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城乡和环境——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社会
2023/3/10 10:00:00 勿食我黍

     女性双脚的解放如何促进了她们走入社会,参与社会事务?早期的中国女学堂为什么让男性在与校内隔离的外院办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转变,是因为一封公开信?引起社会轰动的女性之死,如何唤起女性意识的觉醒?近代杂志是怎样考察近代女性的生活与思想的?……

     从女性的身体解放到意识觉醒,从女性的教育到婚恋,再到她们的思想与生活,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中国女学堂提调、教习、诸生小像图源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第二版)》要立体地理解历史长河中的中国社会,还有怎样的视角和维度?中读的老朋友都知道,2021年,三联中读携手江苏人民出版社依托《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策划、制作了《看懂中国——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课程。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中西书院院长,同时也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主编刘东老师领衔其他五位国内顶尖学者,借助对汉学家“经典之问”做出的回应,从地理、经济、科技、儒学、思想五大维度带大家了解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

    看懂中国·第一季现在,这个课程的第二季《看懂中国:女性、城乡和环境——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社会》来了。这一季沿着第一季的脉络,把目光从高屋建瓴的思想史转向中国社会,聚焦女性、移民、医学、环境、城市、乡村等当下中国社会的热点议题。通过回溯海外汉学家对近百年前中国社会的这些议题做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及中国学者的研究,二者跨越时空展开对话, 从不同侧面带你解读历史长河中的中国社会。▼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收听课程

    

    

     在这一季的总序里,我们的老朋友,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中西书院院长刘东老师从费正清之后的另一位汉学领军人物孔飞力其人其事入手,以点带面,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传统”中国社会必然会让位于一个新的“近代”中国吗?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制度,是经济近代化的阻力吗?

     怎样区分清代统治的衰落和传统中国社会作为整体的变革?

     传统中国的“精英构成”,是足以“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吗?

    

     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1933-2016)

     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女性意识、女权主义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其实早在近代,就有很多这方面的探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近代中国女性研究学者夏晓虹老师在第一讲中,基于大量的一手资料、史实,通过女性身体的解放、教育、婚恋、思想以及引起社会轰动的女性之死来探讨女性。比如:

     女权主义在近代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中国近代女性怎样发展出了有别于传统的精神世界?

     近代杂志是怎样考察近代女性的生活与思想的?

     如此等等,通过对女性的考察来窥见中外、古今、新旧各种冲突交汇的近代中国社会。

     《裙钗大会》(1899年《点石斋画报》第509号)

     图源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第二版)》

     海外华人群体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理解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梁永佳老师通过近代海外华人的信仰、宗亲、身份、生计等侧面来勾勒出海外华人社会的面貌。比如:

     不会讲汉语的“蓝靛瑶”,对天地万物的观念为何与中国的民间信仰有相通之处?

     在中国都是汉族的客家人、广府人、潮汕人,为何在东南亚成了不同的族群?

     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中国真的是一个“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吗?

     ……

     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以期通过呈现精英视角之外的近代海外华人社会,来反观、理解中国社会。

    《苏丝黄的世界》剧照多年来,“中西医之争”一直是舆论场的火药桶,哪些差异导致中西医之争持续100多年?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晞老师从医学史作为切入点,从西医传入中国起,溯源“中西医之争”,表明正是由于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的相遇,才可能产生今天全球性的世界观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由此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之后从“中西医之争”延伸开来,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从个体治疗到社会人群防治,中国近代科学疾病观是如何形成的?

     传媒在卫生运动中是如何向大众普及卫生知识的?

     从鼠疫到东北瘟疫,历史上是如何防治传染病的?

     通过这些探讨,来呈现近代中国社会并观照当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城市污染、沙漠化等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环境问题比之前更甚。环境史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侯深老师以环境史为主线,近代史为副线,从中国古人与环境的互动方式讲到近代以来战争给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可怕的影响,从西学传入对中国传统自然观念产生的影响讲到生态圈中的中国,从人与自然关系经历的困局与变局讲到殖民、青岛、海洋与啤酒......以此来表明:在变动不居的时代浪潮下,环境问题的发展和变迁如何与社会交织,又为理解社会提供了哪些视角。

    纪录片《拯救查干淖尔》城市是现代社会的灵魂,中国对现代文明的追寻之路离不开城市发展的轨迹。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季剑青老师,以北京从传统帝京向现代城市转变的过程来探讨中国城市的现代转型。他从“空间”“物”和“人”这三个方面勾勒出晚清以来北京的现代化进程,例如:

     帝都的那些皇家空间,是怎样转变为现代北京城的文化空间,被赋予新的意义的?

     皇宫内收藏的那些属于皇帝本人的宝贝,怎么转变为“国宝”的?

     怎样从人力车夫的视角窥见整个社会的运行?

     ……

     通过这些过去的遗迹和日常生活的碎片在转变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理解社会的发展和运行。

    《骆驼祥子》海报乡村振兴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推动乡村社会改变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政治学部部长徐勇老师,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从治理模式到私人生活、从士绅到农民、从外来经验和中国的独特道路,探讨诸如:传统乡村由士绅治理的秩序逻辑与治理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从“说媳妇”“找婆家”“找对象”看中国乡村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为什么建设乡村共同体能强化农民对国家的认同等问题,全景式地呈现中国乡村社会。

    《山河故人》剧照海外对中国的研究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国外学者的观察和分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他者的视角,同样我们也在不断感知海外对中国的观察和研究日益丰富。

    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如何进一步激浊扬清,发扬光大?中外学者对此怎么看?一言以蔽之,怎样看懂中国?对这个问题的回应与思考,就在这堂课中。▼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收听课程

    

    

    

    7位顶级学者带你多维度立体地理解中国社会我们再一次邀请到刘东老师领衔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从女性、移民、医学、环境、城市、乡村6个视角切入,向我们展示丰富多面的中国社会。主讲人阵容:

    

    *主讲人顺序按照课程上线顺序排列

    兼具海外汉学研究视角和中国学者内部视角每一个主题,都以海外汉学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作为切入点,中国学者基于自己的研究做出回应或者补充,二者跨越时空,遥相呼应。

    

    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看懂百年中国社会课程探讨“现代中国”形成前后的重要社会议题,用更开放的视野,为我们理解中国社会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线索。追溯历史,观照当下。

    

    

    

    如果你想从多维视角理解中国社会想通过学习历史提升认知想在社会变迁中把握命运《看懂中国·第二季:女性、城乡和环境——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社会》是你不应该错过的好内容▼长按扫描下图二维码,订阅课程

    

     如果你对《看懂中国·第一季》和《看懂中国·第二季》都感兴趣,可长按扫描下图二维码,购买合辑。

    本文整理自《看懂中国·第二季:女性、城乡和环境——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社会》编辑:杨茹茹

     ↙点击【阅读原文】,看懂中国百年社会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勿食我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