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的睡不了觉,用止嗽散为何无效?
2024/3/31 中医同城

    

     釜底抽薪治愈剧咳案

     作者/郭博信

     吕××,男,9岁,2011年12月20日应诊。患儿家长言,近3天患儿夜间频频剧咳,时吐白痰,以致夜不能寐。因当时未带孩子来,只说了症状,我即疏以宣肺、化痰、止咳之药。

     处方:

     紫菀10克,白前10克,前胡10克,茯苓15克,百部15克,橘红6克,苏子5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次日带患儿来诊,言服药后不仅无效,且咳嗽益剧。

     遂细诊之,见其咳嗽只是在夜间不停地咳嗽,虽吐白痰,但痰黏不易咳出,喉干声哑,手足心热,脸通红。家长说此患儿前两天特别能吃,每天拉稀2~3次,且腹部胀痛。

     诊其脉滑数,乃恍然大悟,此拉稀者,乃“热结旁流”也。前所开止嗽散加味,误矣。

     此当属实热蕴结大肠之腑实证,方以宣肺止咳化痰,岂能奏效?遂改用大承气汤加味。处方:

     甘草6克,枳实10克,川厚朴10克,芒硝10克(后下),玄参10克,麦冬10克,连翘6克,青果6克,大黄10克(后下)

     药进一剂,大便排出粪球浊物,咳止痰清。

     此例治验说明,中医虽然讲的是“有是证用是药”,但这个“证”一定要包括“脉”,也就是说,有是脉证用是药,才比较准确。

     盖一病之来也,症状不一,一定要对症状加以分析,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有人主张,临证时要抓主症,虽不无道理,但亦有值得商榷处。

     盖症状之间,有时并不是有主症与次症之分,而是有本质与现象之分。有些症状虽然突出,只不过是疾病的现象;而另一些症状虽然不突出,却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为医者一定要抓住疾病的本质用药,可置现象于不顾。本质问题一解决,现象问题自然也会迎刃而解,所以中医总是强调“治病求本”。

     例如此例患儿以夜间剧咳来诊,首诊以宣肺化痰止咳不效者,未治其本也。

     盖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咳嗽虽剧烈,亦不过是疾病之表象,而拉稀(热结旁流)、腹部胀痛、手足心热、面部通红、脉滑数,虽不是主症,但却反映了疾病的本质——阳明腑实。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实热移热于肺,导致肺的肃降功能失常,而咳痰作,且较之一般咳嗽更为剧烈。用大承气汤一举廓清大肠实热,排出浊物,肺不受实热之壅阻,恢复肃降之正常功能,则不治咳而咳止,不祛痰而痰消。此中医釜底抽薪之法也。

     I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中医治大病实录》,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郭博信。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 · END ·

     编辑|景天 校队:桔梗 视觉|花椒-商务联系-

     紫苏|18018790602(微信同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同城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