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重塑符合帝国传统价值的稳固社会秩序?
2023/4/2 10:00:00 勿食我黍

作者|维尔吉妮.吉罗( Virginie Girod )任教于巴黎第七大学,历史学家、专栏作家,专注于古罗马历史和女性历史
封神授位
公元前29年,内战结束。为了表示纪念,屋大维关闭了雅努斯神庙的大门,这一象征性的举动表明首都罗马和整个国家都处于 和平状态。根据苏埃托尼乌斯的记载,那天,屋大维原本考虑从政坛隐退,但又想到深陷泥潭的共和国如此脆弱,实在无法承受 他的缺席。这场故作谦虚的戏码,不过是玩弄傻瓜的伎俩:屋大维十分清楚,他绝对不能给人留下自己想成为恺撒般的独裁者的印象。眼下的当务之急,乃是重建共和国的幻象,这样一来,他本人便会成为政府中最重要的人,来确保繁荣却分裂的共和国的永久生命。公元前28年,他被元老院确认为第一公民 。在元老们的集体同意下,屋大维不慌不忙地在苍老的共和制度上,施加他的政治霸权。

《十二凯撒:罗马帝国的黎明》[法] 维尔吉尼·吉罗 著信尚尚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2月
公元前27年1月1日,屋大维第七次当选为执政官。1月13日,他放弃了手中所有非同一般的特权:各省的管辖权、军团的调动权和颁布法令的权力。在随后的一次会议上,元老院决定将高卢、西班牙、叙利亚和埃及的控制权交到他手上——这些地方将很快正式成为帝国的行省,省总督由皇帝亲自任命。1月16日,元老们就屋大维的新头衔展开辩论,元老院将给予第一公民一个新的称呼,以感激他的丰功伟绩。屋大维拒绝了“罗慕路斯”这个名字,因其含义过于危险。他选择了 “奥古斯都”,它的意思是,屋大维比其他人更为神圣高贵——时年,屋大维35岁,和亚历山大一样,他已经征服了一个帝国,他取得成就时比恺撒还年轻。历史学家认为,屋大维成为奥古斯都,意味着罗马帝国的诞生。后来,皇位传了一代又一代,奥古斯都这一头衔逐渐等同于帝国皇帝。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元老院和奥古斯都联手,逐步修改法律, 赋予第一公民更多的特权。一切通常是静悄悄地暗中进行,并且永远不会让人觉得奥古斯都正在赋予自己更多权力。他知道,如果没有元老院的合作,他迈向君主制的努力必将失败。因此,他建立了表面上的双头政治,元老们绝大多数也都默许。由此,帝国政体不再是君主制,而是由第一公民领导的元首制。
随着个人权力的逐步增强,奥古斯都计划建立他的王朝。实际上,他的主意更加精妙:他温和而缓慢地令民众、军队和元老院做好准备,接受他所选择的继任者,以确保罗马和平能延续下去,持久不息。他的手段很高明。但是,奥古斯都意识到,他的家庭与其说是温暖的家,不如说更像是毒蛇的巢穴。
一家之父
与安东尼甚至恺撒不同,奥古斯都对奢华排场毫无兴趣,从不妄尊自大。如果他的居所一定要承担起宫殿的职能,他也会设法保留一部分家庭生活。人们所说的 “奥古斯都之家” 指的就是他那符合当时罗马风俗的日渐扩大的家庭。他的家必须是他培育继承人的场所,然而,奥古斯都面临着令他无能为力的悲剧:意向中的继承人先后逝去,而他身边的女性一个个野心勃勃。
奥古斯都只有一个女儿,尤利娅,生于公元前39年,是他与第一任妻子斯克里波尼娅的孩子。在女儿出生后,他娶了已育有两个孩子的利维娅,并希望再度成为父亲,却未能如愿。但是,他没有离弃利维娅,而是在真诚的爱恋中,与她共度余生。她是他身后可以依靠的坚强女性,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足以支持伟大人物的贵族女性。
这样一来,他唯一的后代尤利娅,成了他计划中的关键人物。公元前25年,他把女儿嫁给了她的堂兄马凯路斯,可惜的是,这个青年在公元前23年就去世了。尤利娅当时只有16岁,尚未生育。于是,他又将她嫁给了忠实的阿格里帕,以感谢他的赤胆忠心。婚后,二人共育有五个孩子。两位长子——盖乌斯和卢齐乌斯 ,年幼时便被奥古斯都收养,并接受继承人教育。他们两人都继承了恺撒的姓氏,并获得了 “青年王子”的头衔。两个男孩的名声远扬,传向了罗马帝国以外,尼姆的四方神殿当年就是为致敬他们而建造的。日渐老去的奥古斯都相信,他的王朝后继有人了,可是,无常的命运女神先后于公元2年和4年带走了两位王子的生命。
奥古斯都的两个外孙女小尤利娅和大阿格里皮娜,依照他的王朝策略缔结了美好的婚姻。大阿格里皮娜与利维娅的孙子日耳曼尼库斯成 婚,权力依然留在他们家族内部。不过,他最小的外孙阿格里帕·波斯图穆斯却一再让他失望。这个孩子是遗腹子,刚好在父亲去世后诞生,为人缺乏政治智慧,除了关照自己大力神般的强悍外表,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钓鱼。不仅能力有限,阿格里帕·波斯图穆斯还十分傲慢妄为,常与利维娅发生冲突,从而被利维娅厌恶,也被奥古斯都瞧不起。
阿格里帕于公元前12年去世。随后,奥古斯都迫使女儿尤利娅嫁给了利维娅的长子提比略。毫无疑问,婚姻出于政治目的,他们俩并不合适。实际上,尤利娅和提比略彼此厌恨, 两人私底下很快交恶,给皇室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奥古斯都很少关心身边人的精神状态,他建立起自己的世界,以专制家长的方式统治着全家。自由人和奴隶也是他的家庭成员,同样需要忍受主人的顽固。奥古斯都在公众面前声称,自己讨厌被称为 “主人”,然而,他一直保持着对亲人和帝国的权威。
奥古斯都专制地掌控着他的公共和私人生活,致力于依照他朴素严谨的价 值观重塑世界,他是一位护卫,守护着祖先的法则。
再现昔日荣光
奥古斯都希望弥补内战造成的道德和制度松动。他整肃司法, 增加了法庭开庭的天数,以便每桩案件都能尽快得到审理。重要的是,他希望 “正义”不再只是一句空话。他规定了法律时效,让不法行为的处理不会一拖再拖,还增加了法官人数,并将担任法官的最低年龄从35岁降到30岁。然后,他为法官们提供各种便利,使该职业更具吸引力。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执政官,所以奥古斯都明智地采取了这种措施。
此外,他树立榜样,以身作则,行使正义——之后的皇帝也纷纷效法。他一丝不苟地处理案件,对轻微小罪和真诚悔过示以宽容。当疲倦袭来,他便躺在轿子里,继续工作。奥古斯都还对元老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元老院的存在是阻止暴君产生的最好方法。他希望这个古老的机构找回它的高贵,这意味着要驱逐坏分子,尤其是那些借着内战迅速积聚实力的人。奥古斯都是彻头彻尾的精英主义者,希望将最负盛名的家族的成员留在议事厅里。他展示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机敏手腕,要求每位元老选择一位值得留下的同事留在元老院。名单就这样定了下来,交给奥古斯都和阿格里帕过目。他们一起选出了要被剔除的元老。这一措施是如此危险,以至于在元老院改组的日子里,第一公民要在托加袍下穿着军甲前往元老院。但是,改革最终得以顺利进行。元老院的声望有所提高,其成员有了荣誉感,整体来说,他们都是被 聘任的,因此没有任何理由进行反叛。然而,新晋元老们的过度兴奋,令奥古斯都的尊贵身份显得有所降低,于是元老院毫不犹豫地将他重新推到元首的位置。奥古斯都提议,当他任执政官时,让两名同僚和他一起行使权力,以便使更多官员担任执政官这一职务。元老们拒绝了他,他们不想成为空壳官员,然后沦为临时演员。
之后,他允许元老的儿子们一穿上成年托加长袍,即大约14或15岁时,就来聆听元老院会议,这样可以更好地为未来的职务 做准备。那个年龄段的罗马少年更爱和朋友们外出,初试饮酒和享受恋爱萌芽。无疑,奥古斯都树立起青少年榜样,让早熟的孩子们去模仿,可以肯定的是,这项措施取得了有限的成功。
为了维护共和国的表象,奥古斯都还必须使政府看起来具有参与性。他去逢迎最优秀的元老们,然后创建了新的公共职位,尤其是市政职能方面的,使更多公民能为国家利益工作。他为战功卓著的将军们举办凯旋仪式,以便安抚军队。他还像重整元老院秩序一样,通过驱逐坏分子来整肃罗马骑士团。他让骑士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列队骑马穿过罗马城,让他们体验属于骑士团的骄傲。
奥古斯都也去迎合各个宗教社团。宗教在罗马极为重要,担任圣职是受人追捧的事。为了尽量满足民众,他创设了新的圣职,还恢复了一些过时的信仰。于是,他给人留下了复兴古老罗马文化的印象。身为大祭司长,他还是罗马的第一祭司,事实上,他独自统治着罗马的各派宗教秘术。
奥古斯都认为劳动是一种价值,他认为可以通过减少向市民发放小麦,来促使人们靠自己而不是靠社会援助来生活。但是这个想法在公众舆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民众怨声载道,这对奥古斯都来说实属罕见。平民们每个月交一次粮食税,减少谷物配给是不可想象的事。除此之外,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当小麦快要耗尽时, 奥古斯都会优先满足罗马人,因此,角斗士、未被买走的奴隶和外国人有义务离开城市,除非他们从事的是医生、教师这类重要行业。他驱逐他们时从不让步,在他眼中,他们比真正的罗马人低一等。只要他们的苦难发生在罗马城外,他就毫不在意。当提比略或利维娅请求他保护一些朋友时,他仍坚持不为所动,拒绝一切破格优待:在他看来,这关乎社会公平正义!
十余年间,奥古斯都改组了政权,重建了国家机构和贵族秩序。现在,他需要通过强化道德风气来矫正流弊。
重塑美德
内战向来是滋生道德堕落的温床,许多上层妇女忘记了,她们只是贵妇。保民官克劳狄乌斯的姐妹克劳狄娅,以私生活放荡著称。她和诗人卡图卢斯的情史尤为出名,在卡图卢斯笔下,她化名为莱斯比娅出现在诗中。另一位著名的女子富尔维娅是安东尼的前妻,她骑上马,企图在佩鲁贾之战中带兵打仗。奥古斯都决意结束这些放肆的生活方式:罗马的伟大建立在结构化的社会之上,每个人都待在自己的位子上,而女性要留在家中。
奥古斯都首先将儿童排除在属于成人的社交活动之外,特别是某些演出,禁止儿童在场观看。此外,未成年的男孩们不再被允许参加牧神节奔跑,在这个过程中,男青年们从四面八方穿过城市,用手中神圣的皮条抽打女子,让她们更容易生儿育女。所以, 年幼孩子的出现毫无意义。
为了使人民满意,也为了让自己显得和蔼可亲,奥古斯都不顾预算,举办了许多演出——多亏了新的对外扩张,国库的财富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奥古斯都喜欢激起人们的惊叹,因此很乐意下令展览各种异邦风情的动物。在演出期间,他总是待在属于他的包间里欣赏表演,这样做无疑是出于偏好,但也避免了像恺撒那样,因闲暇时不工作而受到指责。但是,奥古斯都认为,演出现场不应成为社交混乱的场所。他正式规定,每个阶层和团体在剧院、马戏团的看台上都有其指定位置,并采取措施使观众遵守位置分布。最前排坐的是元老,然后是骑士,上层看台的是平民,维斯塔贞女则有自己的包间。不管是哪个阶层的女性,都被打发坐在最上层的位置,只有在下午过了一半以后,才能前去观看演出。不过,奥古斯都和妻子一起坐在他的包间里,皇室包间也是上演权力剧的舞台。
外国代表团也被禁止坐在前排,因为代表团里面经常有被释放的奴隶,奥古斯都所认为他们不应该坐在高贵的位置。这一系列措施并不单纯:专门用于表演的建筑物是社会的象征性缩影,反映了将熵降至最低的完美宇宙秩序。
奥古斯都梦想着罗马人能拥有朴素的理想。有一天,民众抱怨酒喝光了。奥古斯都训斥了他们,并保证道,罗马引水渡槽多到足以让他们解渴。苏埃托尼乌斯对他这番智慧的言语解释道,这证明他更渴望实现公共利益而非得到大众欢迎。奥古斯都非常认真地对待 “祖国之父” 的角色,这个头衔是他在公元前2年正式采用的。不过,还没有等这个日期来临,他就已经按照公正而严厉的族长的方式行事,一举一动都如罗马人象征性的父亲。
为了保证罗马帝国世代延续,生生不息,奥古斯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婚姻和提高出生率的法律。近亲繁殖是保持精英血统纯正的一种方式。凭着直觉,奥古斯都明白,保留自己人的圈子,必然会增加贵族成员们的自豪感。然后,这些贵族将更为主动地按其阶层规则行事。公元前18年,他颁布了关于婚姻秩序的 《尤利亚法》,禁止罗马人与社会地位或门第低于自己的人缔结婚姻,并规定所有从事过臭名昭著工作 (与演艺和卖淫有关的所有职业)的人都要被剔除出原有阶层,因为这样会引起门不当户不对的联姻。此外,对那些处在适婚年龄,但仍想保持单身、离婚或丧偶状态的男女,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新法律遭到了许多抗议,但奥古斯都仍坚持不让步:高出生率和公民血统的纯净,有利于保证帝国的伟大。骑士们呼吁废除 《尤利亚法》,认为拒绝结婚生育受到的经济处罚实在太重。作为回应,奥古斯都在一次演出期间,在包厢里表彰外孙女阿格里皮娜和她丈夫日耳曼尼库斯的范例,这对年轻夫妇既受欢迎,又孕育了不少后代。道德改革继续进行着。公元9年,奥古斯都通过颁布 《巴比亚波培亚法》 ,创立了鼓励生育的 《三子法》:拥有三个孩子的父母,将不再受到 《尤利亚法》的行政处罚,生育了三个孩子的母亲将获得法律上的解放,她们不再依附于任何男人,也不再被视为长不大的未成年人。奥古斯都想把利维娅树立成女性典范——已婚妇女既是自由的,又自相矛盾地服从于她的家庭。他虚伪地授予利维娅 《三子法》规定的自由权,即使 她只生了两个孩子。对于维斯塔贞女也是一样,以此来奉迎她们,让她们严苛的祭司身份变得令人羡慕。
简而言之,奥古斯都凭借着耐心和严谨,重建了一个符合传统价值的稳固的罗马社会。剩下的任务就是,为他的世界配上能彰显他伟大功绩的布景装饰。
—End—
本文编选自《十二凯撒:罗马帝国的黎明》,注释从略,题目为编者所拟。特别推荐购买此书阅读。该文由出版机构提供,只做推荐作者相关研究的内容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欲转载,务必留言说明。任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此篇,请务必向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
点击下列标题,延伸阅读:政治建构:从罗马帝国到“封建主义”岂止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崩溃的深层原因探讨
王朝总有落幕,朝代终会更迭 | 《罗马帝国衰亡史》
----------------------------------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欢迎读者点击关注,出版机构、媒体合作可留言?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好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勿食我黍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