是通往健康道路上的一个助推器,并不是发动机。譬如对于一个想减肥的人来讲,单靠吃苦瓜、荷叶、山楂、魔芋等有助于减肥的食品而不运动,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对于一个胃病患者而言,一边吃着健脾养胃的药膳,却还抵制不住麻辣以及油炸食品的诱惑,也是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的。

     编辑 |曼曼

     来源 |《中医健康养生》2016年8月刊

     如需转载| 须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往期精彩回顾

     蒲公英,一个集观赏与药用为一体的植物~

     颈肩疼痛,经常按摩这个穴!

     中医治病如上战场,三十六计都得用

    

     中医健康养生

     官方号

    

     蚂蚁中医

     订阅号

     (权威“养生+科普”,助力国人健康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订购杂志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蚂蚁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