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地公开侮辱西北大学:此校,非名校!
2024/4/1 哈哈镜V
西北大学硕士因“非名校”遭遇辞退,赵静本人发声
原创2024-01-21 20:20·赵静西北大学
大家好:我是“教师入职半年因非‘名校毕业生’被劝退”事件的当事人赵静,我现在跟大家汇报一下整个事件到目前为止的经过。
一、研究生毕业之后,艰难立足
我和丈夫在2021年6月一起硕士毕业,就业过程颇多曲折。我丈夫前两份工作工资很低,我一个人带着刚出生的宝宝随他奔波,他一人收入难以维持我们一家三口的开支,无奈之下他一直在各地找更合适的工作。2022年初我丈夫看到东台市人才引进的公告中有合适的岗位,遂多次往返外省和东台参加面试和考核,幸运的是一切顺利最终于2022年8月落地东台。随后我开始在东台及周边城市找工作,大半年的时间内,我在东台市、盐城市及下辖区县,还有盐城周边城市投了几十份简历,然而回音寥寥。2023年2月东台又开始人才引进,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我于5月6日上午收到东台市教育局的面试通知,之后我顺利通过了面试考核、体检和政审,在录用期间,填写了《东台市名校优生计划引进人才登记表》该登记表通过了安丰中学、东台市教育局、人社局及市委组织部的审核。于8月15日我收到《东台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通知书》并签订聘用合同,顺利入职。

人才登记表审核页
二、勤勤恳恳教书,踏踏实实育人
我研究生就读的是西北大学历史系思想所,教学是高中历史,专业对口。我热爱历史,热爱教书。安丰中学是东台市下面的一所乡镇高中,看到不少学生来自农村,他们读书很刻苦。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教学并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代课班级成绩优良。我平时为人诚恳本分,与同事关系也处得不错。

所带班级历史学科平均分曾排名年级第一


三、一纸粗暴解聘,走上四处维权之路
我在东台安安静静教书,丈夫也在东台发展,婆婆虽然年纪大但也还能帮我们搭把手带孩子,我们一家四口在东台生活和睦美满。
天有不测风云。2023年12月,学校领导突然告知我,有人举报我和刘月老师不符合当地人才引进标准,学校希望我们主动辞职,以减小这件事情的影响范围,并于当月在尚未出具任何说明的情况下东台市市委组织部停发了我们的人才补贴。
在此后至今的一个月时间中,学校领导多次找我和刘月老师谈话,说:“根本原因是我们不该报名”,西北大学历史学不在“名校优生”引进范围。
西北大学是否是名校?公论自在人心。西北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创立于清末1902年,学校成立120多年来,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各行各业人才。近年来,西大被评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65名。我所就读的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是我国思想史学科唯一博士点,现任所长是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软科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西北大学历史学专业排名是第18名。西大 在文学、考古、石油等方面培养了很多杰出人才。光西大走出的两院院士就有几十名之多。文学有西大作家班,培养了上百个大大小小作家,最近董宇辉推荐的迟子建就是毕业于西大作家班。西大考古与北大齐名。石油被称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为新中国的石油勘探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西大人默默奉献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我虽不能为西大增光添彩,更不想因为我个人的事情把西大卷入网络的风口浪尖。
教师招聘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有着严密的流程,我经过了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多个流程,在当地组织部有名单公示,走完上述一系列流程签署聘用合同直至入职后,为何现在才告知资格不符?如果是当初把关不严,难道责任只能由应聘者承担吗?
四、多方压力身心俱疲惫,我将何去何从?
学校的处理让我觉得非常委屈,我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希望能有变通一些的处理方式。各部门之间多有推诿,维权的过程困难、阻挠重重。
发生这个事情后,我一边备课上班,一边应对学校以及教育局领导的约谈,一边准备维权的材料并通过各种渠道维权。为了不影响我的正常工作,我只能几乎每天熬夜到凌晨才能做完所有工作。家中两岁的孩子根本就照顾不上了,小孩很小完全依靠婆婆带着,每次孩子见到我都会大哭要我抱着舍不得让我回学校,我忍受着内心的崩溃看着孩子的委屈和无辜,我真的觉得我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要受到如此的惩罚?
东台城市并不大,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工作,又是否还能在这里立足,被公平对待?想到眼下的处境,我和丈夫在本地没有房子,为了房租更低,我们租住在城市边缘,家和学校距离20公里,但是我们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我们都在劳动,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可是如今,我又没有工作了。我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在这个城市里安下自己的家,更不知道还有多少计划会被打乱,未来何去何从。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我遇到困难争取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我没有办法给孩子提供一个安稳快乐的成长环境,真的很自责我为什么要让孩子受这些风波?每每回想这些,我无法抑制自己的崩溃情绪。
很多时候根本不敢回家,不敢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孩子和家人。新闻报道后,我丈夫也被单位领导约谈,多方压力迫使我们息事宁人。此事给我的正常生活、丈夫和孩子的正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所谓的“关怀”。在这样的谈话压力下,我深感委屈、痛苦和绝望。不敢再与领导面谈。
我深深爱着我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我只是他们众多任课老师中的一个,而他们是我的青春啊!我投注了全部的感情, 听闻我要离开学校的消息,学生们非常不舍,他们看到新闻,感到非常愤怒和伤心。他们已经适应了我这个老师,我担心我的离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我更担心因为我不公的遭遇让学生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在他们单纯正义的心中留下阴影。我也不理解,在试用期的这段时间,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是证明不了我的能力的吗?是一文不值的吗?学生和家长对我的认可也是不值得考虑的吗?
看到可爱的学生们,看到已经安家在东台幸福的小家庭,我们一家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小舟,经历着风浪,我们的小船会驶向哪里?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我彻夜难眠。
——“读懂法治六书”——
建成法治社会,是每个现代公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经之路。
法治不仅是法学家研究的课题,背后更是我们真实的生活。无数仁人志士在追求法治的路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只有读懂法治,才能超越固有的狭隘思维,用法律人的头脑思考社会问题,大到理解治国安邦之道,小到理顺生活琐事,化解社会冲突,并在秩序缺位时,懂得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做清醒的现代公民。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不可说的原因,很多人对“法治”充满各种各样的疑虑、乃至仇视。而市面上的大多数普法书籍,要么是猎奇的旧闻谈资,要么是晦涩的专业巨著。
一套全面系统、深入实例、通俗易懂的法治套书更是凤毛麟角。
为此,诚挚推荐“读懂法治六书”(含独家、点击书名可收藏单本):
刘晗《想点大事:法律是种思维方式》:法律思维的入门读本,让“外行人”洞悉法律体系的思维结构,学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招,以法律人的正义感和思考力洞察世界。
林来梵《宪法学讲义》:“宪法学教学参考书典范”,寓庄于谐、由浅入深,帮你真正读懂法治的基石、实践和可能。
彼得·萨伯《洞穴奇案》:1949年出版至今,引发持续热潮。全球法律热门图书Top3,入选各大高校人文类必读书单。对人类的正义、自由、伦理都做出了尖锐探讨,是现代人提升思考力和决策力的案头经典。
梁慧星《民法总则讲义》:对各种民法问题逐条讲解,言简意赅、直击核心,最适合大众阅读的“人全启蒙读本”,让你真正懂得保护自己的私权。
《张明楷刑法学讲义》:刑法学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峰,但它并不是一个智力游戏,背后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本书是“得到系列讲义”最厚的一本,也是一场关于正义的思维风暴,帮你真正读懂司法正义、人性伦理。
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独家、含签名版):中国政法大学王人博教授,对学界讳莫如深的很多问题,都有鞭辟入里的分析,拥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是迄今最全面的对中国限治转型历史的梳理,也是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树立的一部“新史观”。
六本书涵盖法学通识、法理学、宪法学,还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民法、刑法通识,更有一本对中国百年限治转型的历史梳理,可谓全面、系统,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法治通识套装。点击下图,即可一键收藏,赞赏原创(还可在规格中收藏更多家好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哈哈镜V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