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誌】五城何迢迢?──怀念赖瑞和教授
2023/3/15 10:00:00 勿食我黍

    

     赖瑞和(1953-2022)马来西亚著名唐史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

     本文作者|陈肇萱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为战后台湾地方自治史。2005-2011 年就读清大期间,由赖瑞和教授担任指导老师,撰写〈中古关中世族的发展与生命历程─以韦氏郧公房家族为例〉硕士论文。撰写本文期间,直接或间接获得叶毅均、李华彦、施淳益、何佩容、谢佳萤等多位学长姐、同学的帮助与启发,特此感谢。

     赖瑞和老师(1953-2022)走的消息来得突然,令所有台湾的友人与学生们感到震惊不已。身为学生,总是一厢情愿地想像老师退休后即迈入某种修道成仙之境,却忘了老师也是凡人,在“迢迢”人生路上也常有挫折、烦恼、困顿等。在老师离世的一个月前,依然如故地在社群网站上写下生活小确幸、品尝家乡料理的美好回忆,分享着退休生活的正能量。从他在脸书上的发文里,几乎无法察觉老师在这两年饱受病痛折磨的感受。直到 2022 年 4 月底的某个下午,我在脸书上看到一位学友悼念师长的贴文,虽然简短的贴文中没有透露名讳,但心中却涌起不祥的预感,经过疯狂地联系同门和友人,方才得知老师已于 26 日仙逝。

     一开始由于消息来源尚未证实,在这谣言满天飞的社群媒体年代,这样突然的噩耗也可能是假消息─或许此时赖老师仍精神奕奕地在他位于马来西亚新山的老家,一如往常,悠闲自适地享用着家乡美食。等会儿他把生活的感悟分享在脸书上,就能“破除假消息”了?带着这番期待,我透过脸书,找到了老师的小女儿Vivian,最终确认了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想起最后一次见到赖老师,竟是 2016 年他自清华大学退休返归大马前的相聚,而眼下我来不及跟他分享自己博士班毕业的心路历程了,顿时泪流不止。“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即使 21 世纪的通讯科技日新月异,距离已不再阻碍鱼雁往返,但是人跟人之间“聚少离多”、“别易会难”的感伤,在杜甫的一千多年后仍旧是人们生命的重大课题。人生至悲之一,正是余生没能再见的遗憾。

     作为唐史专家的赖老师,从 2005 年来到清华历史所任副教授后,直到 2016 年退休返回大马为止,经历升等教授、担任所长,并出版了两本专书,(注 1) 发表过 25篇以上的期刊论文,这段时间正是他人生中学术生产最旺盛的时期。很多台湾学界友人谈起赖老师,往往记得他下笔神速、文句畅达的文气。为文当下只求畅快,并不怕得罪人,颇有杜甫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性格。不过,身为他指导的硕士生,我与老师的相处经验,却完全是另一个模样。即便当时仍懵懂无知的小研究生不易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但我非常肯定的是,记忆中的老师永远是一位对学生说话充满温情与关怀的长者,并乐于分享对生活艺术与生命的热情。

     赖老师在清华时期跟研究生们的对话,多半是分享自己最近研读的史料、学界最新发展以及正在思考的学术问题,较少谈及来清大以前的人生经历。但就个人记忆来说,老师在课堂上谈最多的,是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求学时,受教于杜希德(Denis Twitchett, 1925-2006)教授的影响。赖老师申请清大教职的其中一封推荐函,正是自己的恩师所写,内容极力赞赏这位指导学生的学术造诣及创造力,对赖老师而言是非常大的鼓舞。赖老师进清大之后的隔年,传出杜希德教授仙逝的消息,令他非常伤感,不时在课堂上提及自己对先师的回忆,并且后来写成一篇〈追忆杜希德教授〉,发表于《汉学研究通讯》。(注2 )从这篇文章中,完全可以感受到赖老师对于提拔、鼓励自己一路走向学术道路的前辈,充满了无尽感谢与敬意。

     一、少年诗人踏上了学术旅程

     老师以前较常提到影响他最深的三位师长,一位是普大的指导老师杜希德,以及同校的宋史研究先驱刘子健,另一位则是他当年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时结识的王秋桂教授。1970 年代末期,仍是大学生的赖老师,选修王秋桂老师的西方汉学课程,在课堂里完成了第一篇学术文章,遂开启往后的学术生涯。赖老师以前总是带着些许潮州口音,用温和平淡的语气描述着这些师长对他人生的重要性。然而,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在台湾成长、本地求学的研究生来说,始终很难从中体会老师在学术人生与追寻自我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样的重重阻碍?遇到什么机缘?又如何下决定?以及其中的峰回路转。

     老师过世后一个月,我在脸书读到学者兼作家麦留芳的〈千山独行赖瑞和〉一文,这才知道老师原来在中学时代就已经开始写新诗。文风带有超越同龄人的凄凉与伤感。身为少年诗人的文艺才华,不仅写诗,也研究古典诗。(注3 )更难以想像的是,他还未满 20 岁时即已发表了几篇文学评论。(注4)1972 年间的某次因缘际会下,他与当时仍是青年学者的刘绍铭(Joseph Shiu-ming Lau, 1934-2023)教授见面。刘绍铭为台湾文坛所熟知的经历,莫过于他在就读台大外文系期间,与白先勇、叶维廉、李欧梵、陈若曦、欧阳子、王文兴等同学一同创办了《现代杂志》。但是较少人知道的是,他少时出生自香港一个贫困的家庭,半工半读中苦学中、英文,后来方有机会录取台大,此后获得奖学金赴美深造,获得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刘绍铭初任新加坡大学教职期间,由麦留芳带着游览马来西亚的旅途中,见到了赖瑞和这位文艺青年。或许基于自身受益于台湾这片土地的养分,开启日后文学研究的事业,遂鼓励他报考台湾的学校。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文坛前辈的鼓励,赖老师走上了这条漫长的求学之路,几年后也进入了台大外文系。在台湾生长于斯的我,其实很难想像以侨生身分决定来台生活、读书的赖老师,到底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氛围里,力求突破困局的决心。麦留芳的文章提到一些,现在读来才稍微有些明白:老师的求学经历是带着大马华人的身分与文化认同的反思,从现实的族群政治结构里寻求个人生涯的突破:

     瑞和应会知晓,那年代的联邦政府仅承认大英国协的学位。例外是有的,如补读一个受承认的学位。有坚持赴台与美攻读学位的,回马国后求职一般上会如潮州音乐所放送的音符:“自己顾自己”。(注5)

     回想起来,赖老师总是关怀着马来西亚华人的族群文化与文学发展,这是有迹可寻的。有一次,听闻一位甫考上清华历史所的大马侨生,突遭校方通知奖学金取消的消息,顿时犹如晴天霹雳。当时赖老师尚未担任所长,更不是这位同学的指导老师,但是他抛下平日跟学生保持安全距离的习惯,特别好好听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着制度的残酷、僵化等。我想,一路求学靠奖学金资助的老师,对这位同学的处境,一定是非常感同身受。

     赖老师很常说起清华教职的这份薪水,让他后期学术生涯的经济生活相当惬意,不过他却很少提到当年从台大毕业之后,在 1981 年负笈前往物价相对高昂许多的美国求学,究竟是如何度过拮据的学生生活?令人意外的是,他当年在普林斯顿攻读博士期间,接了一些差事,赚了不少外快。(注6 )据那时前后期在普大求学的其他师长回忆,虽然赖老师鲜少与自台湾、香港或中国大陆来的学生互动往来,但是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传说中,他在大雪天里开车前往普大校园的路上,因视线不佳,撞上一头大鹿,在车祸中受了伤,后来心有余悸之下,就较少来学校了。后来,有同学跟赖老师当面求证这个乡野传说,老师笑着说:“是有这么回事。但是受伤的是那头鹿,还有我的车。”

     他在普大求学阶段留下的传奇,不只是开车撞到鹿,还有行销电脑软体的故事。对于博士班时代即成为“数位人文”先驱的往事,他从不自吹自擂,只是微笑说道:“(软体)没有卖到很多套,但是也有小赚一笔啦!” (注7 )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提醒学生,要随时留意数位资讯发展对于历史研究的应用。尽管他自陈阅读习惯仍是停留在纸本,常常也必须先把论文或资料列印到纸上,才方便阅读、笔记。虽然他做研究时很仰赖纸本,但也善于活用检索各种电子资料库。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或许觉得理所当然,但考虑到老师的年纪,以及他早年以纸笔创作的习惯来说,如此乐于接受新时代的资讯工具,并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开发各种应用方式,这是很不容易的。

     老师在普大东亚系攻读博士,最后在 1986 年取得博士学位的论文题目是〈唐代的军事与边防制度〉。虽然这本论文始终没有出版,并且就老师个人评论来看,他自己也不是写得很满意,但是这本论文启发他日后于1990 年代数次前往中国大陆,搭火车游历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社会,亲眼看看他研究的神州大地,以及留存千年的种种历史遗迹。这番经历,尽管没能让他冠上“历史田野”先驱的荣耀,但是多趟旅程中累积的感受,让老师完成了一本记录着浓厚人文风景的游记《杜甫的五城:一个火车迷的中国壮游》。(注8 )这本散文集自尔雅出版社出版后,隔了几年,老师将多次搭火车旅行留下的照片,整理成另一本旅游摄影集《坐火车游盛唐》。(注9)

     在老师发表的众多文章、书籍中,这本旅游摄影集的重要性,恐怕不下于他的重量级学术专著《唐代基层文官》。许多华人读者透过这本书,搭配《杜甫的五城》的散文,彷若身历其境 1980-90 年代国旅未兴之时,重历甫改革开放的历史文化景点。他在台湾的出版是从旅游散文起步。但是他的简体著作在中国大陆发行,却是从学术出版开始。2008 年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唐代基层文官》一书的简体版后,隔年亦发行《坐火车游盛唐》简体版。2020 年初,Covid-19 疫情席卷全球期间,也是老师生命倒数的最后一年多,他仍努力整理文稿,赶在2022 年出版了两本书,其中之一便是《坐火车游盛唐》简体中文的再版。从老师自己的脸书上透露,这本书在2022 年 3 月上市之际,中国出版商尚来不及将书本寄给作者,因而长居深圳的大女儿非常贴心地从书店买到手,用国际快递寄到马来西亚。我在网路上看到老师分享印刷精美的新书封面时,并不知道老师久病多时,健康状况已近生命尽头。日后回想起来,实在无限感慨,但也才明白这篇贴文竟蕴含着如此深刻的亲情。

     二、“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人生半途的感悟

     赖老师学术生涯的代表作是 2004 年由联经出版的《唐代基层文官》,但是我第一次听闻老师的大名,却是一位旅游作家的形象。很多人对老师的认识,也是跟我一样,从他这本游记开始。(注10 )当时(1990 年代末期),中学生从国文课中得到推荐,流行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由书写风景名胜的历史典故,探索当代中国知识人的心灵风景,掀起一股文化旅游的热潮。赖老师的这本《杜甫的五城》同样也由尔雅于 1999 年出版,特别的是,他很明确地把叙事的主体性凸显出来─叙事者为一位海外华人兼唐史学家,想亲眼看看他多年的研究对象,以及母亲出身长大的家乡,如此而已。他的笔下,没有什么当代中国知识青年纠结于文化传承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复杂心境,而是抱持着一种从容自适的情绪,描述一位历史学者,独自前往历史现场,从事田野考察,带着对这片承载文明的大地提出的问题,并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旅行中寻找答案。

     《杜甫的五城》这本游记的书名标题本身,取材自杜甫〈塞芦子〉的头两句“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杜甫诗里的五城,到底是哪五城?(注11 )这对于博士论文研究唐代边防的老师来说,绝对不只是文献注释的小小谜团,而是涉及唐帝国西北防线如何部署的大哉问。即便老师在书中自陈,这五座军事城镇的位置与距离,其实在唐代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中已有明确记载,但是这五城是如何地“迢迢”?又是如何“隔河水”?这是书本上的知识加上凭空想像,都无法立即解答的问题,必须亲自走过这一遭才能体会。我在初次阅读这本书的不久前,选修中文系施逢雨教授的“杜诗选读”,听闻施老师讲起阅读杜甫诗文的最好方式,要随着年岁积累,带着人生阅历,方可咀嚼出不同的况味。不久后,读了这本小书,非常震惊于赖老师阅读杜诗的角度。回想起来,或许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历史学家如何凝聚问题意识的开始─空洞的想像没办法真正明白人类的处境,只有实际走过、体验过的经验,才能成就深刻的理解。

     “五城何迢迢”是一句诗。但五城“何迢迢?”却是历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杜甫的五城》不但是一本历史学家进入田野探索的记录,或许也可以看作老师总结学术人生过了一半的沉淀心情。只是当时年方 35 岁的学人踏上旅途的开始,随着旅程次数积累,也探索了引发思考学术问题的起点─他终于用自己的双眼,见到〈香山大悲观音菩萨传碑〉。这是早年身为台大外文系学生时代写的一篇关于“妙善传说”的原始碑文,(注12)后来促成他有机会申请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的机会。这块北宋石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香山寺观音大士塔下的卷洞内,由蒋之奇撰文、蔡京书楷书,内容描述大悲观音菩萨得道正果的传说。这方石碑不但保留了珍贵的书法艺术,更是海内外研究佛教中国化的瑰宝。老师在书中描述他追寻着杜甫“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路途中,特地绕去了宝丰,为的当然就是这块碑。他写道:

     面对着这一通曾经影响过我个人生命历程的石碑,我仿佛和一位失散已久的故人,偶然在天涯的某一角重逢,彼此相对,默默无言。(注13)

     他默默地來见这个老朋友一面,又匆匆地离去,但是相见的“激情”始终难以忘怀,这也是历史学家们颇能心领神会的“感动”。这则书里的短游记,也因此促成后來再写一篇随笔,完整记录了他探寻这方宋碑的故事。(注14)

     赖老师在写这本散文集的时候,已离开香港回到大马故乡。他希望写这些旅行见闻的文章,就像写诗一样,用沉静简朴的文字描述自己与历史景物相逢的情境。虽然他在 1993 年左右即完成初稿,但在当时却不急着发表。直到 1999 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童元方教授的鼓励下,把文稿寄给尔雅出版社,终得出版面世。(注15)

     三、出版《唐代基层文官》之后,迈向学术生产巅峰

     老师在 1986 年从普大毕业后,于 1988 年起受聘于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期间,在 1989 到 1992 年间完成九次独自搭乘火车,前往中国大陆各地探访历史人文风景的旅程。1993 年,他回到马来西亚故乡,在华人社群募资筹办的私立南方学院任教,参与筹设中国文学系。南方学院是一个 1990 年新设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大马华人在政治上争取教育平权的里程碑。(注16) 我很难想像老师当时是抱着什么样的期待,离开了香港提供丰厚薪资的教职,回到自己的家乡打拼?后来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决定在 2005 年离开家乡,再度前往当年负笈异乡求学的台湾,接受人生后半阶段的教职?老实说,包括我在内的台湾学生们,几乎未曾听过他提起这段心路历程,仅隐约感觉到老师自觉来到清华历史所任教,是他重新投入历史学研究生涯的里程碑。

     从许多零星对谈的只字片语中,可以推敲出,老师从香港返回大马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为文学与翻译,特别是现代文学。回到大马故乡后的教职,包含大量新设科系的准备工作,令不擅长处理繁杂行政事务的赖老师大感疲惫。直到小女儿 Vivian 出生前后,他再次体会成为人父的喜悦,也从参与育婴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对学术想像与人生旅程的目标。他将这段生命体验的启发,以及身为学者内心的灵魂对话,写成了另一本散文集《男人的育婴史》,由联合文学出版发行。(注17)正是因为这本小书由联合文学出版的缘份,牵起了后续出版《唐代基层文官》的契机。

     联经出版公司发行人林载爵回忆起 2003 年时,透过电邮与赖老师探问写作出版计划的经过,保留了当时书信往返的内容,留下赖老师步入中年后重新投入史学研究,并启动唐代官制史学术写作计划的见证。(注18)当时林发行人从《男人的育婴史》中,读到赖老师自述准备进行唐史写作的计划,便直觉地感受这位作家的潜力,随即写信询问接下来的规划。老师此时已辞去南方学院教职,转任马来西亚唐代文化中心主任兼研究员,完成了六篇关于唐代官职的考证研究,并已分别投稿到台湾、香港与中国大陆的知名期刊(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汉学研究》、《唐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等)。这几篇文章大体来说构成了《唐代基层文官》一书的主要内容,后来奠定了赖老师在唐代官制研究上的学术基调。(注19) 但严格说来,这些研究成果最初并非他原本所言的“唐史计划”,而是从阅读材料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如同日本京都学派大师宫崎市定(1901-1995)原本计划写一部关于中国科举历史的研究,没想到钻研下去后,意外诞生了一部科举前史《九品官人法研究》。(注20)赖老师原本打算写的书,也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著作,从唐代诗人的生命经验出发,扩展到整个唐帝国的光景。原本是从文学诗歌的角度撷取唐代士大夫的历史风景,但是当他动笔之后,却不自觉启动历史学训练的思维─从诗人的社会风尚转向官制史研究,竟也意外产出唐代基层、中层与高层文官的三部曲。

     这个写作计划的开始,或许是从阅读初唐诗人王绩的背景材料开始(推测老师是从《唐才子传》卷一切入研究)。刚开始阅读材料时,他特别关注形塑诗人性格的生命经历─这些诗人做过的官职(还有更复杂的官衔)具体来说是怎么样的位阶?如何影响他们的升官途径?然后又是如何地成就每位诗人独一无二的生命轨迹?就王绩来说,唐高祖武德时期,朝廷征召隋代旧朝官员,王绩受功臣薛收推荐为门下省“待诏”,当上了新朝官员。他的弟弟王静酸溜溜地问他:“待诏可乐否?”(当“待诏”开不开心呀?)王绩回答说:“吾待诏,俸殊为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尔。(我当待诏的薪俸实在不怎么样,不过这个差事有好酒三升,勉强还可以留恋一下。)王绩后来被时人号称“斗酒学士”的典故,在这本元代成书的《唐才子传》中叙述了缘由。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人,读到这对兄弟对话的幽默,不禁莞尔。但是这些诗人小故事的背后,仍存在着数不清隐藏的细节,正如老师读杜甫诗“五城何迢迢?”里延伸的问题意识,必须透过资料爬梳、实地走访以及个人经历的体验,才能慢慢形成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理解。譬如像“待诏”到底是什么官?做什么事?还有后来王绩从官场退隐后,到贞观 11 年(637)间不得不“以家贫赴选”,那么这个“选”又是什么意思?要怎么参“选”?而且王绩为何苦苦拜托求取“太乐丞”?这些往往容易被读者忽略的细节,却是赖老师重新解读、研究唐帝国官僚体系制度变迁的重要线索。解开这些疑问的方式,除了海量的二手研究外,仍必须凭藉累积多年的国学造诣与文献学的知识,从一手材料中一笔笔比对、考证各时代产生的材料,包括新旧《唐书》、《唐六典》、《通典》、《册府元龟》等官方文献,同时必须参照新出土的墓志铭、行状、告身等一手材料,当然还得参考许多流传各版本的文集、野史、笔记,与明清士大夫的读书劄记等。

     老师从青年时代累积了二十多年的阅读、写作、思考以及学术训练功力,完全体现在这本《唐代基层文官》。不论是对专家还是对刚入门者来说,这本专著对于想像或理解唐代文官社会运转的情境,非常具启发性。2004 年联经出版《唐代基层文官》后,老师把这本新作寄去给美国的杜希德教授,获得了极高的赞誉。虽然此前研究唐代文官制度的论文早就多如繁星,但是赖老师的切入点非常特别,是从文人仕途起步的官衔与资历为核心,思索这些基层官员如何生活的实际问题(像是俸禄多少、任期、宦游、守选、办公与休假的天数等),更进一步重新理解这些官名作为“履历”的背后,蕴含多少唐代文士辛苦奋斗奔驰于官场,力求向上晋升,打破天花板、阶级、能力与命运困境的人生故事。

     阅读这本专著的人很多,虽然有西方汉学大师的赞赏,但偶有一些针对考证细节的批评。不论如何,与其说《唐代基层文官》是一部西方汉学传统训练集其大成的官制史著作,我想老师会比较希望读者们把这本书看作是唐代官员生命故事的集合。毕竟老师书写任何文章的愿景,从来都不是希望只写给学术高塔里的一小撮专家们,而是希望将他在脑海里整顿好的历史知识,介绍给更多懂得欣赏历史情境与人生况味的读者。他始终相信古往今来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情感触发,总有许多基本相通的元素,比如对于寻求阶级上升、追求职涯的意义、经历不可测命运的际遇等,构成生命里的酸甜苦乐。我永远记得赖老师在课堂上谈起这本得意之作时,带着某种“不知谢谁就谢天”的语气,感谢老天让他有机会投入到官制史的研究,产生出许许多多具体的学术问题。他特别提醒我们这些懵懵懂懂的研究生们,寻觅博士论文题目时,最好要设法找到一个值得一辈子投入的“矿山”。他说这件事时的认真神情,我至今仍深刻印在脑海里。

     四、“人从哪里来”的追寻:回忆与感谢

     赖老师以追求诗意人生开启的学术旅程,最后以人类现实发展的处境作为最终关怀。直到他过世以后,我才知道除了有《坐火车游盛唐》简体版重新编排发行之外,老师还写了一本新书,交由时报出版公司发行:《人从哪里来:人类六百万年的演化史》。(注21 )令人遗憾的是,即便编辑团队在 2022 年上半年已尽力赶工,但仍没能赶得上在老师生前问世。该书于 6 月 17 日正式出版上市,距离老师离世不到一个月。由此再度感受到老师退休回乡以后,仍旧笔耕不辍,人生持续在“迢迢”写作路上耕耘的积极态度。在疫情期间,他孜孜不倦于书堆,勤奋地整理、消化大量科学研究的文献,以平易近人的笔风、真诚恳切的语气,写下了这么一本“面对着广大读者”的科普读物。

     身为唐史专家的老师,究竟从何时开始对人类物种起源的问题产生好奇心?又是怎么把问题聚焦到“为何猴子不能演化成人”(见第一章〈人从哪里来:为什么现在的猴子不能演化成人〉)?这是我得知老师留下此遗作时的最大惊奇。不得不说,虽然老师的学问跨越文学与历史,但是从史学到生物学的跨领域程度,也实在太过惊人!不过,据硕士班后辈回忆,老师在退休前的研究生课堂上,经常带着藏不住的喜悦,向学生们讲述他阅读体质人类学、考古学与猿科生物起源研究论文的启发。写到此处,我不禁想起老师过去在课堂上,只要谈起他有兴趣的学问,总是喜孜孜地像是发现新大陆,滔滔不觉地聊着他对于挖掘知识的喜乐。即使大学/研究院里多的是热爱分享所学知识的学者,但是像他这般一聊起求知乐趣即进忘我境界的情境,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或许老师自知学术专业跨界之不易,多少会引发读者困惑,因此在这本书的自序中,解释他决定动笔写出这本讨论人类演化知识的动机:

     人从哪里來?我从小就很好奇。人是从泥土里长出來的吗,像植物那样?还是从猴子“变”出來?抑或是从垃圾桶里捡回來的?我年轻时,读过《世界史前史》和《中国古文明史》之类的书,始终没有找到答案,颇为困惑。我后來才知道,这些书所写的历史,顶多只到一万五千年前,但人类却有六百万年的演化史,有一大段被这些书省略掉了,难怪无法消解我的迷惑。一直到我五十多岁,到清华教书,得以使用清华藏书丰富的研究图书馆,我才有机会系统地细读人类演化史的经典论述和最新论文,才慢慢解开了这个“谜”。(注22)

     原来老师在清华任教,钻研唐代官制的同时,闲暇兴趣便是大量搜集、阅读考古、生物领域探究人类演化的前沿成果。他在饭桌上与小女儿大谈人类起源的点滴,或许是他重返台湾学术圈工作时,最美好而单纯的生活记忆。当老师退休回到新山老家之后,对留在台湾的家人满怀思念,就化为这本小书,用“深入浅出的说故事方式,用一般人看得懂的语言,讲述人类过去六百万年的历史”。

     身为人文学者的赖老师,经由该书爬梳了许多演化学上的知识,解释许多近十年才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从自然科学的视角带领读者思考“人种”的形成与扩散的人文议题。令人感慨老师的学术功力,实在深不可测。书中第七章〈中国人从哪里来〉,放下历史学者热衷钻研神话、文化型态或上古历史记述的分析方式,而是由现代人(智人)的起源与扩散为起点,介绍了近期欧美学者从中国出土智人化石的发现与年代探测中,重新思考智人起源的“非洲起源论”与“多地区演化说”之间的调整。该章也约略提及 19 世纪以来,研究人种起源论述的政治性,使得人类起源的学术争论不免牵涉了种族优越与殖民主义的色彩,然而老师对这个问题似乎已有了答案。在 1970 年代诗文创作/评论中,或可看到他身为一位大马华人青年对于血缘、语言、文化渊源以及自我认同的彷徨与纠结,但是经历了“迢迢”人生路,看尽八千里路云和月,对于“祖先是谁?我从哪里来?”,在书里引导读者反思:“其实,人的祖先不应当只有一个”。他在这个反思议题的讨论上,仿佛又像回到清华的课堂上对学生叮嘱:“我们要分辨清楚,要有时间概念才行,才能把『祖先问题』厘清。”老师有其直爽的一面,但是他常常提醒学生思虑要周延、谨慎,时时深思,切莫妄下断言。

     很多人是从文章里认识他,或许会从其快意奔放、一气呵成的文气中,想像赖老师是一位性格外放、口才便给的师长。但是实际与老师相处,感觉他不轻易表露情绪,也不擅长讲场面话,其实非常害羞。不过一旦熟悉以后,往往会感受到他性格中的真诚。当然,老师绝非圣人,也常有做错决定、说错话的时候,以致于造成人际关系上的伤害;但是,我从未见过他对学生疾言厉色。即使学生翘课、忘了交作业,或是在课堂上报告得乱七八糟,他总是宽容地笑一笑,耸耸肩。老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态度是相当宽容的,我做过他的教学助理,有时难免拖延,写论文的时候更是如此,但他从不催促进度,总是微笑说有做就好。论文写到一半,战战兢兢地拿去给老师批阅,他也只是微笑地说:“很好很好,继续加油。”老师指导学生的风格,受到他自己的老师杜希德影响很大,采取“天生天养”的指导方式,给予学生极大的发挥空间。学生写得慢,他从不逼迫进度;学生写得不好,也从不斥责。但当学生准备踏上最关键的生涯阶梯时,特别是毕业口试,以及在生涯规划希冀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他往往毫不吝惜地大力鼓励及协助。

     老师在 2016 年退休后,归隐马来西亚。此后,我多半只经由脸书,偶尔为老师分享生活与美食的贴文按赞或留言。直到我博士班毕业前夕,挣扎于毕业条件的语言考试门槛,忍不住在脸书上写下了心中的疲劳与挫折。久未联系的赖老师突然主动联络,询问了我的状况之后,传授了一套考前准备的心法,并且非常坚持我一定要照他的方式应试,才能在短时间内跨越关卡。有感于老师的真诚关怀,我真的就照老师的指导准备,最终在关键时刻达标。相较于过去他宛如牧羊人般的指导风格,此番指导简直就像一位运动教练。仔细回想,也许最后通过考试的关键,就在于老师如此真诚的关心鼓励吧!2021 年夏天,老师再度传讯问我是否通过考试?我说是的,并告诉他我的毕业论文写得差不多了,应该可以顺利毕业。听我说到英检考试通过,他似乎颇感欣慰。而这次传讯,就是我们师生最后一次的对话了。

     赖瑞和老师在自己的“迢迢”人生道上,选择走进学术殿堂,在学术之路打拼,走过马来西亚、台湾、美国、香港,多次跨越“一水之隔”的中国大陆,最后退休回到新山故里,在故乡度过人生的最后时日。老师的前半生仿如带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飘泊之心,往更宽广的世界追寻。人生进入后半场后,心境也慢慢沉淀下来,接近“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境界。他以前说过,经历过“杜甫的五城”这番壮游之后,他已不再热衷于远游,而是更喜欢待在家,读读书、写写东西,品尝师母亲手烹调的饭菜,就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老师离世后,他的家人在脸书上叙述他最后一段走得安详。生前曾表示自己一辈子没有留下什么遗憾了。虽然我跟老师相聚时间不多,但是看着老师对求知的热衷、笔耕不辍写到人生最后一刻的自律精神、对家人的爱与关怀、对生命的热情等,这些记忆对我们这些曾有幸与他在人生迢迢路上相逢的学生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怀念。

     注释:1、在清华执教期间,赖瑞和老师出版了《唐代中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8)与《唐代高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6) 。至于前作《唐代基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4)则为赴任之前即已面世。2、赖瑞和,〈追忆杜希德(Denis Twitchett)教授〉,《汉学研究通讯》26.4(2007.11):24-34。3、老师在中学年纪即写了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赖瑞和,〈中国古典诗里的戏剧性表现〉,《中外文学》1.6(1972):30-38。4、从叶福炎在〈前行者的预言─赖瑞和及其马华文学史的诊断〉(2022 年 5 月 18 日发表于“联经思想空间”,https://www.linking.vision/?p=11489, 撷取时间 2022 年 6 月 15 日)一文中,可知赖老师在 1970 年代曾发表数篇马华文学评论的随笔,投稿于台湾或大马的报刊,如:〈中文作者在马来西亚的处境〉,《中国时报 · 人间副刊》,1972 年 4 月 16 日,第 18 版;〈关于“文化回归”和“自我放逐” 〉,《中国时报 · 人间副刊》,1972 年 7 月 18 日,第 18 版;〈一个神话王国:天狼星诗社〉,《学生周报》869 (1973): 2-4。然而,关于这段期间文艺评论的文章,在老师自行提供于清大历史所网页上的著作目录,却仅列出一篇:〈谈一首英诗的四种中译〉,《中国时报 · 人间副刊》,1972 年 5 月 29 日,第 13 版。5、麦留芳(刘放),〈千山独行赖瑞和〉,《星洲日报》,2022 年 5 月 26 日,第 4 版。6、据一位硕班同学回忆,老师在课堂上曾描述过他当时念博班从事赚钱外快的过程:那时他与一位电脑资讯专业的朋友合作开发了一套软体,可以在那时 Windows 作业软体仍尚未普及的电脑中,直接列印出经初步排版的论文或报告,方便输出文字成果。朋友负责写程式,他负责跑业务,也靠着贩卖这套软体,在美国买了一台车。7、关于赖老师在普大的传奇故事,每位师友学生记忆的情节各有不同,本文为综合多重历史记忆的版本。8、正体版:《杜甫的五城:一个火车迷的中国壮游》(台北:尔雅出版社,1999)。简体版:《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初版,2013 修订版) 。关于开启火车壮游的启发,纪录于正体版《杜甫的五城:一个火车迷的中国壮游》,页 1-2。以下简称《杜甫的五城》。9、正体版:《坐火车游盛唐》(台北:人人出版社,2002)。简体初版:赖瑞和,《坐火车游盛唐》(北京:中华书局,2009);简体再版:《坐火车游盛唐》(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2) 。10、笔者在清大中文系大三时,选修历史所张元教授开设的“中国历史的演变与发展”。那时,张老师对着课堂上人山人海的大学生们引介《杜甫的五城》一书,作为启发历史兴趣的参考读物。当时赖老师尚未进入清华任教,但作为大学生的我已开始关注这位“历史学者散文作家”的动向。询问多位中文系毕业的同学,对于赖老师的印象也大多是散文作家,特此一记。11、赖老师在书中说明自己采纳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的考证,取自朱鹤龄的注。杜甫诗中的“五城”指的应是唐代在河套地区的五座军事要塞:定远、丰安、西受降城、中受降城,以及东受降城。见正体版《杜甫的五城:一个火车迷的中国壮游》,页 3。12、赖瑞和,〈妙善传说的两种新资料〉,《中外文学》9.2(1980):116-126。13、正体版《杜甫的五城:一个火车迷的中国壮游》,页 216-217。14、赖瑞和,〈万里寻碑记─我怎样找到《大悲菩萨传碑》〉,《台湾宗教研究通讯》3(2002.4):134-183。15、徐淑卿采访,〈赖瑞和为杜甫的五城远行〉,《中国时报》,1999 年 12 月 9 日,第 43 版。16、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的南方学院,为当地第一间华社民办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前身为新山宽柔中学专科部,2012 年升格为南方大学学院(Southern University College) 。17、赖瑞和,《男人的育婴史》(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 。18、林载爵,〈赖瑞和唐代文官三部曲的一段缘起〉,2022 年 6 月 30 日发表于“联经思想空间”,https://www.linking.vision/?p=12660,撷取时间 2022 年 7 月 1 日。19、到 2005 年年底前,顺利刊登的文章有:〈唐代待诏考释〉,《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 12(2003):69-105;〈唐代的翰林待诏和司天台─关于《李素墓志》和《卑失氏墓志》的再考察〉,《唐研究》9(2003):315-342;〈论唐代官员的办公时间〉,《中国史研究》4(2005 ):73-77;〈唐代校书郎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4.3(2003.9):527-583。20、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の研究》(京都:同朋舍,1956) 。21、赖瑞和,《人从哪里来:人类六百万年的演化史》(台北:时报出版公司,2022) 。此外,笔者完成本文初稿数月后,方知赖老师另有一本集合唐人经济生活的论文与学术随笔的文集《品味唐朝:唐人的文化、经济和官场生活》,去年年底于中国大陆由中西书局出版。由此想见老师在人生最后一段路程,仍心悬着学术与写作。令人遗憾的是,该书因去年上海疫情延迟了编辑计划,因而来不及在老师与世长辞之前面世。见:徐畅,〈相思在南洋:赖瑞和先生和他的遗著《品味唐朝》〉,2022 年 5 月 12 日,“澎湃新闻 · 私家历史”,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016486 。22、赖瑞和,〈自序〉,《人从哪里来:人类六百万年的演化史》,页 16。

     —End—

     本文原载于《漢學研究通訊》(2023年2月,第42卷第1期,页14~22)。该选文经原出版机构同意发布,只做推荐相关研究的内容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任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此篇,请务必向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

     点击下列标题,延伸阅读赖瑞和|文明人还在演化吗?雷蒙·阿隆|文明的命运

     米塞斯|文明衰落与自由主义的前途

     麦克法兰|理解文明

     何怀宏|文明诞生,文明万岁

     ----------------------------------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欢迎读者点击关注,出版机构、媒体合作可留言?

     ? 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文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勿食我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