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后养生:常吃一汤二粥三瓜,谨记四注意五坑!
2017/8/25 中医养生

    

     处暑,即为“出暑”

     意味着炎热即将离开

     天气逐渐转凉

     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

    

     一汤:清热祛湿

    

     二粥:健脾养胃

    

     三瓜:清凉润燥

    

     四大注意

     调整作息,缓解秋乏

    

     处暑期间,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人们在入秋处暑后常常会伴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

     为防止秋乏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就需要调整夏天以来晚睡的作息习惯和方式,做到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多伸懒腰,有助于缓解秋乏。

     饮食清淡,润肺防燥

    

     处暑后燥气明显,肺易受伤,容易出现咳嗽、肠胃炎、支气管炎等症状。此时饮食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少食辛辣、烧烤类食品,以免加重秋燥。

     多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菠菜等,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早上起床后可喝一杯温水,平时可适量喝些金银花茶、菊花茶,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早晚添衣,睡觉盖被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早晚气候温差大,早晨夜间要注意添加衣服,晚上就寝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胃病复发,尤其应注意预防感冒。

     轻松运动,调养精神

    

     处暑之后,天地万物由春夏的勃勃生机转向萧条冷落,加上秋干气燥,人们出现心情波动甚至情绪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此时应注意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

     初秋养生五坑

     第一坑:西瓜

     西瓜还是很好吃?

     秋瓜坏肚请少吃!

    

     处暑到了,但西瓜还是在市面上流通,此时甜甜的西瓜还是很诱人,很多朋友觉得既然还在卖,那就还能天天吃。其实这是不太好的: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要说立秋后还有点热,那处暑后算是夏天的正式终结,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尤其是对于一些肠胃疲弱的中老年人,会给秋季的胃病埋下祸根。因此瓜类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像国医大师健康之前给大家推荐过的:

     【梨】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

     【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

     【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第二坑:空调

     空调继续整夜吹?

     气喘咳嗽伤你肺

    

     夏天在空调房里呆惯了,可能一下子不适应室外的气温,即便处暑后早晚凉快很多了,整晚舍不得关空调的人也是很多的。而实际上,处暑过后,我们应该停止开空调了,至少早晚可以不用开了,处暑后不开空调的好处有下面两点:

     第一:保护脾胃。处暑早晚温度已经不高,此时还吹着空调,就好像在冬天还开风扇一样,让人脾胃不知不觉受伤。

     第二:保护肺部。一个夏天室内通风都相对闭塞,处暑后应该抓紧时间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而不是继续关门闭户,让自己的肺脏受伤害。

     第三:省电。

     同时,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含氧量。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之前莫贪凉,最好把窗户关上,以防寒湿之邪侵入人体。

     第三坑:姜

     天天吃姜能散寒?

     秋天吃姜最伤肺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是中医古训,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百姓亲身经历的总结:吃东西有明确的季节讲究。(注意:如果是秋天夜里淋了雨要感冒了,可以进屋喝点姜汤,此时是受寒的特殊时期)

     姜,它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而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平常有早上吃姜的习惯的朋友,也建议秋天不要吃)

     同时,肺与其他各器官,尤其是胃、肾密切相关,所以,秋天肺燥常常和肺胃津亏同时出现。此时,我们要避免吃姜,来一份莲藕润燥小点:

     蜂蜜拌藕片

    

     夏天的时候天亮早,我们一般会早早就起床,有些中老年人甚至5点就出门买菜,这要是在夏天是完全可以得:因为夏天早点起床买菜可以避免上午的高温。

     但而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此时早晚已经非常凉快了,加上人体出汗减少,水盐代谢开始由夏天的不平衡进入另一个平衡,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缓解,肠道功能日渐正常…人体机能开始进入另一个阶段,而这些转换都是需要耗能量的,此时人体就会产生莫名其妙的“秋乏”。

     所以,处暑之后人的起居应也要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增加睡眠一小时,比如:以前10点上床的,可以依旧保持上床时间不变,而推迟一小时再起床。

     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睡足6~7小时,

     40~60岁的中年朋友睡足7小时,

     生长期的小孩、工作族睡足8小时,

     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第五坑:捂

     既然降温,那就加衣?

     秋冻三分身体好!

    

     “春捂秋冻”是我们都非常了解的,处暑的时候不要因为早晚气温有所下降就急急忙忙开始添衣,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乍寒还暖的感觉能够帮我们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当然,这也不是盲目的冻,大家看好两条标准: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8℃时,早晚就要增加一件衣物;

     温度<15℃时,要注意多穿衣;

     当然,“秋冻”还要因人而异。

     处暑养生食物推荐

     苹果

     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适合在贴秋膘的季节食用。

    

     山药

     能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

    

     西洋参

     可抗疲劳、抗缺氧,秋天人们会出现阴虚少气、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况,在煮粥或炖肉时放入一些西洋参,不仅能镇静防秋燥,还能温和滋补。

    

     白萝卜

     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投稿邮箱:zyysapp@qq.com (欢迎您原创投稿)

    

    

     养胃、气血不足、高血压、白发、过敏、泡脚、脱发、薏米、贫血(补血)、咽炎、养胃、脾虚、洗澡、口腔溃疡、口臭、宫寒、薏仁粥的功效、调理脾胃、感冒、咳嗽、打嗝、失眠、怕冷、手脚冰冷、腰痛、喉咙肿痛、祛湿、补肾、身高体重表、蔬菜搭配禁忌、裸睡、手指按摩、痘痘、颈椎病、心血管病、祛斑、补血、瘦腿、安全期、胸部自检、体寒、痛经、减肥、两性问题、内分泌问题、妇科问题、健康测试、体质测试、标准三围测试(三围)、身体质量指数自测、标准体重

     诊断:手诊、舌诊、望诊、肾阳虚、肾阴虚、

     穴位:肾俞穴、睛明穴、人眼穴位图、眼部穴位、足三里穴、云门穴、解溪穴、天柱穴、太渊穴、关元穴、涌泉穴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