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陈说束缚:石门穴真的会使人不孕吗?
2024/4/1 中医同城

    

    

     《针灸甲乙经》记载石门穴为绝育穴,后人守之不疑至今,但是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实这个作用,本文作者勇于质疑,敢于破除陈说,从多处论证石门穴并非绝育穴。

    

     石门穴,古人以之为“妇人绝育穴”。

     本穴出自《针灸甲乙经》,书中记载“女子禁不可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古以女子不通人道者名石女,穴以石门为名即寓有此义。

     古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因医疗而导致妇人不孕,其医则罪不可恕。由此,历代医家对石门穴的应用就十分谨慎,唯恐刺灸本穴导致不孕,故均传为禁针灸之处。

     《外台秘要》“女子禁灸”、《大成》“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类经》《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几乎所有古医籍莫不如此,明确告诫石门穴女子禁针禁灸,似乎育龄妇女石门针灸禁用以避免绝孕已成铁律。

     石门穴真的会导致不孕吗?

     石门果真会导致不孕吗?非也!

     从穴位所处部位看,气海位脐下1.5寸,关元位脐下3寸,石门穴处两穴中间,在解剖上三穴十分接近。

     气海、关元临床上很是常用,在艾灸气海、关元时,为使用便利,医生常常以艾灸盒覆盖,这无疑会温灸到石门穴;即使是用艾条灸或温针灸气海、关元,灸的范围与热力均无法不影响石门。

     而临床并未见艾灸气海、关元影响到石门致绝孕者;反之,气海、关元艾灸还可以助孕,甚至治疗不孕症。如:

     《甲乙经》“女子绝子,衃血在内不下,关元主之”

     《针灸聚英》“断产绝下、经冷,灸关元百壮”等。

     看组织结构,气海、石门、关元3穴深层皆邻近子宫和卵巢,根据腧穴的近治作用,3穴具有的腧穴功效和女子孕胎产乳都有紧密联系,但前后2穴助孕,而中间的石门却绝孕,不但与任脉主妊育功效相左,更与关元、气海之治疗临床孕育方面疾患的主治迥异,实难解释。

     再理论上说,石门穴位于任脉上,是任脉经气所发之处,与任脉上的其他脉气所发穴位无明显差异。

     为此,有文献研究者发现早期针灸专著《黄帝明堂经》似乎未曾言及石门禁灸,并认为后人对《甲乙经》所载“石门,三焦募也……任脉气所发,刺入五分,留十呼,灸三壮,女子禁不可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句读有误。其中“中央”二字应为剩文,“不幸使人绝子”则疑是后人注文混入正文。

     而在《太平圣惠方》,石门是女性产后恶露不止的特效穴。同一治疗也见于《外台秘要》,还列记了石门穴的主治病证之一是“绝子”。也就是说,石门穴还可用于治疗不孕或产后病

     可见,最初古代对石门禁针灸并没有定论。后世医家简单引用《甲乙经》条文,以讹传讹,便成为石门绝孕、避孕的依据。

     尽管有研究石门针灸可改变实验动物激素水平,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建立和着床窗开放,使子宫内膜和胚胎发育不同步,从而使得胚胎不能正常植入着床实现抑制着床,因而可能有抗孕作用,但其结论未经重复实验及临床验证。

     从解剖角度分析,石门穴区并无特殊,只要遵循针刺原则,就不会损伤女性性器官。我们的临床实践也未曾出现艾灸盒灸气海、关元导致不孕的情况,有针灸医家采用针灸石门避孕未能成功,更有人用石门治疗不孕症获效。

     因此,无论是穴位局部解剖的实际,还是临床应用的客观事实,都无法证实石门穴有特殊避孕作用。

     至于古代避孕之说,或是衍文,亦有可能是粗暴操作,损伤子宫或卵巢所致个例,历代沿袭记载而致。因此,在梁繁荣、赵吉平两位教授主编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中并没有因袭旧说,实事求是仅言孕妇慎用石门。

     我在此写下如此长文字,强调石门可以针灸,乃因临床艾灸任脉下腹部段很是常用,艾灸热力很难避开石门位置,不纠偏则会使针灸医生在应用时产生疑虑;如应用邻近常用穴位时还唯恐被某些患者误解,甚至导致不必要的法律诉讼,建议以后各类教材词典均应明确石门穴可以常规针灸。

     也正是石门绝孕之说的禁锢,该穴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受到限制。尽管石门穴是三焦募穴,古籍多记载治疗局部病症,现今临床也只有一些零星的报道,用于肠胃与泌尿生殖系统病症,较邻近的任脉经穴应用大为减少。我也少有应用和体会。

     石门穴的临床应用

     检阅文献,本穴主要治疗穴位局部病症。

     如张氏治疗50岁女性之急性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1周,加重2日。自服红霉素等治疗,症状略见好转。近2日症状加剧,且感尿道口灼痛),采用30号2寸毫针,针尖略向下方,快速进针刺入石门穴1.5寸左右,要求针感如触电般向前阴放射。

     如无针感,应将针提至皮下,调整方向后重新刺入,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1次。针刺1次后,小腹坠痛、尿急、尿频减轻,24小时小便10余次,继针上穴5次后症状基本消除。然后隔日针刺1次,针刺10次后痊愈。

     又治11岁男童,自幼遗尿,从未间断,每夜3~4次。身体检查示发育中等,未发现任何病理改变。

     治疗选用32号1.5寸毫针,采用舒张法进针,垂直快速刺入石门穴1寸,令酸胀感放射至前阴部,并行捻转补法半分钟,针后加灸5分钟;三阴交穴直刺进针0.5~0.8寸,令酸胀感向足部放射,行捻转补法半分钟后出针。

     每天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3天后再行第2疗程。针刺5次后,遗尿停止,继针7次以巩固疗效,遗尿痊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还有治疗婴幼儿腹泻、前列腺增生、尿潴留获效的临床报道。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穴位深层为小肠,与妇女的内生殖器官子宫和卵巢位置相近,针刺时应注意深度,手法切忌粗暴,防止损伤腹腔内器官。

     孕妇慎用。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I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任督腧穴临床汇讲》",作者/ 杨骏,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编辑|桔梗 视觉|花椒-商务联系-

     紫苏|18018790602(微信同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同城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