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后发烧、身痛、嗓子痛?哪些穴位可以预防和对症改善症状?(快收藏)
2022/12/26 12:26:58 ECHO每日一穴


hi,大家中午好呀!我是小艾。
用什么穴位可以改善发烧、头痛、浑身酸痛、嗓子痛?
艾灸和穴位按摩都是一种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对于新冠,如果这种方法可以改善症状,帮助我们的身体快速恢复,就是可取的方法,有效,但不可夸大疗效。
发病前期多为风寒,不要急于用清热退热药,对症药物,一次不要吃太多种,切记不是越多越好,乱吃药反而更伤身体。

对此,今天小艾汇总一组对症治疗和预防的常用穴,希望可以对您和家人有所帮助。
发烧退热:颈周穴位、大椎 (刮痧)
咽痛止咳:天突、膻中、液门、少商
头痛身痛:合谷、风池
润肺化痰:丰隆、肺俞、中府
01.退热
“颈肩刮痧”——颈部穴位、大椎

刮痧:
1.先在颈肩涂抹刮痧油(或用家中比较润滑的护理油)
2.按照图示主要三个方向,从上向下到大椎,从上向左肩到肩膀,从上向右到肩膀。
3.每个方向单方向5-10次左右,到出现痧点为度,可以适当增加次数,力度以每个人能承受为度。
(家中没有刮痧板可以用手理顺,或者梳子、三角雀,有光滑面的小工具均可)


△大椎:低头,颈部最高点,即第七颈椎棘突下方的凹陷处
大椎:督脉,手足三阳交会穴
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日常可以艾灸疏风散寒预防感冒,按揉、刮痧可退热、疏通经络,预防和改善颈椎病。
02.咽痛止咳
①八会穴之气会——膻中
任脉:心包之募穴
主治咳喘、胸闷、心血不足
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有酸胀感
每次按揉10-15下,力度适中,也可从上向下搓揉理顺

△(两乳头中间,平第四肋间隙)
②任脉与阴维的交会穴——天突
止咳平喘的常用穴,小儿推拿也常用
定位:抬头,由喉结直下可摸到一凹窝(即胸骨上窝),在此凹窝中央,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每次按揉10-15下,力度不宜过重。


△(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
③人体自带的“银翘解毒片”——液门
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
定位:第四、五指的指缝间,指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改善头痛、目赤、耳痛、耳鸣,可以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可以掐揉或艾灸,每次3-5分钟


④咽喉肿痛经验穴——少商
点刺放血,效果更快。
消毒,用采血针点刺,然后分别1滴血就擦一下,一共挤出5滴血。
建议掐揉刺激即可,每次3-5下,每下保留刺激1-3秒。
定位:拇指桡侧距离指甲角0.1寸
改善咽喉肿痛经验特效穴,掐揉也有效果。

03.头痛、身体酸痛
①万能穴、人体的百宝箱——合谷穴
大肠经的原穴,“面口合谷收”
定位: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的掌骨桡侧中点处
简易取穴:拇、示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间横纹正对虎口指蹼缘上,屈指,拇指尖所指之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此穴。
改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炎、牙痛、咽痛、发热恶寒、多汗、无汗、胃痛等等
每次按揉10-15下,以有酸胀感为度。


②疏风解表止头痛——风池穴
风池,是胆经和阳维脉交会穴,临床常用穴
定位:颈后,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取穴,大致与耳垂齐平,用力按压有酸胀、脑部沉重感
改善头痛、眩晕、颈项僵痛、发热、感冒、高血压等
每次按揉1-3分钟,颈椎不舒服的朋友经常揉一揉哈,也要多扩胸拉伸。


04.润肺化痰
①养肺、润肺、止咳——肺俞穴h

△(两乳头中间,平第四肋间隙)
②任脉与阴维的交会穴——天突
止咳平喘的常用穴,小儿推拿也常用
定位:抬头,由喉结直下可摸到一凹窝(即胸骨上窝),在此凹窝中央,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每次按揉10-15下,力度不宜过重。


△(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
③人体自带的“银翘解毒片”——液门
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
定位:第四、五指的指缝间,指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改善头痛、目赤、耳痛、耳鸣,可以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可以掐揉或艾灸,每次3-5分钟


④咽喉肿痛经验穴——少商
点刺放血,效果更快。
消毒,用采血针点刺,然后分别1滴血就擦一下,一共挤出5滴血。
建议掐揉刺激即可,每次3-5下,每下保留刺激1-3秒。
定位:拇指桡侧距离指甲角0.1寸
改善咽喉肿痛经验特效穴,掐揉也有效果。

03.头痛、身体酸痛
①万能穴、人体的百宝箱——合谷穴
大肠经的原穴,“面口合谷收”
定位: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的掌骨桡侧中点处
简易取穴:拇、示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间横纹正对虎口指蹼缘上,屈指,拇指尖所指之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此穴。
改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炎、牙痛、咽痛、发热恶寒、多汗、无汗、胃痛等等
每次按揉10-15下,以有酸胀感为度。


②疏风解表止头痛——风池穴
风池,是胆经和阳维脉交会穴,临床常用穴
定位:颈后,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取穴,大致与耳垂齐平,用力按压有酸胀、脑部沉重感
改善头痛、眩晕、颈项僵痛、发热、感冒、高血压等
每次按揉1-3分钟,颈椎不舒服的朋友经常揉一揉哈,也要多扩胸拉伸。


04.润肺化痰
①养肺、润肺、止咳——肺俞穴
肺俞:膀胱经,肺之背俞穴
改善咳嗽、胸闷、气喘、盗汗等,是养肺润肺、止咳喘的要穴
定位: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快速取穴:先确定大椎穴的位置,由大椎往下推3个椎骨(即第3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1.5寸),按压有酸胀感处。
刮痧、按揉、艾灸均可。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②理气、止咳——中府
肺经,肺之募穴
手太阴肺经与肾经交会穴
定位:在云门穴下一寸。
双手叉腰,锁骨外侧端(肩峰端)下方可见一凹陷处,其向下1横指处取穴。
改善咳嗽、气喘、胸闷、胸痛、肩背痛,可以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锁骨外侧下方1寸)
③化痰的经验穴——丰隆
丰隆穴是胃经络穴
定位:外踝尖上8寸,当犊鼻与解溪的中点处,胫骨前缘旁开2横指
改善咳嗽、痰多、哮喘、头痛、咽痛等
按揉或艾灸刺激,每次按揉3-5分钟,艾灸10分钟左右。

△(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旁开2横指)

最后,总结一下。艾灸和经络穴位都是预防和改善症状的方法,不夸大疗效。家中有对症药物,就配合使用,但是不建议囤药。(①避免重复用药和过量用药,②是药三分毒,有基础病和心脑血管病史人群注意有的药物不宜服用,③药品有保质期,过量囤药没必要。④不是一定要用连花清瘟,不要抢购和恐慌。)每日家中通风、勤洗手、及时消毒,出门戴口罩。艾灸注意用火安全,也要开窗通风,家中有老人和小孩子不建议艾灸太久,艾灸烟也是一种烟尘,适量为度。适量分次的喝水、白萝卜煮水、煮梨汁预防新冠的代茶饮:生黄芪9g、金银花5g、广藿香3g开水冲泡饮食清淡、少盐少油充足睡眠,多做深呼吸。
祝好。


点个在看,和ECHO一起,做中医的推广大使吧。最后,小艾希望人人都是自己的保健医生。感谢关注,感恩有你。


点击图片查看《每日八段锦》

△ ECHO语录 : 每日八段锦,越来越健康。
养生拍打操《30分钟穴位拍打》每天两遍,改善僵硬,放松全身
脚踝上有一个“保肝护肾的要穴”,经常按揉可以消腹胀、治腰痛
偏头疼发作时,按摩这些穴位能缓解疼痛,快试试!
编辑:小艾配图:《大家中医》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商业合作:ECHOMR1X
△ 关注我,关注健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ECHO每日一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