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收藏】立秋以后的养生之道
2016/8/21 中医养生

    

     欢迎关注“中医养生”

     用中医传统文化诠释养生保健之真谛

    

     立秋以后,我们更应该注意养生了!

     立秋简历

     中文名:立秋

     外文名:Beginningof Autumn

     代表寓意:秋季开始,暑去凉来

     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秋老虎

     风俗活动:晒秋节、秋忙会、贴秋膘

     风俗食物:西瓜、四季豆、辣椒

     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养生: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民俗有哪些

    

     1祭祀、蓐收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2贴秋膘

     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并且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3煎香薷(rú)饮

     香薷饮是中医的一个古方,具有消除暑湿、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们在立秋前便纷纷买好这些药,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

     【香薷饮】:香薷10g,白扁豆、厚朴各5g,水煎服,每日1剂。可解表散寒,化湿和中,适用于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所致的的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等。《红楼梦》中林黛玉喝的便是这种。当然,现代人服用必须咨询当地中医师,根据体质和身体需求服用!

     4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

     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1立秋撞上三伏天,养生谨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大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2立秋养生---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3立秋养生---养肺护肝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攘外平内全靠肝,相当于西医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一身之气,皆出入于肺。攘外平内之后,就要治理。管理自身、养生不能不靠肺。关注我们微信zyjsdt.

     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而秋天属金,金克木,所以秋天这种气会抑制你的肝气、肝血的生发。肝开窍于目,所以这时候呢眼睛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应该注意护肝早睡,早起。

     立秋时节 注意养生

     1、立秋仍要防“秋老虎”防暑降温要继续

     进入立秋之后,尽管昼夜的温度相差变化很大,但是在白天还是非常热的,而且有时暑气也会十分逼人,因此,立秋防暑降温的工作需要持续,不能断。

    

     ①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②寒凉饮食要减少。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2、立秋还须防治“空调病”

     炎热季节,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①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

     ②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③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病如哮喘患者及胃肠功能相对比较薄弱的人,最好不要开空调。如果必须开空调的时候可以避免正对空调直吹或者将腹部盖好来解决。

     3、预防食品、衣物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 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

     立秋后宜做的3项运动

     立秋时节,几场秋雨,气温大大下降,此时,这种凉爽舒怡的天气正是锻炼身体的黄金季节。俗话说:食补不如锻炼,运动永远是健康的不二法则。

     跑步

     跑步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工作。

    

     爬山

     立秋后早晚温差大,空气温度随着山坡高度的上升而递减,这时爬山可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另外,爬山对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更佳。

     羽毛球

     相比室外运动,这种室内运动让人感觉舒适,它的运动效果也不错。据有关数据显示,一场正规的羽毛球比赛,运动强度要比一场足球赛还要大。建议运动前准备活动,以免受伤。

    

     立秋之养生禁忌

     1、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3、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4、忌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