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思考模式的试验,以及后果
2022/6/24 8:29:32 头脑大国

     这是从本号唯一作者小睡睡(王峭宇)于2013年所著的《头脑大国》书稿笔记中节选的一章:

     让我们尝试着做两个实验,一个在城市的地面中进行,另一个可以在自己的脑子里进行。不管是在城市地面中或是在大脑中进行,都是为了寻找和发现一种共同的现象:大脑思维模式的缺陷。

     寻找和确定大脑思维上的缺陷,对于我们寻求竞争优势非常关键,因为克服了别人无法克服、甚至没有意识到的缺陷,就相当于我们获得了决定性的优势。这个逻辑与:飞行——是克服重力和空气阻力;行走——是克服地面阻力是类似的。

     通过本书的一部分的阐述,我们已经明确了这一点:各种产品的大脑生产阶段是竞争的关键。而大脑的生产过程,必然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我们通过研究思维模式的缺陷,就可以确定大脑生产模式所面对的阻力,从而通过有效地消除这种阻力,最终获得大脑生产阶段的决定性优势。

     然而这种研究,存在一个问题——人类感官上的障碍:

     大脑中的思维模式,并不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其他事物——如山水、河流、花鸟、鱼虫······那般显而易见、容易观察。

     因此,对实验的设计非常重要,只有让人最容易区分出思维效果差异的实验方式,才是最理想的方式。经过各种尝试和筛选,我们设计出了以下两种实验,每个人都可以如法尝试,以便了解自己大脑中的思维模式存在哪些特点。

     1、第一个实验

     假设我们可以任选一个完全陌生、自己从未去过的城市作为实验场地,比如你可以乘坐飞机、火车或者任意一种交通方式,直接抵达A城市的机场或者火车站、汽车站,然后让的士司机直接把我们送往A城市中任意一个显著的地标建筑——比如某中心酒店。

    

     在你对A城市的交通线路、地点关系完全不熟悉的情况下,这个实验将以中心酒店为出发起始点,要求你从中心酒店向四周随意漫步:

    

     这个漫步的模式,并不规定你有什么目的地,也不要求你遵循任何的方向,你可以尽情地向任何走得通的邻近地点摸索而去,而且没有时间限制。

     可想而知,在这个惬意的、没有目标任务压力的漫步中,你会先抵达中心酒店外围的某个邻近地点:比如中心酒店的四周由道路可通向某咖啡厅、某加油站、某茶坊、若干所不同的学校、幼儿园、企业办公楼······等等,假如你一次次地从中心酒店出发,以上列举的这些地点,都是你在中心酒店周围“第一层次”所能摸索到的最邻近的地点。

     现在允许你从其中任选一个地点,比如加油站作为继续漫步的出发点,你依然可以以加油站为中心,通过不同的道路摸索到围绕在它四周许多邻近地点中的其一,比如某动物园、某个餐厅、某个办事处、某座房地产工地、某个书店、某座电影院······这是你漫步进行到第二层次的“可能”收获:

    

     只要你愿意,你还可以从其中任选一个地点,比如某电影院,延续同一规则的这场漫步实验,你仍然会在电影院的四周摸索到可以通达的若干个邻近地点,比如另外一个幼儿园、某座公墓、某个公车站、某个派出所、某个街道办事处、某个酿酒厂······这是你漫步进行到第三个外围层次的收获。

     你在随意、无目标压力之下的摸索,不断地从一个邻近地点到下一个邻近地点的轻松漫步,你可以继续向第四、第五甚至更多的层次进行随意搜索。

     假如你愿意多次从中心酒店重新出发,反复地进行这种漫步实验,最终,你可以获得大量的路线,可以从其他许多个不同的地点“曲折”地接通中心酒店。

     在你生活在这座陌生城市之前,你并不了解有多少条路线可以通往中心酒店,但是,经过这场漫步实验之后,你现在可以从无数次漫步的的末端地点:

     某座公墓、某个公车站、某个派出所、某个街道办事处、某个酿酒厂······沿着探索时的原路返回中心酒店,你也因此获得从这些末端地点返回中心酒店的路线方式了,而且是一系列的有效路线——有多少个末端地点,就有多少种有效路线。

    

     甚至还会更多,因为你从一条末端地点返回时,有时会获得好几条路线可以抵达中心酒店。

     在这些有效路线中途径的中间地点、地点之间的连接方式,都是你在这场漫步试验中不经意地收获到的。

     假如你把漫步实验过程中获得的路线全部记录下来,就是无数条可以从其他地点通往中心酒店的有效路线。

     比如,我们仅仅记录以“某电影院”作为途经条件的有效路线,就可以从“返回”的过程中收获如下:

    

     1、 某公墓——电影院——加油站——中心酒店;

     2、 某个公车站——电影院——加油站——中心酒店;

     3、 某个派出所——电影院——加油站——中心酒店;

     4、 某个街道办事处——电影院——加油站——中心酒店;

     5、 某个酿酒厂——电影院——加油站——中心酒店;

     如果我们记录以加油站为途经条件的线路,又可以获得数量增加数倍的有效路线。

     假如我们有耐心、有必要把全部途径、返回的线路记录下来,这将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而且,这其中的各种途经地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组合,远在你的预期和想象之外。

     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没有目标压力、没有方向规定的前提下,你可以很轻松地获得通往某个城市目标——中心酒店的大量有效路线:

    

     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个实验的第二步,它是这样的要求的,仍然以同样的方式把你空投到同一座A城市,但是会直接把你送往另一个起始点,比如那一座酿酒厂,现在要求你凭着自己的摸索,寻找到一条可以通往中心酒店的有效路线:

     假如你未经过前一种模式的摸索,你仍然对A城市一无所知,交通线路完全陌生,那么,你根本就不了解中心酒店离你的起始点之间的有效路线。

     那么,在这个新的实验要求之下,你的漫步搜寻情况会变得很“举步艰难”,即使没有别人阻拦你的前进,没有任何环境事物干扰你,你自己也会忐忑不安,显得心里“没底”:

    

     你会从这个酿酒厂向四周搜寻、漫步,这个任务始终给你的前进施加思想压力,而且你在行进的每一步都觉得毫无把握,无论你从哪一个方向走去,你都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抵达什么地方、离规定目标——“中心酒店”是否更接近。

     即使你的责任感,推动着你“勇敢”地不断从规定地点——酿酒厂一次次地出发,不辞辛苦地向四处搜寻,你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出许多条无效路线,不能如预期般顺利抵达目标——中心酒店。

     在这第二种规定模式的试验中,你会走出大量的“迷失目标”的无效路线,因此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你个人也会浪费许多精力和体力。最终,或许你足够幸运,在多次摸索之后偶然地抵达中心酒店,而这条你碰巧找到的路线也不一定是最佳捷径,很可能是一条相当曲折的“劣质路线”。

    

     同样是在陌生的A城市中,围绕着同一个目标终点——中心酒店展开的两种顺序相反、任务要求相反的漫步实验,所取得的有效路线收获明显大相径庭:

     前一种模式,采取的是从终点目标出发,向四周多次进行随意探索,最终可以从“返回”模式中轻松获得大量的有限路线,同时可以发现大量可以充当路线“行动起点”的地点;

     后一种模式,从某个规定的起点出发,试图寻找通向终点目标的路线,结果很可悲,你会不可避免地多次陷入迷路、走出许多无效路线,能够摸索到有限路线的概率非常低,而即使能获得的有效路线也不一定是最快捷路线。

     这个在A城市中进行的寻找路线实验,暂且告一段落。实验结果非常明显,两种出发点的选择,会导致截然相反的搜寻效果和效率。

     即使你不用亲身去往某地进行这种模式的尝试,也可以仅仅凭借简单的设想,就可以体会到这两种探索模式的不同结局,这是每个人凭借各自的生活体验都可以想象得到的情景。

     假如你在之前的生活中从未尝试过从终点出发,向周围进行随机的、渐次的探索,你应该知道你已经错过了多少未知的有效路线。

     即使作为现代人,拥有各种高科技的电子地图、导航仪,你同样也会错过了大量设想中的有效路线。

     然而你不必悲观,因为在城市交通路线中的“错过”是不值得深深遗憾的——这些潜在的有效路线,不一定对你的生存有价值,也没有人能够足够的闲暇时间去摸索各种交通线路。但是,在下一个实验中你将要尝试的事情,就远比交通路线更为重要了。

     2、第二个实验

     现在我们开展第二个实验,这次的试验场地有所不同:不在地面上进行,而是在你的大脑中进行。实验的方式也有所改变:在新的“漫步”过程中,只运用你的联想来进行探索,而不是利用你的双脚。

     同样地,随机地选定一个设想中的事物,比如“帽子”的概念,作为这一趟联想实验的中心目标。在实验的要求上,也与上一个实验类似,并不规定你联想的具体方向和抵达的目标,只要求你联想到与“帽子”相关的其他事物,或者仅仅是一个词汇。

     在这种没有严格限制的宽松要求之下,你兴致勃勃地在大脑中开始联想“漫步”了,在第一时间你估计会想到以下这些相关的词汇:

    

     比如:“年轻”——相关性为:戴上帽子会显得年轻;

     比如:“加工”:——相关性为:帽子是某种加工过程的产物;

     比如:“棉花”——相关性为:帽子的材料中有棉花;

     比如:“灰尘”—— 相关性为:帽子上经常占满灰尘;

     比如:“风格”—— 相关性为:每种帽子都有自己的风格;

     比如:“面积”——相关性为:每个帽子的材料都可以铺展为一定的表面积······

     还有很多,你不需要很费劲,就会在大脑中浮现许多词语和事物概念。

     如此联想下去,既然不规定联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地,你可以从“帽子”得出第一层次的无数种联想结果。并且仅仅依靠简单的生活常识和经验,你完全就可以清晰地用语言来表达出,以上每一种联想结果与“帽子”之间的直接关系。

     我们的联想实验可以继续到第二层次,从第一层次的联想结果中任选一个名词作为再次出发点,比如从“棉花”开始进行联想,同样不规定具体的任务,只要与棉花有关的词汇、事物都可以,那我们又可以得出大量的联想结果:

    

     比如:“农夫”——相关性为“棉花”都由农夫种植;

     比如:“化肥”——相关性为“棉花”有时需要化肥来促进生长

     比如:“吸水”——相关性为“棉花”很容易吸水;

     比如:“分散”——相关性为“棉花”的纹路是分散的,不规则的;

     ······这第二层次的联想又会得出大量的结果,而且获得大量与棉花之间的关系表达。

     为了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我们不再延续这种联想过程,虽然联想的层次可以继续无限制地铺展下去,进入到第三、第四甚至更多的层次,但是我们暂且收兵,为了表达上的简便。

     我们可以从第二层次的联想结果中任选一个,比如化肥,让它从联想的原路返回:化肥——促进棉花生长——棉花是帽子的原材料。这样就可以得到从化肥“抵达”帽子之间明确的概念关系:

    

     而且在这场从“帽子”作为中心目标事物的随意联想过程中中,你可以获得无数种联想的结果,中间虽然经过若干个层次的“中介词汇”,只要你能把所有联想过程记录下来,你都可以从无数个末端的词汇、事物中沿着某个关系的链条“成功返回”终点,抵达“帽子”这个目标。

     也就是说,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没有目标压力、没有方向规定的前提下,你可以很轻松地获得通往某个事物目标——“帽子”的无数种事物关系的链条组合。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实验的“返回”描述,获得以“棉花”作为中间环节的好几种事物关系链条:

    

     农夫种植棉花,棉花是帽子的原材料;

     化肥促进棉花生长,棉花可以制成帽子;

     吸水性强的棉花,是帽子的原材料;

     棉花的纹路非常分散,是帽子的原材料;

     以上这几种表达,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列举而已!它们都能构成从各个不同的“行动起点”返回“帽子”终点的事物关系链。

     假如我们有耐心把全部联想过程获得的事物关系记录下来,那将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远远超出你的预期。

     这些五花八门的事物关系链条,平时并不会轻易浮现在脑海中,但是这种联想的游戏之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脑子里早已储存着这么多的事物关系,可以从任何一个目标延伸至各种出其不意的起点事物!

     在每一个健全的大脑中,都储存着这么丰富的事物关系,相当于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能性,假如你缺乏兴致进行这样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联想,很可能永远都不能将这些可能性的链条提取出来!

     由于我们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上的保守,将会导致这么多的可能性湮没于无形中,那是多么可怕的浪费!

     那么,现在我们进入这个实验的第二种模式,换另外一个人来进行联想,他并没有进行过第一种模式的联想过程,这时要采取另外一种联想方式:比如,现在规定他从一个具体的、指定的事物,比如“化肥”这个事物开始进行联想,要求找到它与“帽子”之间的事物关系组合。

     你会发现这个受试者会觉得这个任务有点伤脑筋,事情变得不太轻松了,因为联想的起点是规定中的“化肥”,而且这趟联想是有目标、有任务的,必须抵达“帽子”这个终点。

     这个新的受试者可能会从“化肥”一词出发,进行多次联想尝试。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种联想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化肥”这个词汇概念的牵制,联想的结果会本能地倾向于和农业、农产品、环境污染、化工原料、化学原理等事物有关,而在这些范围之内的大多数事物,很难与“帽子”的概念拉扯上直接的关系:

    

     最终,受试者会在多次尝试之后,或许碰巧找到一种比较曲折的事物链条,可以从“化肥”曲折地连接到“帽子”的目标,但是这个过程显然相对比较艰难,不可能像你第一次联想模式中那样顺畅、轻松。

     这第二种联想的顺序,由于起点和终点都是明确被限定的,寻找中间的连接的词语“路线”反而不太容易。这种结局或许与大多数人预料中不太一样。

     同样围绕着同一个目标终点——“帽子”展开的两种顺序的联想实验,结果却大相径庭:

     前者采取的是,从事物的目标终点进行的无任务、无目标方向要求的随意联想,因而轻松地获得了无数条可以接通“目标终点”——帽子的事物关系组合,也由此获得大量的、可以充当“行动起点”的事物或者概念。

     后一种模式,从某个规定的起点出发进行联想,试图寻找通向终点目标的事物关系,结果很费劲,联想的活跃性会明显丧失活力——因为受到起点词汇的概念范围牵制,整个联想过程会陷入事物关系的各种歧途,最终能搜寻到的事物关系组合非常有限。

    

     读者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任意地选择其他更感兴趣的事物,或者其他的目标状态作为联想实验的“终点目标”,进行两种相反顺序的联想试验,并且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你会很明确地体会到这两种方向导致的巨大差别。

     这两个实验,对我们现实生活会带来什么好处?还如何应用它们来帮助我们解决难题?

     以上两个实验,一个是在城市地面中进行路线搜寻,另一个是在大脑中进行事物关系的联想搜寻,其结果是异曲同工的表现。之所以要安排这两个实验的相互对照,是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其中潜在的共同模式:

     不同地点在一个城市中的分布,类似于不同事物,或者事物的不同状态在大脑记忆中的分布——它们之间都存在距离、当中都会“隔”着其他的地点、事物,需要通过这些中间环节才能彼此连接。

     城市中两个地点之间的道路连接,类似于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表达;

     从一个地点向邻近地点的行走,类似于在大脑中从一个事物联想到与它相关联的另一个事物状态;

     从一个地点总是最先抵达最邻近的某个点,类似于从一个事物总是最先联想到与它在概念上最接近、最易于表述相互关系的另一个事物。

     这两个实验利用相反的两种搜寻(联想)顺序进行比较,得出的试验结果也大致类似,基本可以反射出人类大脑在思维模式上的以下重大特点:

     特点一、

     不管从什么地点(事物)出发,在没有目标任务的限制下,大脑的思考会非常活跃,联想能力可以展现出无穷无尽的潜力。

     “漫无边际”的依次联想会导向无数多种其他事物,也就是导向无数多种意料之外的“行动起点”事物,并且可以获得每个事物“链条”之间完整的关系表达。

     特点二、

     在在两个相邻地点之间进行的漫步,起点和终点可随时都可以互换方向,因为连接相邻地点之间的是同一条路。类似于某一条公交车路线中相邻的两个站点。

     在两个事物之间,连接两者的事物关系链条,在表达上也是可逆、可以首尾互换的。在两个事物之间进行联想的过程中,“能走得过去的路,也就能原路返回来”。

     类似于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无论把其中那个事物作为观察的起点,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都是成立的。

     特点三、

     不管从什么样的地点(事物)出发,如果预先规定了最终要求必须抵达某个目标,就会给联想过程带来巨大压力,这种压力源于人类大脑对“迷路”的担心。

     这种担心会让整个联想过程变得踌躇、举步不前,思考的活力受到压制。

     特点四、

     在预先设定终点目标的情况下,强迫大脑从某一固定起点出发进行搜索、联想,你走入偏离目标的路线概率很大,你会在联想搜索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无效路线”、走入“迷路”。

     这四个特点,已经充分表现在了我们所进行的两种实验过程中。这预示着,在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中,必然存在某些难以克服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会在特定的思维顺序中表现得比较明显。

     我们更关心的是其中的阻碍因素——缺陷。结合试验的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人类的大脑,在寻求有效路线的思考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缺陷:

     缺陷1、

     大脑的联想过程,会在预先设定具体目标的压力之下,丧失了思考的活跃性,形象地说,大脑的本能是“抵制”有具体目标的思考的。

     缺陷2、

     假如“强迫”大脑从某个起点出发进行思考和搜寻,走出若干条无效路线、偏离规定目标的可能性非常之大——这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经常得到体验得到:

     人们一次次地从某个指定的起点出发,进行“奔向”规定终点的努力思考,却经常无法顺利找到连接的路,多次迷失在尝试寻找的途中。

     可见,人类大脑的联想活动的积极性,是本能排斥预先设定终点的。在预先规定目标的模式之下,联想过程会受到无形的压力,联想的活跃性明显被压抑。

     即使在各种责任感、任务的紧迫性等等外力的推动之下,促使大脑为你工作,它就会不可避免地“奉献”给“主人”一大串偏离的“迷失线路”。

     反之,大脑的联想能力在没有规定目标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最大的活力释放,经过持续的、无规定的目标的依次联想,大脑会自由地搜寻出储存在记忆中的大量信息,并且能够轻松地沿着联想的“返回”路线构建有效的事物“关系链条”。

     在这种脱离了规定目标管辖之下的依次联想,让我们的大脑收获无数个事物之间的关联,远远超出大家的预想。

     但是,我们的各种生存任务经常“迫在眉睫”,不允许我们仅仅向自己的大脑索取一大堆联想活跃性、却不能抵达规定目标。如果不能帮助我们获取实现目标的解决方式,那么这种联想过程的活力即使再丰富、再活跃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的大脑,难道只善于进行漫无目的、没有具体方向的浮想联翩吗?心急的读者,必定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其实,经过以上的实验对比和模式比较,隐藏在其中的、一种两全其美的思考模式已经呼之欲出!

     这种我们所寻找的思考模式,它就隐藏在大脑的缺陷和优势之间,我们不妨转换一下思考的起点,既可以发挥大脑在无目标压力之下的活跃性,又可以让获得的路线不会偏离“终点目标”:

     从终点出发思考,寻找行动起点!——这是突破联想模式缺陷的最佳思维方式。

     我们传统的思考习惯,总是从某个习惯的行动起点出发,运用不断的联想去接近设定好的终点,这会让我们的联想活跃性始终被那个设定好的终点目标所束缚。——我们错误地把行动的起点当成思考的起点了!

     对无法企及终点的担忧,对走入迷路的恐惧,压制着大脑的思考活力,让大脑无法释放全部的记忆潜能。

     我们可以把预期要抵达的目标终点,转换成开始思考的出发点,那么,原本寻找终点的思考模式,就转变成了寻找行动起点的模式。

     就如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第一种模式,从中心酒店这个终点目标出发,最终可以搜寻到超出预料的许多个不同的起点;或者从“帽子”这个“终点词汇”出发,进行逐层扩散的联想,最终会找到无数个与之关联的“起点词汇”。

     当联想过程的从终点目标出发,而不是朝着终点目标奔去,大脑中联想的活跃性就得到释放,而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迷失目标——我们的思考过程出发起点,恰好就是原本设定的那个终点。

     因此无论我们走出多少条完全不同的路线,它总是与思考出发的终点目标紧紧相连。——如同我们放风筝,无论联想的“风筝”飞向多高、多远,线的另一头总是连接在我们的手心里。

     这样一来,无论在思考过程中产生多少丰富而活跃、完全迥异的联想线路,它们的链条一端都与设定的终点目标(比如中心酒店、“帽子”)紧紧相连——能过得去,也就能原路返回来,因此获得的路线总是有效路线。

     这样一来,在思考中我们获得两全其美的优势:既不牺牲联想的丰富性,又不丧失目标的准确性。

     准确性,可以让我们实现各种具体的目标。

     丰富性,可以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路选择。

     准确性与丰富性,是人类在思考过程中梦寐以求的两大优点。只有在更多的备选路线中,才能选出更好的,从终点出发思考,寻找行动起点,能在一个思维模式中同时满足准确性和丰富性两大优点,不愧是一种极佳的思考模式。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们并没有关注到自己在思维上的顺序问题,大家总是把要寻求的行动起点直接当成思考的出发点。殊不知,行动的起点本身并不是已经确定、固定的,而是需要从整个思考过程中去发现与确认的!

     许多人总是凭着习惯去寻找答案,凭借着习惯去进行思考——努力想、拼命想、持续紧张地思考,假如想不出好办法,总是归因为自己还不够下功夫,或者是坚持得时间不够长。

     其实,人们在思考中的痛苦感受,源于大部分人并没有完全从原始的体力劳动模式中“切换”成大脑思维模式,努力、坚持、不怕艰苦等等品质的表述,其实是相对于体力劳动而言的优秀品质,却不一定有利于运用到大脑环节的生产过程中。

     我们在一切事情中所追求、所寻求的理想和目标,是人们在行动中所导向的终点,但是不应该直接成为思考的终点,行动的终点,应该成为思考的出发点!

     在我们所创建的崭新思维模式中,行动与思考的展开顺序完全被逆转了:

     ——行动的终点成为了思考的起点,思考过程所要寻求的终点,恰好是我们所寻求的、可以采取行动的起点。这种逆转,大多数人一时还不容易让自己的头脑顺利接受,但是,这种逆转的模式,才能够强有力地克服人类大脑中的模式缺陷。

     总之,许多人习惯性地沿着以往多次行动的顺序进行思考,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大脑感到非常“为难”,人们没有以合适的方式“照顾”好自己的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大脑,但是却急着催促它产生大量的生产成果!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坚持就是胜利”、“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些谚语都反映出一些根深蒂固的、从行动起点出发进行思考、决不改变模式的“决心”——大多数人都对这样的谚语非常热衷、并且深信不疑,很少去认真反思自己的思考模式是否可以调整。因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地适应“从终点出发,寻找行动起点”的新思维模式,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解析工作,直到更多的人全面了解这个模式的真正价值,人们才能真正接受它。

     1、 记忆模式的缺陷

     大脑的记忆储量非常巨大,是个超天文数字的总量,类似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网络,每个人一生中所有借以思考、想象的信息资源都储存在这个巨型网络当中,这些记忆内容它由人体近一万亿个大脑神经元细胞共同“描绘”而成。

     神经元的运动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塑造出记忆的效果呢?每个具体的记忆内容在大脑中是如何构成的?我们可以借用地图来类比说明一下。

     当你你随意翻开一张城市地图,可以看到上面会有各种道路连接着不同的地点,各种地点在地图上的分布关系,类似于各种地点信息在我们大脑神经网络中的记忆关系。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到在自己大脑记忆中,各种储存的信息是怎样分布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角度让这些分布关系“呈现出来——比如“表达方式”。

     在平时,我们是怎样向别人表述其中任何一个地点的呢?

     当我们要表述一个地点时,必须运用另外一个与它关联的地点。

     比如,我们如果要表达“国贸大厦”这个地点,就会表达它与周边其他地点的关系:

     国贸大厦在国贸路站牌的西边500米;国贸大厦在红旗宾馆的北边;国贸大厦在农业科技站的附近;国贸大厦在游泳馆的附近;国贸大厦在解放路口的西北边······

     我们对某个地点的表述时,运用的“周边”、“附近”地点越多,也就意味着我们对“国贸大厦”的地点理解越丰富、越完整,而且,更加现实意义是,我们可以发现,有这么多种方式从许多其他地点“通往”着国贸大厦。

     比如,可以先到国贸路站牌,再往东走500米,就可以抵达目标;也可以先到红旗宾馆,往南就可以抵达国贸大厦;也可以先到农业科技站,······抵达国贸大厦;也可以先到游泳馆,······抵达国贸大厦;······

     (如图)

    

     以此类推,我们描述某个目标地点时,运用到了与它相关的其他地点,它俩之间都存在连接彼此的道路。

     假如规定一下,不允许采用任何其他地点来进行表达,我们就会发现,这种限制下,根本不可能表达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我们总不可能说“国贸大厦就在国贸大厦那里”吧?这样的表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人类的大脑基本上是以这样的模式来记忆各种地点位置的,因而,记忆中的目标地点与“周边其他地点”之间的关系,会形成一种由中心向四周附近发散的网状结构。

     那么,在我们的记忆中搜索任何一个地理位置,都会捎带出一大串它周边的其他地点,以及它们之间的道路连接关系。

     我们很难用肉眼看到自己记忆中的这一张“地图”的形状,但是可以用一种“回忆”的方式让这张“地图”的某些特点呈现出来。

     比如,我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国贸大厦”的周边是什么地点,这时会最先浮现出来的必然是一个离它最接近的地点,比如某公交车站。

     这个实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结果,就可以呈现出我们记忆中关于某个地理位置的周边关系。

     这个回忆地点的实验,如果继续沿着“某公交车站”继续往下回忆,又会在脑子里呈现出“某公交车站”最相邻的另一个地点。

     回忆起来的最直接的地点连接关系,正体现着我们大脑中对某个地点的“记忆关系”,因为回忆过程不会跳过与之最直接相邻的地点。而一个人大脑中对于每一个事物的记忆关系都像是一幅地形图,只不过这一张张地形图,是由“神经元”细胞在大脑内部“绘制”的。

     如果要求我们从任何一个指定的地理位置出发,进行随意的联想,我们总是从指定地点联想到与之最直接相邻的其他地点。

     如果随着我们的联想的“脚步”自由发挥,总会从一个起始地点向四周邻近地点逐次地延伸开去——因为在大脑记忆中,存在着无穷多张互相交织、相互连接的“地图之网”,天文数字般无穷多的“记忆地形图”相互交织,从任何一个起点出发进行的逐次联想,都会走入一个无法预测轨迹的发散趋势。

     你是否经常陷入某种思绪,你也会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控制这种思绪的运行轨迹,这也是令人类烦恼的一种现象——联想会不可遏制地自行发散,经过一连串你无法控制的中间环节、迟早会停留在某个你意料之外的终点。

     基于大脑记忆中的信息的连接“形状”是相互交织的超大型网络,假如从某个固定的信息起点出发进行联想,总是会导向无限发散、不可预知的某个终点,那么,要在记忆的基础上从某个起点出发,企图寻找通往一个预定终点的联想轨迹,是很困难的。

     因为大脑中记忆“地形图”的形状特点——网络结构,会把联想过程导向各种发散的方向,而不是汇聚于某个中心!你无法克服联想沿着网络向邻近地点的延伸力量。

     你所进行的任何联想过程,都只能在你已经形成的所有记忆信息“平原”上进行,而在人类大脑的这种记忆模式中,任何从固定起点出发的联想过程,都会受到两种力量的优先吸引:

     力量一、最邻近的信息。

     力量二、最熟悉的线路。

     所谓最邻近的信息,是指在你记忆的某个“地点”周边,你的联想总是倾向于首先“抵达”与这个地点关联上“挨”得最近的另一个地点,你的联想绝不会主动跨过它、向更远的附近“地点”靠拢。

     你的联想延伸的顺序,总是沿着最近的相邻地点——向下一个最近的相邻地点——再向下一个相邻地点·······如此这般地顺次联想开去,这种倾向,会导致你从某个起点出发进行的自由联想,经过多次这样的顺次发展之后,最终会抵达某个无法预知的终点。

     最邻近的信息,只有在你的联想进行中你才能发现它们的分布。因为在你大脑信息储存中,所有的记忆内容是在你在人生的时间经历、空间经历无意中被储存进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未经设计”、“不可控制”的,因而充满了随机和偶然性。

     每个人头脑记忆中的信息量是如此巨大,没有人具备足够的手段、工具或者方法能把它们完全整理清楚。因此,没有人、也没有任何技术手段能预测你记忆中全部信息构成的网络是什么样的。

     因而,你的每一次联想过程,它会本能地沿着最邻近的信息蔓延下去。只有当你的某个联想过程结束之后,你才能以记录、或者回顾的方式去获得这个信息链条的具体结构。

     在本书第二部分的开始,我们曾经演示过两种联想顺序的实验:其一,从确定起点出发寻找确定终点;其二,从确定的终点出发寻找不确定的起点。

     实验的结果呈现出这两种顺序的巨大差异。其中,从固定起点出发进行的联想很容易陷入歧途、经常导致迷路的原因,正是因为联想的过程被大脑记忆中最邻近的“地点”所吸引,不断向最邻近的信息蔓延,最终抵达的终点信息就偏离了你的预期和控制,它未必导向你预先设定要抵达的那个目标,而且,你迷失预先设定目标的概率非常大!

     (如图23)

    

     (图中示意的各个箭头,表示从指定的起点出发,联想会向最邻近的各个信息延伸过去,因而你将无法预测联想最终抵达的位置。)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大脑中第二种吸引的力量——最熟悉的路线如何吸引你的联想。

     所谓熟悉的路线,就是你曾经走过、并且已经走得通的路线,举个现实中熟悉路线的例子,就好比你每天上学的固定路线、你从家里去往运动场的必经之路,这些路线都是你之前多次运用的、可以顺利抵达目标的方式。

     当你在大街上随意漫步时,总是会被途中的熟悉路线所吸引。如果没有特殊的因素影响,你是不可能自觉地放弃熟悉路线而选择走进陌生的路口的。人类大脑的记忆力具有惊人的潜力,任何曾经在大脑记忆的“地形图”中走过一次的路线,比如某个有效的方法,某种成功的经验,某种行动流程,只要这些“信息路线”曾经被你使用过哪怕一次,它都会成为熟悉路线而在记忆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在每个人的大脑记忆中,遍布着互相交织的无数多个信息“地形图”,曾经被你使用过的线路,也就是由一连串的“相邻信息”连接而成的轨迹,会在这一张张信息“地形网络”中凸现出来,在你的大脑记忆中形成“熟悉路线”。这正是体现了人类的生存本能——这些熟悉线路,都是在曾经的生存任务中成功地解决过问题的路线,它们在大脑记忆的信息网络中会被格外地“强调”。

     (如图)

    

     (在图中,实线所连接的是熟悉路线,它们会在你的大脑记忆中被强调,而虚线则表示你未曾走过的、潜在的可能路线。)

     在人的大脑中,被强调的那些事物关系、信息的连接路线有一个更响亮的名称——概念。

     我们的大脑对于每一种事物的记忆,也是通过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表达来进行信息储存的,类似于目标地点与周边地点的关系在地图上的显示。

     举一个最简单、最熟悉的例子,比如早期人类就会这样记忆“火”的概念:火经常在森林中产生;火会在雷电之后出现;钻木可以取火;火可以烧熟猎物的肉;火让食物更好吃······

     人类对“火”这个事物的记忆,就与其他许多事物(比如森林、雷电、木头、钻木动作、猎物、烧熟、好吃······等事物)建立了不同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不同的时间被储存在大脑中,一并构成了关于“火”的全部记忆,也由此影响到一个人日后会以什么方式对待“火”、使用“火”,或者思考关于“火”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地球上与“火”之间存在关系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并且有相当多的关系其实都可以通过你的联想、回忆而提取出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关于火的事物关系都会进入你的概念,只有一小部分曾经在你生存经历中“使用过”的关系,能被你的大脑所“强调”,也就是构成了你记忆信息中的“熟悉路线”。

     人类曾经创造、使用过的某些生存动作,比如进食、逃避危险、遇寒打颤、怕火、怕冷、疲劳后睡眠、防范陌生形象······等等大量的有固定线路的行为反应模式,会格外地在大脑库存的记忆联系中进行强调。这是一种生物遗传的特征——以确保后代可以未经学习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些行为方式。这些遗传下来的行为方式就是“本能”。

     本能,是人类大脑的记忆信息网络中最熟悉的固定路线,因而在遇见类似的情景时,人的行为总是最先出现本能的想法和决定——这是典型的熟悉路线吸引原则在发挥作用。因而,在人类的思维中,本能也是最难以被跨越的。

     最近我新开发了一种对解决人生难题大有帮助的“算法思维”,并筹备相关的课程与周末营,欢迎热爱思考的朋友们先扫码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请读者们点击关注我的两个公众号:

     作者微信:xssss07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头脑大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