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通全身经脉,“壮灸”保健效果佳
2022/3/17 蚂蚁中医

     文/张新普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孙冰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主治医师

     肚脐通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是经络的总枢。所以,位于肚脐处的神阙穴是中医学内病外治常用的首选部位。

     肚脐部皮肤深部没有皮下脂肪层,表皮角质层较薄,有致密的结缔组织,丰富的血管、神经,屏障功能较弱、敏感度高。因此,肚脐处的临床用药,渗透力强、渗透快,药物易于穿透、弥散和吸收。

     神阙壮灸法,全称为“神阙隔药盐壮灸疗法”,是患者经临床医生专业诊断后,根据证型,选择合适的引经药粉、药盐,对神阙穴进行艾灸的方法。药盐是药粉与食盐的混合制品。

     神阙壮灸法操作时,先用引经药粉填脐,再将药盐用作衬垫物,填满整个脐部(即神阙穴)。随后,夹取橄榄大小的圆锥形艾炷,放置于脐部,进行熏灸。

     操作过程

     配制药盐:将药材打成细粉,混匀;将食盐炒至干燥,按照精盐与药粉4:1的体积比例趁热混匀。

     搓艾炷:取6~8克纯艾绒,放置在掌心,双手以先打圈、后平搓的方式将艾绒搓成枣核状,从正中一分为二,制得底面直径约2厘米、高约3厘米的圆锥形艾炷2壮。一次治疗共制取20壮,儿童为18壮。

     局部皮肤保护: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将硬纸板制成的治疗圈对准并紧贴脐周皮肤,使脐窝位于治疗圈正中心,用医用透气胶带将外缘与皮肤固定。再依次在治疗圈上铺棉质孔巾、隔热布。

     药物填脐:根据病证选择适量药粉0.2克,用手指以搓撒的方式均匀撒在脐窝及周围皮肤上,以不填满脐窝为宜;药盐1袋,倒入治疗圈内,均匀铺开。

     点燃艾炷:用镊子取1壮艾炷放于脐窝药盐正中心,点燃艾炷顶端;当艾炷燃至2/3时,点燃治疗盘里的另一艾炷。待治疗圈内艾炷燃尽无烟后,将艾灰丢至盛水的钢碗内熄灭,再夹取事前点燃的艾炷放置于治疗圈内,每次放置艾炷的位置应保持一致,如此反复。

     清扫药盐:待最后一壮艾炷完全燃尽、不见火星,用棉质孔巾翻盖住治疗圈,让余温维持1~2分钟。然后取下孔巾与隔热布,除去胶带,清除药盐。

     每日1次,每次50分钟。灸后脐部可能留有少许药粉,可用毛刷或纸巾清理干净;切忌用嘴向脐部吹气,以防受寒;避风寒、忌生冷;2小时内不宜沾水。

    

     (文中方法需要专业医师操作)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2年2月刊编辑:李思涵

     审核:张旭 贾荣曼

     往期推荐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养生知识

    

    

    

     点击下方

     购买杂志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蚂蚁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