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可强行拔针!!!
2023/4/3 18:08:40 中医理疗康复

     《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

     全套视频+10本电子书籍关注“医针透穴”,即可免费领取!

     针灸临证拍案惊奇二则作者/司言词第一则:熟读经典存疑难,一朝解惑心下安

     病案介绍吴某,男,74岁,农民。2006年7月4日在家人的搀扶下来诊。其自诉:无明显诱因右下肢串痛,行走无力半年余,近日加重觉日渐妨碍行走遂来求诊。

     患者继往有高血压病史。余无不适。曾在某医院拍腰椎CT片子示:腰椎退行性变。右侧无明显神经根受压症候。无椎管狭窄。余无明显异常。

     查体右下肢沿足太阳经和少阳经有多个散在压痛点,分别位于环跳穴、委中穴、昆仑穴附近。遂按痹证处理。拟行针刺治疗。选穴:昆仑、委中、环跳。针后委中穴刺络拔罐。

     针刺方法依《灵枢·周痹》:“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故余先刺昆仑,再刺委中,后刺环跳以治之。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后按常规依次拔针,一切看似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但是在拔最后一针环跳时,余觉针下发紧发沉,好像针下有人在和吾拔河一般,不让针出

     其时余心大惊,这是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事情,难道是针尖缠绕了肌纤维?

    

    余试着转动针尖不像此类,排除了此操作方面的可能后,余想起了以前仍有记忆的《金针赋》当中的话,好像是针下生根之类的话。时不待人,遂嘱患者莫动,5分钟后起针。趁这个时间余急翻《金针赋》来看,颇有临时抱佛脚的味道。

     此赋中果然有这样的话:“病未退者,针气如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拔其针,乃真气未至,不可出之”。

     当时余是既兴奋又惭愧。兴奋者,此种病例很难碰到;惭愧者,自己经验还是不足啊。毫不夸张地说,余当时是如获至宝般诵读此段文字的,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强行拔针。

     5分钟后,果如赋中所言,针稍加捻转即轻松拔出,可能正如赋中所言“真气已至,真侯微松”的缘故吧。

     第二则:太阳脉度其最长,气血运行何遑遑《灵枢·脉度第十七》:“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凡都合·····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依此文所述可知,人体十四条经脉总长度为16.2尺。按子午流注之大周天、小周天计算,十二经脉当中,一天十二个时辰,气血运行经过各条经脉的时间是不多不少,都是1个时辰,即2小时。

     每天气血运行每条经脉的时间完全相同既然每天气血运行每条经脉的时间完全相同,都是2小时。那么,以此来计算,气血在每条经脉运行时亦必有快有慢

     而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循行最长之经脉,为149.0寸,穴位也最多,单侧共计67穴。《灵枢·经脉第十》:“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至小指外侧。”

     足太阳经行身之后,所经过部位筋肉分布最广,从项、背、腰、尻以及下肢,包括斜方肌、骶棘肌、臀下肌、股二头肌、腓肠肌等,因其筋肉突出,故在十二经筋中,足太阳经筋排在首位。

     既然十二经脉当中,足太阳经流注尺寸最长,气血流注时间与脉度最短的手少阴心经相比也是2小时,那么,从理论上来推断,足太阳经在十二经脉中其气血运行速度应当是最快的

     气血运行速度最快,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其阳气最盛,所以足太阳被称为“巨阳”,能为“诸阳主气”。但是,设想一下,如果因各种原因,包括疾病导致其气血运行速度慢了(这就好比一列高速运行的列车,前面忽然遇到阻力或障碍,后果可想而知)会怎样呢?

     此时如果单纯以经筋病来看的话,症状当然在十二经筋中也最重,就会出现《灵枢》中所言“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的症状。

     《灵枢·经脉第十》在归纳足太阳经所生病时,就有“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等症的记载。此便为一旁证。

     足太阳经气血运行速度最快,还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其经穴针刺时最易“得气”。《灵枢·行针第六十七》:“神动而气先针行”。说明太阳之人神情灵活不安定,感觉过敏,针未动就出现反应。这句话虽则是指“五态之人”中太阳之人的针刺反应情况,但亦从一侧面说明了太阳经穴较其他经穴相比更易“得气”的特点。

     当然,临床上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很复杂,如患者的体质因素、病情的轻重、环境因素、情绪因素等。但是,从具体的经脉来说,足太阳经气血运行快也当是其中之一吧。

    

    

    

    


     考证!中科院培训中心--中医针灸师证、中医康复理疗师证、中医推拿师证、中医泻血疗法师等

     全国统一报名咨询电话

     孙老师17121630622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理疗康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