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独立思考”污名为“精神内耗”,这个外甥充分利用了被他二舅打得稀烂的一手好牌
2022/7/28 16:20:44 头脑大国
我觉得人类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就在于——有些人希望所有人都能独立思考,而有些人害怕别人独立思考。
屁股坐在买哪里,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希望别人能够独立思考。
假设,如果你恰好是个卖假药的,那么你的“屁股”就决定了你就特别担心来买药的人独立思考,因为他们只要用自己脑子认真一琢磨,就会问你许多问题:
“你这药做过双盲测试吗?有充分数据表明它不会有副作用吗?它有正式的药品监督管理批号吗?不买它来吃就不能回自家小区吗?如果不让自己老人儿童服用,会影响他们领取养老金或者上学吗?外国人用过这种药吗?科技最发达的美国人用没用过这种药?那些突发心梗脑梗白血病的人,和你这种药物未知的毒副作用有没有关联啊?”
每一句都这么戳心啊,每一句你都答不上来啊。
于是,你就会觉得很头疼,你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能琢磨事呢?你会觉得这个人怎么不乖乖地看你的广告宣传呢?这个人要是把他琢磨的成果又告诉后边排队的其他人,那岂不是搞砸了这一大摊子卖药生意?
所以啊,得想个好办法,让别人放弃独立思考,让别人都觉得独立思考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没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正能量的事情——最好是值得被大伙取笑和鄙视的事情。
这个拍视频的外甥啊,不,准确说他应该算是个孙子,孙子才会干这种缺德事!这该死的孙子就想出一条毒计,发明了一个听上去特别让人鄙夷的名词——“精神内耗”,打算用它来取代“独立思考”这个词。
这一招太毒了,只要看到别人独立思考、苦思冥想,就可以顺手给他扣一个大帽子——“哟,你在精神内耗啊?别耗了,看我家二舅一辈子都没精神内耗过,现在多快活啊。”
精神内耗这个词,很妙啊,妙就妙在这个“耗”字上:
因为据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大脑每天使用了全身25%的血液流量,主要是供氧,可见人们只要动脑子思考问题,就会消耗身体四分之一的能量。
所谓“内耗”,在生理学上看这说法也没错,因为大脑消耗的身体能量确实来自身体内部,所以,精神内耗这个词,非常客观地描述了人们用脑子思考问题时对身体能量的占用比重是挺大的。
但是这种看起来挺浪费的消耗量,正体现出人类的高贵价值所在——因为人类之所以能产生文明,就是有了一个消耗能量特别大的脑子啊。
要不然王小波怎么说~“宁可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呢?因为猪没那么多脑子可用,它脑子不累啊,不会疲惫啊,所以它不用担心精神内耗。
一条鱼,它的大脑消耗能量的比重肯定到不了25%,一只麻雀,也不会。一头猪,算是哺乳动物了,但是猪脑子那么低级,也花不了全身25%的能量供应。
一只乌龟、王八,它们的脑子消耗身体能量的比重肯定特别低,我猜应该在5%以下,所以这类动物都比较长寿。
所以,它们就只能是低级动物,它们没有文明,没有科技,没有文化,什么都没有,当然,它们也没有烦恼。
主要就是它们没有条件也没有机会像人类这样每天进行着大量的“精神内耗”。
要是没有精神内耗,司马迁被宫刑之后就直接躺平了,还费那劲写什么《史记》啊?
要是不进行不屈不挠的精神内耗,陈胜吴广早就乖乖干活领盒饭吃了睡睡了吃得了,还琢磨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深奥道理呢?
要是把精神内耗当成痛苦不值得的事情,鲁迅还写什么批判文章啊?估计他早就学司马南这些人天天拍马屁割韭菜了,而且会肉麻地吹捧孔乙己博学多才、还知道茴香的茴字有这么多种写法。没准他还会赞叹祥林嫂心态真好啊。
乔布斯如果也不喜欢精神内耗,那我们现在哪有机会用这么好的电脑和手机来聊天、娱乐和工作呢?
马斯克要是精神内耗的强度下降一点点,大伙就开不上特斯拉,更别指望着人类能有可回收火箭这种骚操作,星链、火星移民的梦想也不可能出现。
他们都是喜欢用脑子使劲思考的人,正是他们不吝于使劲消耗能量来充实精神世界,才一步一步地推动着人类文明奔向向星辰大海。
我相信,莫言在面对社会上那么多糟心事的时候,他要独立思考,宁可脑子消耗身体一大半的氧气他也要思考,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人,而不是猪。
我相信,张文宏在研究和统计一种病毒变异了好几代之后到底重症率还剩几何的问题时,也是夜以继日地在承受独立思考的煎熬与痛苦的,这么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对他的精神消耗也是巨大的,但是他义无反顾地去继续思考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个医学工作者,肩负着维护人们健康的责任。
可见,这个社会要想维持良好运转,需要许多人坚持独立思考,也就是意味着许多人要承受“精神内耗”带来的艰辛和痛苦,而不是一味地只寻求轻松就去放弃了思考,只做一只无忧无虑的任人摆布的木偶或者工具人。
可是那个自称外甥的孙子,就见不得别人用脑子,楞是把他二舅干的一系列蠢事包装成了辉煌人生了。
我就随便挑一挑,都能数出他那个二舅打烂了多少好牌:
第一,二舅据说之前学习特别好,按理说应该有超强的推理和判断能力,那么他发烧的时候如果被那个庸医打了一针不见好,不可能再继续打第二针、第三针、第四针,直到把他打成了残疾吧?
这种某名奇妙地接受庸医给自己身体注射完全无效药物的做法,显然是学渣而不是学霸的行为。
可见,要么二舅平时那么优秀的成绩都是靠作弊来的,要么就是他这个外甥瞎吹牛给他虚构的人设。
第二,假设这个二舅真的是个学霸,那么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不可能在出现瘫痪残疾之后就突然停止了,因为他接受打错了针导致的残疾并不是因为他之前勤奋好学造成的,所以根本看不出二舅突然放弃学业到底是什么心理依据。
而且那个年代,无论残疾还是不残疾,要想过上富足的生活都是不容易的,而考上大学有个金饭碗是那个年代最令人羡慕的选择,而且这个选择对于身体已经出现残疾、不适合做体力劳动的二舅来说那就更是唯一合理、最划算最可行的选择。
到底二舅是身体出现残疾呢还是脑子也一并残疾了?才会做出这么奇葩的对自己完全没有半点好处的放弃学业的选择。
再说了,老师也三番五次去说服他,可是显然二舅心理很抗拒,整个事情看起来真不像是庸医害了他变残疾而是老师让他变残疾似的?要不然二舅怎么一点都不恨庸医而是这么排斥学校和老师呢?
第三,视频里外甥的旁白也是莫名其妙地借二舅家的老房子损一下美国——“有这房子的时候还没有美国呢。”
这个酸溜溜的很阴损的话显得突如其来啊,美国人又没有给二舅打那四针,美国人也没有耽误二舅办理残疾证,干嘛好端端地就要针对一下美国呢?
再说了,这句旁白的句式也可以用在任何新生事物上,比如~“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呢。”或者“那时候还没有芯片呢。”再或者“那时候还没有手机呢。”
你看,就算这些新事物的历史很短,又能有损于它们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贡献和价值吗?你二舅家房子历史这么悠久,还不是让二舅过上这么紧巴巴苦兮兮的生活吗?
第四,还是说说这个二舅的老房子,如果真的历史这么久远,那么它在后来应该就是非常值钱的文物或者遗迹了,随便都能在市场上换几套大别墅的,还犯得着二舅这么辛苦地打家具给两个妹妹筹嫁妆吗?
第五,二舅放弃了学校里本来可以更加丰富、广阔的知识的学习,却一头扎在钻研打家具这个其实不太需要知识而是更需要经验的技术上,据说他盯着木匠干了三天活就无师自通了,这显然不是一个学霸的思维模式而是一个匠人的学习模式。
先不管这个思维模式在二舅身上出现是否合乎逻辑,就算二舅是这种奇才吧,那么他大可以把这种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用在更有效率的其他技术的钻研上,而不是用在已经一片红海的木工活上。
不夸张地说,二舅要是真这么牛,就应该让他盯着纳米的芯片看上七七四十九天,没准就可以帮助我们弯道超车制造出2纳米的芯片了。
所以,要么二舅就是一个擅长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蠢货,要么就是这个外甥心怀不轨,纯粹想瞎编这样一个鸡汤人设来达到那个目标——诱导大伙放弃独立思考,所以故意误导出一个所谓“精神内耗”的词来。
如果这个外甥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从哪来这么宏伟的动机要来办这个事呢?再说了就算真的大伙傻不拉几上了他的当,全都放弃独立思考了,那么对他来说又会有什么好处呢?
可见,后面应该还藏有深不可测的……
有网友就察觉到了:

?
请点击关注我的公众号:
作者微信:xssss07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头脑大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