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干涉的名义,进行干涉”:美国国家战略的起源
2023/4/5 19:17:11 笑谈学术界

    

     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在美国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宣布反对欧洲列强在美洲建立新的殖民地,声明美国不干涉欧洲国家的内部事务。这就是所谓的“门罗主义”。这一政策首先意味着有限响应海上霸权英国引入新大陆力量平衡欧洲大陆列强的诉求,减少英美摩擦,同时也可以摆出一个道义姿态,拉拢拉丁美洲的新生共和国,为美国自身的发展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美国经济发展获得新的海外市场。打着反对外部干涉的旗号,实际上服务于美国自身的领土扩张——美国的外交政策虽有所演变,但“门罗主义”并未远离。

     1823年11月19日,在与英国内政大臣亨利·阿丁顿会晤时,美国国务卿亚当斯声明:对英国来说,切断与神圣同盟的密切联系可能有困难,但美国坚决拒绝参与任何有关南美事宜的会议,除非南美新兴共和国与会。他坚称,没有任何会议可以“授权欧洲将手伸过大西洋”。谈到“欧洲议会制度”,亚当斯更是毫不客气:“美国政府认为这样的会议弥漫着有害空气,危害美国公使的健康。”在日记中,他还写道:“我强烈谴责欧洲国家武力干涉南美,所以我们拒绝参与欧洲的任何干涉行动。”

     《神圣同盟》

     作者:[美]威廉姆·佩恩·克雷森;

     译者:李勤

     出品方: 华章同人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23-3

     关于俄罗斯帝国大使波列季卡力劝美国加入同盟一事,亚当斯写道:“‘神圣同盟’总是用自己的原则来教育、指导我们。出于对‘神圣同盟’的坦诚,我们也应该礼尚往来。”亚当斯温和的立场赢得了美国国会的支持。1823年12月,门罗的国情咨文就体现了亚当斯的主张。而对于美国符合英国立场的这一主张,英国议会的自由党人非常满意。1823年12月2日,美国发表国情咨文,即《门罗宣言》。1823年12月,门罗反对欧洲各国干预涉及美洲利益的问题。为进一步表明美国对欧洲事务敬而远之的态度,门罗和亚当斯还明确反对亚历山大一世以和平同盟的名义,建立国际会议制度。显然,美国早就意识到,欧洲的大国会议,无一例外,为了回避棘手的欧洲问题——因为利益纠葛,问题往往变得异常复杂——就团结起来对美洲指手画脚,甚至威胁恐吓。《门罗宣言》还有一项重要内容:警告欧洲“不许再设殖民地”。美国之所以发表这条警告,是因为欧洲对北美的政策一直悬而未决。对美国在北美大陆的扩张,亚历山大一世没有用神圣同盟的兄弟友爱之说来加以反对。亚历山大一世虽然曾试图在亚琛会议的决议中,专设一个领土保障条款,但从未使用“协调行动”来迫使美国政府改变其在佛罗里达问题上多少有点儿蛮横的做法。美国这个年轻的共和国,反对欧洲大陆国家将自己的制度延伸到南美,以及企图“控制南美洲的命运”,当然更不允许欧洲大陆国家在北美洲为所欲为。因此,《门罗宣言》中附带有关于北美洲的领土宣言。这就让人联想到亚历山大一世著名的《1821年敕令》了。

    詹姆斯·门罗《1821年敕令》被视为俄罗斯帝国开始向太平洋北岸扩张的标志。其中规定“从白令海峡到北纬51°,严禁除俄罗斯帝国国民以外的人经商、捕鲸或捕鱼”。同时还规定,距离俄罗斯帝国沿海殖民地一百意大利里以内的领海权属俄罗斯帝国,严禁外国商船靠近,违者将没收其船只。美国驻俄罗斯帝国大使米德尔顿向西伯利亚总督斯佩兰斯基表示抗议,后者一再向米德尔顿说明,亚历山大一世完全是出于对美国的尊重,才放弃了视北方这片海域为领海的初衷。在没有收到任何指示的情况下,米德尔顿只能勉强援引了1493年的《教皇诏书》来反驳俄罗斯帝国,诏书规定“这片海域归西班牙王国和葡萄牙王国所有”。然而,米德尔顿很快就意识到《1821年敕令》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同时发现,“在签署这份敕令前,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过目”,那么“他的签名有可能是别有用心的人骗取的”,而骗取这个签名的人一定跟太平洋西北岸的贸易有利益瓜葛。然而,俄罗斯帝国驻美国公使安东尼奥坚称:无论如何,“俄罗斯帝国不会收回成命”。但同时,米德尔顿一再收到俄罗斯帝国的保证,“敕令绝没有您担心的意思”。在接下来的谈判中,确实有无数证据显示,亚历山大一世打算放弃自己的主张,但又不希望脸上无光。可以说,《1821年敕令》最重大的历史意义就是推动美国发表了重要政策声明和《门罗宣言》中的美洲“非殖民化”条款。1822年2月,俄罗斯帝国大使波列季卡告知美国国务卿亚当斯《1821年敕令》的内容后,美国立即表示抗议。门罗总统质问俄罗斯帝国,为何在没有任何条约规定海域分界线的情况下,俄罗斯帝国自行决定以北纬51°划界?波列季卡回答,因为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阿尔汉格尔斯克和美国在美洲最北部的殖民地——哥伦比亚河的入海口之间,恰好被北纬51°平分。虽然1822年12月国情咨文中提到了有关《1821年敕令》的问题,但直到1823年4月,新的俄罗斯帝国大使塞罗斯克肯抵达美国,两国才就此问题进行了磋商。塞罗斯克肯说明了亚历山大一世的态度,希望美国政府授权驻圣彼得堡大使米德尔顿,与俄罗斯帝国谈判解决两国有关《1821年敕令》的分歧。亚当斯表示同意,起草了给驻俄罗斯帝国大使米德尔顿的指示。

    《神圣同盟:拿破仑之后的欧洲与门罗主义》实拍图1823年7月,俄罗斯帝国大使塞罗斯克肯应召前往美国国务院,并被告知美国政府改变了决定,南美洲和北美洲的领土今后将永远不再允许欧洲殖民。国务卿亚当斯做出这个决定首先是基于美国大使米德尔顿与圣彼得堡谈判的结果;其次是因为西班牙王国刚刚与美国签署条约,把北纬41°以南,从罗伯特·格雷船长大发现(1792年)和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时期(1804年—1806年)就处于美国实际控制中的区域,全部割让给美国。在英国和美国解决《1821年敕令》涉及的大片领土的主权归属问题前,这些领土由英国和美国共有。因此,抗议亚历山大一世的《1821年敕令》,符合英国和美国共同的利益,并且在《门罗宣言》宣布“非殖民化”原则前,英国和美国的政策似乎再次有了联手的可能。然而,1824年1月5日,美国大使拉什在伦敦与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商谈政务时,坎宁对拉什说:“门罗总统不允许欧洲在美洲再殖民的宣言,令他十分发愁,不知如何给查尔斯·巴戈特爵士下达工作指示。”坎宁还请求拉什在圣彼得堡谈判时,按照此前美国的提议,英美分别与俄罗斯帝国谈判,而不是三方一起谈判。于是,争取欧洲国家支持“非殖民化”原则,或者至少让这些欲壑难填的家伙暂时隐忍不发的重任,就只能由美国大使拉什负责了。在法兰西王国驻英国大使波利尼亚克举办的晚宴上,拉什表示希望法兰西王国不要出面反对,因为他即将面对“整个英国内阁的反对”。这样一来,欧洲国家就没有立即反对“非殖民化”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重要政策就逐渐稳固下来。同时,《1821年敕令》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1824年4月,即《门罗宣言》发表四个月后,美国大使米德尔顿代表美国与俄罗斯帝国签订条约,将《1821年敕令》划界的北纬51°修改为北纬55°。《门罗宣言》向世界发布了美国外交的两大重要原则,即禁止欧洲国家将自己的制度扩展到美洲,摆布美洲人民的命运,以及禁止欧洲在美洲再设殖民地。美国国会既然做出以上声明,就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即再次承诺不参与欧洲事务。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当当小程序购买欧洲的局势立刻就检验了这个承诺的真诚性。希腊追求独立的斗争一直得到美国的同情。门罗总统打算授权拉什,协同英国政府干预希腊国内可怕的局势,甚至打算给希腊拨款。1822年12月3日,在国情咨文中,门罗宣称:“希腊人民再次展示出他们争取自由的迫切心情,震撼了全美国,美国人民也显示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同时,门罗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这些民族能够重获独立,和其他国家平等地屹立在这个世界上”。多亏国务卿亚当斯的提醒,以及他对美国“不参与欧洲事务”政策的坚持,才遏制住了门罗总统援助希腊的冲动。(选摘自《神圣同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笑谈学术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