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人很少用“崇洋媚外”这种词来批评同胞?
2022/8/8 23:01:14 头脑大国
对中国人来说,“崇洋媚外”这个词使用率很高,我不知道在别的国家这个词会不会也一样地被经常使用?
大概是没有吧,因为无论是从影视作品或是媒体中的资讯来看,我很少看到有美国人这样批评美国人——“约翰,你以为东方的月亮?比咱们西方圆吗?”或者是——“麦克,是不是中国人放个屁你都觉得是香的?难道你忘了自己的祖宗是美利坚了吗?”
虽然没有很严格的统计过,但是从大体的印象来说,“崇洋媚外”这个词应该是在咱们这里用得比较多,所以,值得探讨一下,为什么这个词在我们这里会用的比较多?
首先,我们都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取得巨大的成果,那么,既然都知道这几十年来是“改革开放”,那就意味着我们默认这几十年之前是处于“不开放”的状态,要不然又何必专门给这几十年这样的定义方式呢?
那也就是说,过去几千年来,我们至少是不够开放、相对封闭的,这主要是体现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我们与世界的交融度不够。
所以这几十年来一下子来了个开天辟地式的“开放”,经济、科技、文化与世界之间的开放度、交流度、融合度突然来了一个飞跃。
而且,这里也隐含着另一个事实,那就是西方社会开放得比我们要早,他们在经济、科技、文化上与世界之间的开放度、交流度、融合度原先就很高,因为他们开放比我们早了几百年,主要是他们的“大航海时代”开启的,而大航海时代又源于“文艺复兴”。
虽然我们也有过“郑和下西洋”这样的类似航海活动,但基本上还是属于“炫富”行为,是明朝的皇家想展示自己的“天子风范”,所以只是单方面的炫耀和展示,也不乏赔钱赚吆喝的操作,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的交流、学习性质几乎没有,所以它的开放性和交融度,根本不能和“大航海时代”相提并论。
这个事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和我争,因为“郑和下西洋”之后并没有给我国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带来什么质的飞跃,但是西方的“大航海时代”之后却是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国崛起,西方科技文化也得到了高速发展。
卢克文和周带鱼那些人最喜欢说什么~“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这种话真的是好傻啊,别人用几百年探索出来的路子,给机会连哄带骗地逼着你学,你当然只需要几十年,你应该庆幸自己能有机会跟上别人家的工业化脚步不至于落后得太惨,而不是在学会之后洋洋得意地吹嘘自己用的时间少——任何一种先进的文明,它的探索时间当然比你直接学习复制的时间要漫长得多,这有啥好吹嘘的?
比如爱迪生花了十几年时间经历无数次试验才发明了电灯,一个电灯工厂的厂长当然只需要几天就可以如法炮制出电灯产品,难道这个厂长也要为自己“用了几天就走完了爱迪生十几年才探索出来的电灯泡技术路线”而自豪?
再比如,马斯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把他的特斯拉电动车搞成今天这个水平,前几年他把特斯拉汽车关键技术数据都向全世界公开了,所以我们才有了蔚来、小鹏这些电动车企业的突飞猛进,难道他们这几家的老板也好意思说——“我们只用了两年就走完了马斯克十几年才走过来的电动车之路”?
不过华为那个余总是真的好意思,他就经常在媒体说华为的电动车技术很快就要干翻特斯拉的,就像当初他说三年就要在手机上干翻苹果一样自信。
真他妈不要脸啊,就这样一个在微博上链接过白云先生的帖子的人,他爱说啥就说啥吧,反正吹牛不用上税。
所以呢,这些事实总结起来看,就是说明我们确实以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与世界的开放度和交融度不够,所以这几十年来一下子提升了开放度之后,就有很大一部分人不适应,所以就容易觉得别人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和科技上的交流和学习属于“崇洋媚外”了。
第二各方面呢,就是人性本能使然,比如,一块五花肉和一坨?摆在你面前,你肯定选五花肉啊,不可能因为那坨?是来自国外就去选它的。
所以绝大多数时候有人表现出更喜欢外国的产品、文化和科技,其实还是因为人家的东西确实好用、先进,而不是纯粹因为是外国的东西而没理由地选一坨?。
再打个比方,好多人就看不惯同胞花大价钱买苹果手机而不买华为手机,就说他们是崇洋媚外,但是细想一下,如果苹果手机的质量和体验上很差,比如经常卡机、出厂设置就带了一大堆app怎么也卸不掉、耗电特别快什么的,哪个傻子会专门弃华为不用而去捧苹果的臭脚呢?
第三个方面,还是人性本能使然,就是人性里都喜欢优先重视自己没见过的新鲜信息和文化,优先去接触和学习自己没听说过、不熟悉的事物,所以当世界上各国的新鲜信息和技术、文化、观念有机会呈现出来时,一般人都会表现出!“喜新厌旧”的特征,因为自己家的文化和学问早就耳熟能详、滚瓜烂熟了,再去整天“温故而知新”几百遍也很难再有什么新的增量收获。
这也是一种时间成本的考虑,脑子正常的人总是要投入很多时间和兴趣在自己不了解的未知信息和文化内容上,不可能对早已熟知的信息和文化内容无限地重复投入,这是生物的成本法则决定的,这样的成本法则才能保证生物以最高效率来获得自身的生存机会和发展空间。
请点击关注我的公众号:
作者微信:xssss075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头脑大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