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份通报,将“不会”出现哪些内容?
2022/2/12 13:08:42 头脑大国

     某天,有个姑娘趁着夜黑风高拿着一把刀对我紧紧逼问:“你到底什么时候娶我?”

     我满脸认真地指着天空:“看,今晚月亮多圆啊?”

     姑娘继续逼问:“你啥意思啊,你到底对我是不是真心的?”

     我又指着天空的说:“你看,今晚月亮这么圆,今天肯定是农历十五。”

     姑娘愣了一下,她低头掐指一算:“不对,今天是农历十四啊,明天才是十五。”

     我坚持说:“我出门前邻居家小妹说了今天就是农历十五,那个小妹梳着麻花辫可漂亮了。”

     姑娘放下刀,和我争辩起来:“不可能,我看过日历的,手机上也能查出来,今天是十四。再说了,我不相信现在还有小妹妹会梳麻花辫,肯定是你看错了。”

     我凑过去看她手机:“哎?你这手机不错啊,在哪买的?麻花辫是啥样的啊?为什么现在没人喜欢麻花辫呢?”

     小姑娘夸我态度谦虚,她很起劲地跟我讲解起麻花辫的知识。最后我们各回各家了。

     我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说什么有时候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他没说什么。

     或者,在他对一个问题的多次表述中从来都刻意不提的事,才是他要死死护住的“命门”。

     徐州这先后出了四份调查通报,大多数人就围绕里边自相矛盾的一些细节争论不已,当然也确实推动了调查组去做了更多的工作,但是,我觉得,还得更关注他们坚决不肯触及的那些事。

     因为,他们死活不肯说到的事,可能才是最值得我们苦苦追问的方向。

     一个人为什么会担心别人追问到某个层面或者某个方向?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

     第一,说不清,不好说,因为之前自己有过错误的说法,扯清楚的话会打自己的脸,影响到自己的信誉。

     第二,能说清,但是说清之后就必须纠正,但是纠正这些事的代价会很高,高到他们根本承受不起。

     所以,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有选择、有控制地透露部分信息,最好故意呈现一些容易引发争议的细节,让大伙使劲去探讨和争论甚至求证,但是对于要害部位则绝口不暴露出来。

     所以就出现了像挤牙膏似的各种“发布”和“通告”,这种看着大伙“挤”的力度来决定坦白程度的发布方式,一来是可以有足够时间和空间来回旋,慢慢把事情给做圆了;二是可以逐步引导大家的追问方向离自己的要害部位越来越远。

     丰县这个事的调查,哪些问题是这气四份通报里都不出现的呢?哪些细节是故意留出来让大伙去尽情争论和猜测的呢?

     比如,大家都在关注的“李莹”的可能性,徐州虽然明知道大家很关心,但是到目前为止的四份报告里,他们绝口不提。

     我猜啊,这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这个母亲有可能是李莹,但是他们还没想好怎么收场之前,就坚决不去做这个李莹生母的DNA对照——这个测试其实在技术手段上一两天就搞掂了,因为李莹生母人还在,提取生物证据很容易,很快就可以给大伙一个答案,要么是,要么不是。

     但是都十天半个月过去了,他们就是不提这事。

     第二种可能,他们真的已经确认了这个母亲不是李莹,或许他们已经静悄悄地做过DNA对照了,结果就是否定的,但是他们觉得这个话题可以牵制大伙的注意力很久很久,何不继续让它发挥牵制效果?

     所以就是不提这事,让大伙使劲猜去吧,争论去吧。

     另外一个层面的信息也是他们在四份通报里死死护住的,那就是这个杨某侠结婚登记、上户口、八个孩子的准生程序等等一系列会揪出一大批非法操作的公职人员的事。

     所以他们看似不断地深入调查,不断地扩展了发布的细节,但是他们会把调查和发布严格控制在董某这一家的追责范围——比如前天他们就把董某、还有那个参与拐卖的两口子给拘起来了,这就是很明显要让整个事情的追责限制在这一家子、这几个人身上。

     因为要去扩展对这个事情,或者对这类事情在整个徐州范围的追责,那涉及的层面、部门和人员以及官员,那可就太多了,他们完全承受不起。

     但是,往往那些人承受不起、不愿触及更不愿改变的事,却是我们最需要去追求改变的。

     因为,类似拐卖妇女儿童这样的罪恶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并且不止在一个徐州——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个像丰县这样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可能每天都有许多个杨某侠被铁链缠颈、被折磨成精神病、被当成生育工具,一辈子无法享受正常人的亲情和美好生活,都是因为当地已经形成了某种畸形的利益格局,正是在这种畸形利益格局的强大惯性维护下,这类犯罪才屡禁不绝——或者说当地的既得利益者们根本不想去禁。

     为什么我们要如此执着地去追寻杨某侠的身世真相,为什么要对丰县追责到底呢?就是想通过这一件事、这一个人来彻底掀开护庇着一大群“蟑螂”的那块大石头,捣毁这种阴暗龌龊的“蟑螂利益链”,这才是清朗之道。

     最近冒出来两个比较有点影响力的人来以“民间视角”在说这个事,一个是编剧李亚玲,另一个是个叫“偶尔治愈”的公益团体。

     但我觉得这俩家的说法,都力图在和稀泥,表面上公允客观,但是效果上其实在想营造出一种“这种拐卖在当下现实中有它的无奈、我们已经在减少它的伤害性”的共识。

     所以我觉得还是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我们还是得盯住他们最不愿意去触及的那些层面。

     当第五份通报出来,我们还是要看看他们“没说”的事是哪些——这些事恰好给我们的思考和追责指明了方向。

     所以,那个姑娘不应该费时间和力气来和我争论十五还是十四、麻花辫到底流不流行的问题,她应该持续紧盯与她有关的核心利益诉求——“你到底什么时候娶我?”

     顺便推荐一个上海美女的特别厉害的公众号,我觉得她写的诗比余秀华好多了,欢迎大家点击关注:

     也请点击关注我的公众号:

     作者微信:xssss07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头脑大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