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执念,前路走不远
2022/3/29 11:37:20 头脑大国

     人人心中都有执念,啥叫执念呢?

     有些人的执念成了执着,所以能转化为对一个聚焦目标持续的努力和探索,最终能出好多成果。

     就像前几天我看到老雾写的那个以太坊创始人的故事,他在学生时代就是个妥妥的网瘾少年,因为痴迷于一个游戏,但是那个游戏中途改变了规则,让他在游戏里得不到他最爱的一种礼物,于是,他受刺激了,实在无法接受这种被游戏规则制定者随意摆布的境况。

     去中心化的念头,成为他心中的执念,于是,他发誓要自己搞出一个由用户来掌控一切的系统,于是他搞出来个以太坊,身价几千亿美元。

     但这只是我用来帮助大家理解执念的一个例子,他并非准确体现了执念这个词的含义。

     从反面来理解执念,可能更清晰一些。

     比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国家和日本有很多的科技、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那个时期,我们的老百姓头一次用上了许多现代化的家电,比如彩电、冰箱,还领略了山口百惠的风采,这就是那个时期我们能放下执念的一种好处。

     因为有些人不能放下执念,总想时时刻刻牢牢记住日本鬼子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不能从另一些更有价值的角度去重新理解中日关系应该如何发展,如果这种执念不能被放下,可想而知,我们建设现代化的速度会比目前慢多少。

     还有另一种执念,是对某个人能力的痴迷式的依赖。

     我打个比方,比如姚明打篮球特别好,世界闻名,然后他老家的那个村子就把他当成最厉害的人了,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都去问他,以他为风向标。

     比如,村子里要修个体育馆,尺寸多大、建成什么样子比较合适、找哪家公司来施工,村里人都去问姚明,这一点问题都没有,问姚明就对了。

     后来,村子里要盖个医院和养老院,到底还怎么盖、怎么管理才合适呢?村里人又去问姚明,姚明盛情难却啊,想了想也给了他们出了些点子,也没毛病。

     再后来,村子里要盖养猪场,想让大伙发家致富,其实他们隔壁村就是养猪养得很成功,都成县里的致富模范典型了,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说要去隔壁村学习学习养猪经验。

     可是村子里老人们不同意,他们说,还是去打个电话问问姚明吧,我们村的大事都得问姚明,姚明说怎么养猪咱们就怎么养猪,你们不能瞎搞,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这就是一种执念了,这村子里的人要是不破除这种执念,肯定致富不起来。

     还有另一种执念,叫做——非要在某件事上证明自己,无论花多大代价。

     我再打个比方,比如有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小明同学,他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有一道算术题做错了,考了全班倒数第一。

     这可太没面子了,小明是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于是,他连着一个礼拜都在反复练习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最后,他终于以最熟练的方式确保他做这道题时不会出错。

     接下来一个学期,他都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不断地练习、复习这道题。

     为了能给同学们介绍他做这道题的经验,他自愿留级一年。

     第二年,他觉得还有必要给更多小同学介绍他做这道题的经验,于是,他又留级一年。

     和他当年同班的同学们都考上清华北大了,小明还在小学三年级的课堂里特别积极踊跃地给班里小同学们介绍做题经验。

     所以,要看清自己的执念,经常重新理解一下自己各种执念的源头,该放下就放下,该改变就要改变,不然你就成小明了。

     一个人因执念成小明那只是个人悲剧,要是一大群人都成了小明,那就是时代悲剧。

     那么,该怎么区分“小明式执念”与“执着努力”呢?我觉得主要是通过衡量人生收获与代价之间的关系,看划不划算,看是否得不偿失,还有,就是可以和同时代的其他人、其他国家做个比较。

     比如,小明要是只盯着自己,那会觉得自己挺牛逼的,因为能把这道题做得又快又好,但是,他要是和其他同学一比,那就显然亏大了,因为别人家都上大学了啊。

     请点击关注我的公众号:

     作者微信:xssss07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头脑大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