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应以睡为先,“从阴治阳”是长寿的关键
2022/9/23 9:00:00 蚂蚁中医

     文 / 邓石峰 湖南中医药大学 博士

     指导老师 / 张泓 湖南中医药大学 教授

     李渔(1611—1680),字谪凡,号笠翁,为清代著名的养生学家、戏剧理论家、作家。李渔的著作颇丰,他有关养生保健的思想、经验主要总结在《闲情偶寄》一书当中。

     后世学者主要从行乐、止忧、调饮啜、节色欲、却病、疗病6个方面对其思想进行研究,归纳出其以“心”为乐,重视精神、心理调养的主要养生学观念。值得注意的是,李渔对睡眠养生十分重视,并总结出了深刻的养生思想。

     养生要以睡为先

     “养生之诀,当以善睡为先”,就是说,养生的要诀是要懂得怎么样保证良好的睡眠。

     李渔认为“天地生人以时,动之者半,息之者半”“吾人养生亦以时,扰之以半,静之以半, 扰则行起坐立,而静则睡也”,意思是指人秉承天地之气而生,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处于清醒、活动和睡眠、休息的时间大约各占一半。所以,养生也应当遵循这个基本规律。其中的“扰” 和“静”,其实代表的是古代哲学思想中“阳”和“阴”的概念。

     人为万物之一,同样有阴阳之属性,阴主静、阳主动,生命的产生、发展、维持和消亡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生命健康主要强调的就是阴阳的平衡。

    

    阴阳和睡眠有何关系?

     拥有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从阴),才能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 实现高效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治阳),帮助人体维持阴阳平衡。

     睡有睡之时

     李渔强调“睡有睡之时”,认为“由戌至卯,睡之时也”。

     戌即戌时,别称黄昏,指19—21点。

     卯即卯时,又名日出、日始、破晓,指 5—7 点。

     他的养生观念是睡眠一定要和昼夜交替的节律相一致,做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早和过晚都不符合睡眠养生的规律。

     近年来,现代科学家对昼夜节律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包括睡眠活动在内的各项生理活动被证实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和调控,个体昼夜节律失常就会导致失眠等疾病,这无疑为“天人相应”的养生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证据。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2年8月刊编辑:李思涵

     审核:董鲁艳 陶宪凝

     杂志清库存

     28元4本9成新套餐

     (非偏远地区包邮)

     目前杂志剩余9成新的杂志微瑕套餐,库存不足百套,没抢到的朋友抓紧抢购吧!微瑕程度包括封面微损等,均不影响内文阅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养生知识

    

    

    

     点击下方

     购买杂志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蚂蚁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