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一个“舔”字,道破多少文科教授的丑态
2024/4/1 哈哈镜V

     “同学们,如何一眼识破水货教授?我教你们一个法宝:上课大肆吹牛,下课马上开溜。这样的教授,十有八九是一个水货。”辞职之前,在课上,我经常这样提醒我的学生们,不要被教授学者们的外在名头,给吓住了。水货教授的特色之一是,课上大肆吹自己参加了什么什么级别的学术会议,弄到了什么什么级别的科研课题,发表了多少多少篇的学术论文,但是,一到下课,他们马上开溜,绝对不敢和一起学生坐下来,面对面聊天,交流思想。他们为什么害怕面对面交流?那是因为文科教授的真实水平、内在学养、思想深度,更多体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而不是论文和课题数量,那些东西都是欺骗和唬弄外行的。很多文科教授,著作论文一麻袋,但是,和他们聊聊天,真实水平一下就暴露。所以,他们害怕聊天,尤其是害怕和学生在书桌边坐下,在林子里散步,一起聊阅读、聊思想、聊情怀,聊审美......当然,和学生偶尔喝喝酒是没有问题的,借着酒劲,正好猛吹牛逼。考研指导张雪峰最近又火了一把。他的一句“文科就是服务业,总结起来就是舔”,引来了半个网络的怒骂。在我看来,张雪峰的这个“舔”字,更多是一种幽默性修辞,然而,它却让大多数文科人士深感不服气。当然,一向看不起文科的众多理工科人士,闻之肯定偷着乐。前几天,当“舔”字传到我的耳朵的时候,我意外发现,尽管这顶“帽子”,套在文科专业头上,显然不大合适,但是,套在很多文科教授头上,却十分到位。水货文科教授们为何能够著作论文等身,科研课题大把呢?靠的不就是“舔”功吗?真正有水平的教授,学术兴趣都是恒定的,即使偶尔开枝散叶,把科研拓展到其他领域,但是,新旧领域之间的跳跃性往往很小,而且彼此之间总是藕断丝连。水货文科教授做科研,靠的根本不是兴趣,而是嗅觉。他们的舌头总是伸得长长的,以便于时刻感知外在温度变化。一旦闻到什么是或将是近期政策热点,他们马上转向“研究”什么。总之,就是什么热,就舔什么。但凡选题贴近政策热点,无论是申报课题,还是发表论文,自然会容易很多很多。然而,那真的是学术研究吗?大家不妨自己到知网搜一搜这一类科研“成果”,看看它们到底都长啥样。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进步实在是太快了,政策热点自然是层出不穷。水货教授们靠着舔功,紧跟热点,打一枪换一炮,几年下来,要做到著作课题等身,真是一点都不难。现在高校的职称评审机制,几乎是只看数量,不看质量,所以,一到评副教授、教授、博导的时候,水货们总能提着一麻袋著作论文到场。只要往评委会面前一扔, 职称岂有不过之理?可怜的是我这一类不善于变通的死脑袋,天天坐在书房里,仰望窗外和头顶的星空,思考“何为美好世界和人生”等抽象的命题,因为舌头迟钝,远离热点,只能是自我放逐......

     (阅读思考,改变人生:我与学生的对话,望能给你醍醐灌顶的启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哈哈镜V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