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气、强免疫,中医经络穴位拍打养生操
2023/2/8 7:00:00 ECHO每日一穴
中医经络穴位拍打养生操
视频中相关穴位:
①百会穴: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头晕头痛。

②太阳穴:止痛醒脑、缓解疲劳,防治头晕眼花。

③风池穴:缓解失眠、头重脚轻、颈部酸痛。

④(左手、右手)内关穴:益气安神,镇定止痛。


⑤肘窝:泻火宁心、净化血液。

⑥极泉穴:缓解肩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

⑦膻中穴:加快新陈代谢,提升人体免疫力,宣肺止咳。

⑧命门穴:强肾固本、温肾壮阳。

⑨天枢穴:健脾消食,理气行滞。

⑩腹股沟: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
?环跳穴:减轻腰膝酸软、祛风化湿。

?风市穴:缓解下肢麻木、神经痛。

?足三里穴: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提升免疫。

?丰隆穴:对神经衰弱有调理康复作用、宣肺止咳。

?劳宫穴:清泻火热,清心安神。


注意事项
● 对疼痛过敏者,不宜拍打;
● 昏迷、急性创伤、严重感染部位,不宜拍打;
●女性经期、妊娠期,不宜拍打;
● 拍打后,积滞严重者,可选用热敷或药酒轻揉,不宜用冷水;
● 同一部位如果痧未退,不要带痧拍打,待痧消失后再拍打;
● 拍打时应避风,不可用电扇或空调直吹,以免风寒之邪通过开泄的汗孔进入体内,引起新的疾病;
● 遇心慌、心悸、发烧、炎症、出血、疮疖等病时,暂停拍打;
● 如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白、或冷汗、或脉搏过快等反应,应立即停止拍打,可平卧并喝一些温热的糖水或盐水;
● 拍打前后可饮热水,补充水分,防止头晕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代谢物排出;
● 拍打后洗浴要在3小时后。
扶正气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面对疫情,有一个虽不可见,却极为重要,绝不能被忽视的防御手段——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

人自身强壮,就不易受到病邪干扰。在扶正气方面,普通百姓可借助中医药防疫方法调摄身心、强健身体,实现防疫。
一是情志养生
调畅心情,胸怀开阔,心境怡静,即可减少疾病发生,增强身体抵抗力。日常生活中,可根据个人爱好和条件,选择听音乐、下棋、书法、绘画等方式,保持心情舒畅。
二是起居调摄
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保持足够睡眠,劳逸结合,增加身体抵抗力。睡眠不佳时,可以每天晚上睡前用中药泡脚,按压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有助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抗病能力。

三、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正气亏虚则容易感受外邪。合理膳食,饮食均衡,选择易消化、多纤维食物。
饮食以温热、健脾、益气为主,避免寒凉食品,居住条件许可的市民,可以进行饮食调养,煮食药膳,选用山药、茯苓、红豆、陈皮等药食两用的食材,有助于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四、运动养生
运动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遵循动静有度。经常坐办公室或隔离人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状况的健身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拍打操、健骨操等易学实用的中医传统健身操,常练有助于调达气机,提升机体免疫力,疏通气血,舒筋活络。
避邪气
中医认为,外感邪气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对于传染病统称“时行疫毒”。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御外邪,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定期通风换气,换气的消毒效果要远比紫外线照射的消毒效果更好;同时,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加减衣服、避风寒。

中医还采取芳香辟秽的防疫法。如艾根、青蒿、苍术、藿香烟熏,但要注意防明火。
随身佩戴防疫香囊。推荐用藿香、荆芥、艾叶等芳香祛湿、防感避疫功效的中药捣碎成粗粉,等量混合后即成香囊所用香料,将捣碎的中药粗粉装入香囊,最后将香囊封口,一个简单的香囊就做好了。
面对疫情,还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特点、人群特征与疫情特点,选用益气扶正的中药材做药膳,以中药汤剂来调节人体免疫,提高防病抗病能力,趋避邪气。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小艾!关注我,关注健康!


点击图片查看《每日八段锦》

△ ECHO语录 : 每日八段锦,越来越健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ECHO每日一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