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25名女司机被“公开处刑”,599名男司机却离奇消失了......
2023/2/14 12:41:27 桌子的生活观

    

    

     一张聚焦于生活里的智慧、温暖的桌子

    

     没想到,官方也有“翻车”的一天。

     2月10日,“衢州交警”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今年全市已查获酒醉驾624起,其中女司机25人,有你认识的吗?她们最高的喝了多少?》

    

     乍一看没问题,可仔细一想却大大有问题。

     醉驾624起,女司机25人被曝光,那男司机呢?为什么不公开他们的信息?

     文章一推送,就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有人语带嘲讽:原来624个人当中,才25个有性别。

    

     有人说:要公布就全公布,一视同仁不会?

    

     还有网友直接帮改标题:全市查获酒醉驾624起,其中男性司机599人,有你认识的吗?

    

     因为争议太大,目前文章已经删除。

     那么,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我觉得,大众的愤怒并不是没来由的,衢州交警的文章,确实欠妥。

     首先是这个标题,明晃晃的性别歧视。

     明明共查获624人醉驾,却偏偏把25个女司机单独拎出来。

     这样一写,大众的目光不会再关注总数,而是将重点放在“女司机”群体上。

     本来这些年,“女司机”已经成了车技差、事故多的代名词,而身为交警的官方这样一搞,又会让众多开车的女性再次受到伤害。

     以后哪里出了事故,大众一看有女司机,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女性司机造成的,她们要承担所有责任。

     其次是内容的双标。

     文章里,25位酒醉驾女司机的姓名、车牌号、违法时间和地址与实测值等信息,写得十分明确。

     相反,另外599位酒醉驾男司机,却像隐身一样,没有被提及。

     酒醉驾确实是违法行为,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尊重别人的生命。

     但只对女司机公开处刑,男司机则隐在了背后,这也太双标了吧?!

     正如一位网友犀利地点评:不知道的,还以为男司机酒驾合法呢。

     既然都是违法行为,要公布,就一起公布,不然就不要只抓住女性群体,让大众对这个群体误解更深。

     说白了,这就是赤裸裸的双标。

     目前,该篇文章已经删除,文章删除后衢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了致歉信:

    

     可这远远不是结束。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就连他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624人醉驾,“衢州交警”单单只把25名女性拎出来“吊打”,那是女司机造成了更多的事故吗?

     并不是。

     就在前几天,宿迁交警部门,对全市154万小型汽车驾驶人进行了分类,男性占54%,女性占46%。

     而根据统计,男性事故率高达87%,远高于女性。

    

     那么,明明是男司机造成了更多的事故,为什么把更多的怒气发到了女司机身上?

     其实就是世俗的偏见以及对女司机由来已久的污名化造成的。

     我们根本想象不到,很多对女性驾驶员的双标和歧视,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有些车上贴着“新手女司机,请多多关照”,乍一看是调侃,可你见过“新手男司机”的标签吗?

     比如一些消费场所的地下停车场,他们打出了专门帮助女司机停车的噱头,可是你有见过帮助男司机停车的么?

     还有,一些高速服务站,有专门的女司机停车位,比一般停车位更宽,在他们心里就默认了女司机的车技不好,很容易造成事故。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把女司机和男司机区别对待。

     总有人说,如今女性地位已经很高了,社会上处处都是对女性的优待。

     可是很多的根本不是优待,而是特殊对待。

     这种“特殊对待”是在社会凝视下,对女性的歧视与双标。

    

     不仅仅是“女司机”,还有很多类似的歧视和双标发生在各种细微末节中,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之前,京东就曾因广告标语“翻车”。

     在京东美妆的包装盒上,赫然印着标语:不涂口红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区别。

    

     粗看没问题,可细看却让人生理不适。

     照这个说法,不涂口红的女性,连女籍都要被开除?

     那以后是不是要说:

     没有S曲线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区别?

     不生孩子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区别?

     他们事先就认定,女性必须要打扮得够花枝招展,不然和男人有什么区别?

     书籍《向前一步》中记录了一个案例。

     某女性高管作为董事会成员参加某董事会,她向工作人员咨询女厕所在哪里。

     而工作人员却愣在原地。

     原来这栋董事会大楼里面并没有女厕所,因为他们事先就认定了董事会里不会有优秀的女人出现,而她作为那一个例外出现在这里。

     还有空调温度的问题。

     其实,目前主流的最佳感知温度是以男性为主设定的,在国际上,空调温度的制定标准,是以穿工作服的男性为样本。

     而根据荷兰一所大学研究发现,最适合女性轻体力劳动者的办公室温度,是25度,男性则为22度。

     走进夏季办公室,我们发现,女性大多自带毯子、“御寒衣物”,因为空调的低温,让她们受不了。

     这是看不到的,来自空调温度的双标。

     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两位教授,曾共同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给人看一个故事,讲述的是“海蒂”通过自身强大的能力,以及富有魅力的个性,变成成功的企业家。

     而对另一些人,他们给出了同样的故事,但是主人公从海蒂变成了“霍华德”。

     通过对两组样本的调查,发现大家虽然承认海蒂和霍华德都是优秀的人,但反馈并不一样。

     他们更愿意与霍华德共事,因为随女性领导会觉得“很麻烦”、“没面子”。

     你看,仅仅换了一个名字,得到的反馈就截然不同。

     因为他们事先就认定女性如何如何,才会做出如此的反应。

    

     作家曲玮玮曾说过自己的例子。

     她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一位中年男老师帮忙指导。

     当时,排在她前面的,还有很多女孩向老师咨询。

     老师对她们的建议,出奇一致:

     “最好填本省大学,选老师、护士等相关专业。”

     很多女孩都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可是她却拒绝了。

     老师有些生气,说你现在还年轻,不懂,将来会后悔。

     可她依然坚定地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专业。

     时至今日,她并没有后悔。

     她并不怀疑指导老师的好心,从他的经验和角度看,当老师和护士的女性,本身就很多。

     可是,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出于喜欢?有多少因为今后找对象有优势,对家庭有便利?

     这其实也是一种更不易被发觉的性别歧视。

     大众默认为,女性即使考上大学去工作,也要选择易于照顾家庭的、对孩子的发展有帮助、将来更好嫁人的行业。

     可是,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命运,不是她们人生的最终归宿,她们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人生。

    

     曾经有一个叫《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的文章,看完感触颇深。

     它展示了男女双方在经济地位、学习机会、政治参与及卫生福利四个领域的差距,在被调研的153个国家和地区里,中国的排名,从2010年的61名,跌到2020年的106名。

     男女性别差异,进一步拉大。

     2010年,每100个男性身在职场的同时,会有88个女性在职场,而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仅剩83人。

    

     2010年,同一岗位的女职员薪水是男性职员的70%,而10年后,降到了64%。

    

     而在公务员考试中,偏向于招收男性的岗位,是偏向女性岗位的10倍之多。

    

     在出生的性别比数据中,国际公认合理的性别比为103-107。

     而我国各胎比例失衡严重,男婴数量远高于女婴。

    

     重男轻女的思潮,依然是在盛行。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已经完全实现男女平等了,可是这一切的数据却又在提醒我们:并没有朝着更好的方法在驶去,反而差距越来越大。

     所以,每一次我写到类似选题的时候,总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我知道虽然我写出来了,但无力改变什么。

     但我仍然要写,我仍然想要说,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

     只要这个现象存在,我就会一直写下去。

     别用生不生孩子,来定义女性的圆满与否;别用女性穿衣多少,来定义女性的贞洁;别用世俗的偏见,来给女性套上沉重的枷锁。

     男女平等,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但正因为这样,它才更值得前往,更值得去努力。

     ◇ 参考来源:微博@凤凰周刊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2020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比起十年前,我们反而离平等更远了一些(勘误)》vivi实验室《“你是女孩子,将来嫁人什么都会有” | 为什么我讨厌性别歧视?》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 关注桌子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小字即可):

     《1死1伤!河北这对夫妇遇害的背后,是让人更愤怒的事情……》

     《知名大V讲述惊魂一幕:“差一点,我就被出租车司机用刀捅死……”》

     本文编辑:妮妮酱,排版:造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我是桌子,谢谢你的阅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桌子的生活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