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刻意虚构的几个重点,很值得玩味
2022/8/1 12:13:07 头脑大国

     和那一大帮脑残粉斗嘴了几天之后,事实还是证明我是对的,因为就在昨天《二舅》已经被b站撤销推荐:

    

    ?

     有知名网友也大体指出了其中几个造假的内容:

    

    ?

     可见,这个“外甥”最终还是翻车了,但是他的韭菜已经割了几卡车了,赚够了,b站也借机火了一把,现在虽然下架,但是看不到他们的诚意,反而看到他们精打细算的生意头脑——该赚的已经赚饱,现在还要摆出一副很讲原则的姿态来得了便宜卖乖。

     所以呢,我打算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深究一下这个龟孙子外甥在《二舅》里精心造假的几个要点,看看他们在此时推出这样一个毒鸡汤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第一个造假的点,是他姥姥家的那个老房子,许多聪明的网友已经搜集了大量蛛丝马迹——比如使用了红砖、比如房子上各种牌匾的字体等等来证明,那个房子最多就是几十年的历史,并没有像视频旁白中故作不经意的那一句“……那时还没有美国呢。”

     我在两篇文章里都提到这一点,我觉得外甥之所以通过虚构这个乾隆时期的老房子,其实就是为了展开这一句~“那时还没有美国呢。”

     许多读者由此就说我想多了,还说我“跪舔”美国,还说人家作者这不就是随口一提么,而且他还是历史老师云云……

     但我想说的,有经验的创作者恰恰最喜欢这么干——通过铺垫一大串看似真实的背景,就是为了“不经意”地能有机会放出来一句他最想传达给观众的话,这样的洗脑效果最好。

     为啥好呢,为啥外甥非要拐弯抹角放出这句旁白呢?为啥我要揪着他这句话不放呢?很简单,因为这是许多真正的“失败者”最爱说的、企图用来挽回面子的话。

     好比,某位自以为德高望重又在体制内有一官半职的相声老演员,面对德云社郭德纲这些新生力量在市场中混得风生水起时,他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一天天地江河日下,这时候他只能不屑地来一句“我出来说相声的时候,还没有你呢!”

     ~“老子当年怎么怎么辉煌的时候,你还没生呢”——这不就是所有失去自己时代的失败者、失意者们最爱说的句子么?

     这个外甥就特别能拿捏国人那点心思,所以他就巧妙地设计了这一段来迎合。

     但是稍有脑子的人都明白——你出来混得那么早,混了这么多年,还不如刚刚“出生”的新人,那不是应该值得羞愧和耻辱的事吗?有什么可值得骄傲和炫耀的呢?

     但凡越强调自己作某些事历史久远、资格老的人,反而是证明了自己发展太慢、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嘛。

     第二个虚构的重点应该就是“二舅”挨了四针之后变瘫痪的事了,可是该村的老村长已经证实,二舅其实是得了小儿麻痹症,和所谓庸医打的四针毫无关系。

     那么,这个外甥作者为啥要虚构这一段情节呢?

     我觉得他虚构二舅变残疾的情节并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想展示二舅变残疾之后的“淡然处之”和“不追究”态度。

     因为外甥深知,在我们这样一个地方,遭受过“时代悲剧”的人太多了,但是几乎没有人有勇气和有较真的精神人去“问责”具体的施害者,而是泛泛而谈地归结到一个抽象的“时代”。

     时代啊时代,真是帮助作恶者顺利逃脱责罚的好词啊,正是这么多像二舅一样好说话的人们满足于把自己命运里的所有不幸和不公都归咎到这个“好词”,才让悲剧永远得不到反省和追究,也才会一代又一代地循环着。

     尤其是二舅“挨针”这种情节,嘿嘿,你懂的,他都变瘫痪了还不抱怨,碰见了当年亲手给自己打针的医生都不生气、不索赔,这不就是对当下许多人来说喜闻乐见的态度么?

     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大媒体这么起劲地推这个从头假到脚的视频呢?

     方方的日记里不就是提了一下“追责”俩字,就被小粉红义和团们群起而攻之了吗?

     从这一点来看,这个《二舅》视频的精心谋划和创作,绝不是“外甥”一个人在战斗。

     和这个情节有关联的另一个情节就是那个“残疾证”的事,老村长已经证实了,二舅的残疾证早就办好了,可是,在外甥的笔下,为什么故意要处理成二舅一直没办这个证呢?

     其实用意很明显,就是要给观众们灌输一种观念——对自己应该享受的权利,不用太当真。

     这么多粉丝看着这样一个明显与现代文明精神背道而驰的视频,居然也能大面积地感动感恩、哭的稀里哗啦的,可见这些人是多么不把自己的权利当回事啊。

     这样的人群,必然也不会把别人的权利当回事。

     第三个虚构的重点,就是“首长”给二舅搓背之后,二舅放弃了办理残疾证的念头。

     这才是跪舔啊,寓意就是领导都是平易近人的,因为领导平易近人,你们要体谅、要感恩,别再为自己那点事麻烦领导了。

     可恶不?阴险不?

     就这样彻头彻尾出卖了大伙利益的作者,居然还被追捧?真是活该当韭菜的好材料啊。

     还有很多,懒得一一细说了。反正,装醒的韭菜是唤不醒的,真睡着的韭菜更不可能醒。

     顺便说一下二舅的那个“小儿麻痹症”的事,学名就是~“脊髓灰质炎”

     :

    

    ?

     我的另一位写手朋友“老鱼”更是把这个小儿麻痹疫苗的事说的明明白白:

    

     你看,全世界、我国能够彻底消灭这个小儿麻痹症的危害,还真得感谢美国在这方面科学家们的努力啊。

     所以,这个外甥虽然在视频里以一种很不屑的口气提到美国的建国历史太短——说他二舅家的老房子盖好的时候“那时还没有美国呢”,但是也就是因为有记者深挖了一下他二舅残疾的情节,让更多人可以了解到美国人在医学领域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感慨一下,虽然地球上每个人都出生、生活和奋斗在各自的祖国,但其实都在享受着来自全世界的文明。

     而且,从这个角度来看,最优秀和最有前途的国家,应该就是那些一直能敞开胸怀、尽情接触和吸收全世界文明、文化、科技的国家。

     反之,就是特别容易吃亏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哪怕再努力、再聪明,如果不擅长与全人类的文明充分交流与沟通、合作,那么所获必然有限。

     然后有不服气的读者来怼我了,我的回复如下:

    

    ?

    

    ?

    

    ?

     对于这位读者不屈不挠的意见,有另一位读者帮我回复了:

    

    ?

     我还是那个观点:虽然地球上每个人都出生、生活和奋斗在各自的祖国,但其实都在享受着来自全世界的文明。

     所以,最值得感恩的是那些在各个领域“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不管这种勇敢探索的人是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什么身份、什么价值取向、什么立场,他们都是为人类文明做了最大贡献的人。

     永远不要因为意识观念和民族立场、文化差异等因素,就去阻挠和妨碍、甚至否定了所有敢吃第一口螃蟹的人对文明的贡献。

     请点击关注我的公众号:

     作者微信:xssss07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头脑大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