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竞争”的意义早就变了,现在还鼓吹战争的人没有好下场
2022/8/5 10:53:29 头脑大国

     人们喜欢说竞争,竞争这个词用得特别多,比如“市场竞争”、“公平竞争”、“竞争是残酷的”,但是很多人其实没有发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竞争”虽然会永远存在,但是它作为推动人类文明的具体意义和功能,早就发生了变化。

     就像新冠病毒也在发生变化一样,最初的病毒是致命的、重症率很高,但是由于所有的病毒自身的存活都依赖宿主——人体,所以当最初的新冠病毒把人体也弄死之后,它自己也就失去了繁衍和存续的机会。

     于是,只有变异得让自己对人体的杀伤力更低,才能让人体活下来,这样就是病毒变弱之后与人体达成“共存”——他好我也好,大家都活下来才是真的好,于是几经变异之后,现在流行的病毒是奥密克戎——传染性很高,但是致病性很低,许多感染了奥密克戎的人自我感觉比普通感冒还低,休息三天多喝水就好了。

     张文宏医生前阵子也发布过一个报告,大意就是奥密克戎在低风险人群中的重症率为零,只有在60岁以上的有基础病的老人中重症率高了那么一丁点,也才千分之六,就是比流感还低了。

     白岩松前阵子也在央视搞了一次与武汉的杨教授的连线直播,也是说了同样的意思,就是奥密克戎已经不是三年前那种可怕的病毒了,而是已经变异得很轻很轻了,比流感还轻。

     我扯了一下病毒这个事,就是想说呢,人类社会的许多行为,也都是在不断变化和进化,进化的方向当然就是奔着能让人类生存得越来越好,就像病毒的进化规律一样——不利于生存的“品种”就被淘汰掉了,能留下来继续发展的肯定就是适应当下生存环境的,比如奥密克戎这种比流感还轻的“品种”。

     人类的竞争行为,也是这样在不断变化中进化了它的功能意义:

     原始社会的时候,由于人类还没有多少知识,所以完全没有什么生产力,生存全靠“吃现成的”——比如打猎、采摘,也就是直接去夺取自然界的各种“成果”。

     这个时期呢,抢占自然条件优越的山头、地盘就是决定性的——你能打到猎物,等于我就打不到;你能摘到好果子,等于我采不到——可以食用和利用的自然成果是有限的,而人群的生存需求却很大。

     所以人类早期的竞争,就是你死我活,有你没我的关系,这个时期的人类竞争意义就是为了决定谁能活下来。

     后来到了农业社会,由于人类摸索出了种植和养殖的技术,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人类第二次大分工,畜牧业出现了,人类的生产力开始初步发展起来了。

     这个时候人类的竞争不是针对自然成果的直接争抢关系了,而是变成对早期生产资源的竞争,比如都想抢到更肥美的牧场、更好的水源、更多的劳动力人口,因为需要更多人一起干活、种地了。

     所以这个时期的人类竞争还是延续着你死我活的一点色彩,但是没那么剧烈了,比如部落冲突或者国家之间的战争不一定要把对方的人全部杀死,而是俘虏过来成为自己的子民和劳动力,人口本身第一次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

     所以这个时期的人类竞争从“你死我活”进化到“你少我多”的新阶段。

     再到了工业时代,人类的竞争再次进化为“你弱我强”的关系,而且人类内部的这种竞争中又包含着合作与结盟,这也是一战二战时世界几大阵营出现的基础,就是因为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人类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你多我少,而是强弱关系的竞争,所以这个时期最流行的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再后来,人类科技出现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电脑,这个时期人类除了发明各种机器代替人体劳动之外,更重要的是把人类的思考和智能也转移到电脑上,人工智能开始出现了。

     这就意味着科技可以无限发展,那么这就意味着人类生产力也可以无限提升,加上互联网的融入,人类的智能和创造力得到大规模的合作——因为互联网促进了人类知识的交流和沟通,也促进了人类在利益协调上的高效率。

     这也就是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时代,每个国家的人都在同时享用着来自平世界各国的文明与文化的成果——跨国企业大规模出现、文化与科技的交流与合作进入空前的全球化。

     这个新时代,人类的竞争显然不是为了求生存或者一较高下了,而是为了通过市场竞争来让“更好”的事物浮现出来。

     这种竞争的意义,就像运动会上的赛跑,是为了提供给更多选手参赛的机会,然后让每次跑得最快的人得到奖金和掌声,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找到能跑得更快的方法。

     这个时期的竞争,不是为了不让别人活不下去,也不是让其他国家变得落后贫穷,而是让所有的地球人能够看到哪一种技术更先进、哪一种文化更有活力、哪一种发展经济的方式更有效率。

     举个例子吧,比如一片贫民区,住在贫民区里的人们经常会为了抢自来水而排队争吵,或者为了抢一块可以晒地瓜、麦子的空地而争执、打架。

     这就像是人类在科技和知识贫瘠时会因为生存空间和机会而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

     但是在一个富人区、高档小区里,所有的住户自己都不缺水、电和食物,公共空地也是富余的,大伙没事还要一起跳广场舞,还经常开展唱歌比赛,唱得最好的人可以拿奖——这样的比赛当然不是为了让别人没机会参赛而只留自己在舞台上了,而是要欢迎更多的业主和住户都来参赛,这样才能让小区里唱歌最好的人进入大伙的视野。

     这样的富人区也有一些“残酷”的竞争或者斗争,那就是要对付偶发的小偷或者不遵守公德的人,小偷一般就是外来的穷人,就要让保安把他们抓起来。

     但是,这种小区如果再上一点档次,如果这个小区里的人更加有钱、更有文化一些,没准他们就会自发众筹一些钱,专门买一些食物或者生活用品放在小区门口,免费提供给生活条件低下的穷人——里边也包括本来需要进小区来盗窃的人,这样就消除了盗窃,还给这些穷人留下了活路或者安排就业机会。

     我们当下的世界就在这个阶段,正在努力迈向更高的阶段,所以这个时期人类的竞争基本上还是为了合作、为了选出更好、最好,而不是为了挤掉别人或者让别人变得落后。

     越穷的人群才会天天琢磨着怎样斗别人,脑子里全是阴谋诡计要干掉别人、或者一天到晚担心别人会干掉自己。而越富的人群肯定都在寻求更广泛的合作与知识、文化的交流与沟通,都在共同通过市场竞争来寻求更好的事物。

     所以诺贝尔奖、奥斯卡奖,各种文化艺术与科学奖、体育赛事在这个时期特别繁荣,就是人类竞争的意义已经进化的表现。

     但是还是有一些在文化和知识上特别“穷”的人,就是看不惯别人拿欧贝尔奖和奥斯卡奖,因为他们满脑子还是装着原始人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观念。

     要拥抱时代的进步趋势,就要正确地理解人类竞争模式的进化脉络与走向。

    

    ?

     请点击关注我的公众号:

     作者微信:xssss07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头脑大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