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四诊系列之三:4个方面,详解妇科闻诊心得
2024/3/31 中医同城

妇科闻诊心得

简介:徐荣斋,字国椿,晚年自号三补老人。生于1911年,卒于1982年,浙江绍兴人,先生师从名医杨质安先生。又曾问业于曹炳章先生,析疑问难,虚心求教,深得曹先生的赏识,遂成忘年之交。先生治学严谨,博览群书,勤于著述,崇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中医经典著作,特别是《内经》有较精深的研究。著有《重订通俗伤寒论》、《妇科知要》、《内科精要汇编》。
妇科闻诊与内科同,只有对带下及产后恶露之是否有臭气为妇科闻诊。但事实上这已属于问诊范畴。这里叙述内妇科都适用的主要闻诊如下:
一、咳嗽声
咳嗽频作,声重而有力,为痰热内壅,或表邪未宣达;咳声清响,常为咳嗽将愈之候;咳嗽连声,咯痰不爽多为支气管炎;咳嗽声急迫,呼吸短促,多属肺炎;咳嗽重浊带水音,为胸中积饮停水之征;干咳无痰,咳时气急,为燥邪伤肺。以上六种咳嗽声的闻诊,也适用于胎前、产后咳嗽的辨证。
此外,有咳嗽声涩,咳吐白沫痰或水样涎沫,为肺脾阳虚的痰饮咳嗽;咳声不扬,胸痛气急,吐脓血夹痰,为肺痈;咳嗽少痰,或痰中带血,咽干声嘎,午后潮热颧红,为阴虚肺病。这三种咳嗽是三个独立病,但也可在妊娠、产后中偶见。
二、呕吐声
呕吐,是妊娠恶阻中的一个特有证。一般呕吐是有声有物的,如只有呕声而无物吐出,名“干呕”。呕吐有属胃寒,有属胃热(包括肝阳犯胃的呕吐),有属胃阴虚,有属胃阳虚和脾肾阳虚,须结合其他症状及脉舌进行辨证。就呕吐的闻诊来说:
①呕声响,吐出物多,酸腐气味重,呕吐发生在饭后不久,为胃热或胃中食滞;
②呕声低,吐出物酸腐气重,或仅仅吐出清水状物为胃寒;
③如病程较长,身体衰弱,饮食稍多即呕吐,呕吐物气味很少,为脾胃阳虚;
④食后半天才吐,吐出物中有未完全消化之食物,有的甚至晚间的吐出物中还有早饭的残渣,这是脾肾阳虚的反胃呕吐。
妊娠呕吐是属于前二种,而不属于后二种。
三、嗳气声
嗳气,是胃中有气上逆,嗳出声既响又长,有间歇性,与频频作呃的呃逆不同。
嗳气,为胃气不舒而上逆的现象。胃内容物发酵,蠕动失常,消化机能减退所致。
多见于肝气郁结,胃气不和的中年妇女,更年期妇女尤多见。若老年人患此,要防真气耗伤。
四、呃逆声
呃逆,俗称“呃忒”。膈间有气上冲,呃呃作声,声短而略有间歇,为横膈膜痉挛所致。本证分寒热虚实。偶然发生,10~20分钟即止的,不足为病;在平时可认作小病,胎前产后须当作一种病看,特别在新产后更必须重视它的病机。
寒证呃逆,呃缓而声低;热证呃逆,呃频而声响。当以脉舌及症状进行辨析。
呃逆时从脘部上冲,呃声有力,病在胃,实证居多(包括胃热、胃寒、痰郁、血瘀);
呃逆时从脐部上冲,呃声有气没力,病在肾,虚证居多(主要是肾阳虚,也有脾阳虚的),轻重之间,必须分别。
I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 《徐荣斋论妇科》,作者/徐荣斋,编者/朱世增。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 END ·
编辑|景天 校队:桔梗 视觉|花椒-商务联系-
紫苏|18018790602(微信同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同城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