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后腹泻、浑身酸痛?试试疏通三焦(4个穴位简单易找)
2022/12/18 17:07:35 ECHO每日一穴


hi,大家下午好呀!我是小艾。
马上就要2023年了,为了家人更好的应对疫情局势,大家务必加强对于防护知识和治疗方法的学习,今天来说说为什么疏通三焦会有所帮助?用哪4个穴位可以疏通三焦?
(尽量晚阳,预防和缓解症状,都可以用这4个穴位。)

首先,冬天是调养的关键时期,疏通三焦可以让我们全身得到养护。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阳气收藏,阴气渐盛,养生应蓄养阴气,调养五脏六腑很关键。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
三焦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三焦理周身之气,三焦不通,容易上热下寒
中医认为,三焦是人体元气(原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元气水液五谷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现在很多人的三焦都是不通的,气血也就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回路,从而容易出现一些症状。
三焦不通不能枢纽气机,此时脾气不升,胃气不降。
循环道路不通畅,导致肺气不能向下走,火自然瘀阻在上焦,而下焦得不到温煦则呈现下焦寒凉,继而形成上热下寒体质。
阳虚体质特征和寒性体质接近,为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少气懒言,乏力,易腹泻,排尿次数频繁等,饮食耐温不耐寒,吃温的食物舒服,吃凉的食物就难受。
上热表现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咽喉灼热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甲状腺类问题等这一系列上有虚热的证候。
寒从脚下生,寒邪入体之后,元气不能上通下达,让肝肺工作将寒排除体外,而是存留在下焦,肝肾不能,这就引起了寒热症。
寒热错杂表现是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
《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再来看大家阳了以后的症状,大部分朋友会有发烧,伴随腹泻或呕吐2-3天,随后有体温波动,伴随浑身酸痛、乏力,紧接着是咽干,像吞刀片一般撕裂痛,伴随食欲不振、眼干眼痛、耳鸣、寒热往来等症状。
上焦热象明显,中焦及下焦伴随症状明显。

对于这种三焦不通的情况,可以用膻中、天枢、阴交、气冲这四个穴位就可通治三焦,取穴少,效果好。
理论渊源《难经》三十一难载:“上焦……其治在膻中;中焦……其治在脐旁;下焦……其治在脐下一寸……三焦,其府在气街。”
其旁指天枢穴,脐下一寸指阴交穴,气街即气冲穴。膻中主治上焦疾病,天枢主治中焦疾病,阴交主治下焦疾病,气冲通治三焦疾病。
《难经》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三焦者,气之所终使也”(三十一难),“主持诸气”(三十八难)。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六十六难)。
上焦:膻中
中焦:天枢
下焦:阴交
三焦:气冲
01.上焦
八会穴之气会——膻中
膻中属任脉,心包之募穴
主治咳喘、胸闷、心血不足
定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有酸胀感
每次按揉10-15下,力度适中,也可从上向下搓揉理顺

△(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平第四肋间隙)
02.中焦
①止腹泻、消腹胀、腹痛——天枢
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穴
定位:于脐中旁开2寸(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的宽度)
调和胃肠,疏通腑气,使中焦气机上通下达,胃肠功能和调,则能分理水谷及糟粕,疏导一切浊滞,清大肠邪热,为治疗肠道病之主穴。
改善腹胀、腹痛、肠鸣、泄泻、食不化、不嗜食等消化系统疾病。
每次双手按揉或艾灸3-5分钟,力度适中。

△(肚脐旁开3指宽)

03.下焦
调经固带、利水消肿——阴交
阴交穴属任脉,调经固带、利水消肿
定位:在脐下一寸。
正为肾间原气所居之处,刺之能调补下焦原气,通利小便。
《难经》“下焦者,治在脐下一寸。”原穴配背俞原补益原气,调理下焦。阴交为任脉穴、冲脉、足少阴肾经三经交会穴。
功能:调理经带、利水消肿、温补下焦。
主治下焦疾病:月经不调、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疾等妇科疾病;水肿、癃闭等泌尿系统疾病;阴痒、疝气等前阴病症;以及腰膝酸软等症。

△(阴交穴:位于脐下1寸)

04.三焦
腹痛——气冲
胃之气街,又是奇经八脉之冲脉起始部
定位:在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
主治:尿频尿急、小便不通,睾丸肿痛,小腹胀痛
气冲通主三焦,功能调理三焦、理气调经、调理冲任。
主治逆气上攻心、心痛不得息等上焦病症;消化系统腹胀、腹痛、胃肠中热等症;生殖系统阴痒、阴痛、月经不调、不孕等症;泌尿系统水肿等中下焦病症。

△(气冲: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3横指)
最后,叮嘱一下。艾灸经络穴位是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不夸大疗效。每日家中通风、勤洗手、及时消毒,出门戴口罩。艾灸注意用火安全,也要开窗通风,适量为度。适量分次的喝水、白萝卜煮水、煮梨汁预防新冠的代茶饮:生黄芪9g、金银花5g、广藿香3g开水冲泡饮食清淡、少盐少油充足睡眠,多做深呼吸。
以上四个穴位艾灸和按揉均可,适量,可以少量多次,每次3-5分钟。祝好。


点个在看,和ECHO一起,做中医的推广大使吧。最后,小艾希望人人都是自己的保健医生。感谢关注,感恩有你。


点击图片查看《每日八段锦》

△ ECHO语录 : 每日八段锦,越来越健康。
养生拍打操《30分钟穴位拍打》每天两遍,改善僵硬,放松全身
脚踝上有一个“保肝护肾的要穴”,经常按揉可以消腹胀、治腰痛
偏头疼发作时,按摩这些穴位能缓解疼痛,快试试!
编辑:小艾配图:《大家中医》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商业合作:ECHOMR1X
△ 关注我,关注健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ECHO每日一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