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 | 做好这几点,预防倒春寒,春天少生病
2023/2/19 6:57:22 ECHO每日一穴


节气
雨
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公历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是雨水节气。

生活起居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常易发生流行感冒,务必戴好口罩。
同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气,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所以此时还应该注意“春捂”。
做好保暖,切勿着急脱掉厚衣服。

饮食调养

春季肝旺而脾弱,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宜食果蔬及汤粥,如枸杞粥、红枣粥、银耳粥等,调补脾胃亦可用白菊花、决明子、西洋参等。
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等。

节气养生
雨水期间天气变化无常,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极为不利。春季人的肝气旺盛,怒气伤肝,因而应当采取积极的修身养生方法,陶冶性情,保持情绪稳定。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脾胃能消化五谷,是气血生养之源。五行中肝属木,在味为酸;脾属土,在味为甘。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
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任脉灸和督脉灸是节气养生优选。
小艾的艾灸中医馆
高清动态图:十四条经络终于弄明白了!(建议收藏)
祛湿穴:每天点揉脾经这一段经络10次,可以健脾利湿、调慢病
降糖祛湿穴:震颤这个穴位,每天50下,调节小肠泌别清浊、祛湿

一起用中医守护家人健康
关注我,关注健康!
往期推荐
足三里 | 三阴交 | 脾俞 | 胃脘下俞
肾俞 | 关元 |气海|命门| 支沟 | 血海
少商 | 商阳 | 太冲 | 腰阳关 | 然谷
梁丘 | 合谷 | 地机 | 阳陵泉 | 曲池
太阳 | 侠溪 | 耳尖 | 公孙 | 内关 | 迎香
后溪 | 四神聪 | 中渚 | 八风 | 水泉
涌泉 | 解溪 | 上巨虚 | 金门 | 筑宾
全脑速记: 肺经| 大肠经 | 胃经 | 任脉 | 督脉 |心经
每天10分钟:八段锦
点击图片查看“补肾好气色”
YU SHUI


-END-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ECHO每日一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