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九十三岁,曾引领一代中国人“走向世界”
2024/4/1 哈哈镜V

▲锺叔河在读书 | 鲁米拍摄“中国文明传承能力强,也因此中国人走向世界特别难。”说出这句话的人,是一位90多岁的老先生,他叫锺叔河,他的一生,堪称传奇。锺叔河生于1931年,只在学校读了六年书,历经抗战、解放、十年动荡、改革开放等各种社会变迁,他拉过板车,还坐过冤狱,直到49岁才重获自由,后来成为一名出版社编辑,以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引领一代中国人“走向世界”。◎他编的丛书,拥有让人不安的力量1980年代,锺叔河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出版,在学术、思想乃至文化界引起轰动。丛书收录了1840至1911年间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赴海外留学、出使、游历和考察留下的文字,也是早期中国人走向世界、观察现代文明的记录。钱锺书亲自为这套书作序,写道:“哪怕你不情不愿,两脚仿佛拖着铁镣和铁球,你也只好走向这世界。”时至今日,这套丛书读来依然具有让人不安的力量。

▲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锺叔河说,所有人类都是由原来分散的、局部的,相互孤立的存在,慢慢走向全球文明。如今,中国与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更应该走向世界。◎从小不轻信别人,始终坚持做自己锺叔河年轻时,因为战火纷飞,只在学校读了六年书:小学六年级一年,初中三年和高中两年。但他却读了很多书,包括很多中国传统书籍,而最让他感兴趣的,还是一些可以让他看到中国之外世界的书籍。上初中时一个冬季的晚上,锺叔河想起古代“囊萤映雪”的故事,跑到雪地上看书,却发现根本无法用雪的反光看书。他这才恍悟,开始反思。这种怀疑、反思精神,后来让锺叔河不轻信别人,始终坚持做自己。

▲1949年,18岁的锺叔河◎正因为经历过苦难,更应该“走向世界”1949年后,锺叔河加入《新湖南报》,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生的伴侣朱纯。1957年,因为被扣上帽子,他和妻子被报社开除公职。他们不仅完全失去了收入,为了不牵连父母,他们还从父母家搬出来,租住在外。此时,妻子还怀着第四胎,生活变得艰难而又漫长,让人感到悲伤和绝望,但他却经常对妻子说:“我们要好好地活着。”四女儿出生后,妻子进了一家街道工厂打零工,锺叔河则开始去推板车、扛蒲包,后来又去做木模、制图、钳工.....艰难生存。1970年,不幸再次降临,锺叔河经历批斗,关进监狱,一关押就是9年。平反后,他进入了湖南人民出版社,成为了一名图书编辑,这才有了后来影响中国一代人的《走向世界丛书》。

▲锺叔河在修改文稿 | 鲁米拍摄◎签名藏书票版《锺叔河集》,限量发售锺叔河做事认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修改书稿,不是几次,而是十几次。正是这种认真的精神,再加上独到的眼光,让他编写的图书格外有看头。如今,这位曾引领一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老人已经93岁高寿。两年前,他中风导致偏瘫,住院半年,行动不便,甚至吃饭、看书、写字也受挫。现在,他除了洗漱、上厕所和做康复训练,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即使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每天看书、编稿、写东西,“时间安排得紧,没有闲暇悲秋伤春、害怕孤独与死亡”。终其一生,他都在看书、学习,追求知识。有人来拜访他跟他要签名,为了鼓励后辈人多读书,他也欣然接受。先知书店因此有幸获得锺叔河亲笔签名藏书票版《锺叔河集》,非常珍贵,值得每一个愿意“走向世界”的人收藏。
《锺叔河集》涵盖锺叔河先生数十年主要著作,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很强的可读性。读懂锺叔河,看这一套书就够了。签名藏书票版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来源 | 本文主要根据“澎湃新闻”相关内容压缩、改编而成。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哈哈镜V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