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年论坛暨第一届日月论坛】第三场《胡锡进看改革开放40年》
2019/1/6 21:00:27 正略管理评论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一起走过》。2019年,扩大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2019年1月10日(周四)晚,由正略集团和中伦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2019新年论坛暨第一届日月论坛”第三场,特邀《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先生,为我们专场交流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之际的独家观察。

     下文节选自胡锡进老师近期的文章分析,在此分享以飨读者。欲现场聆听其见解,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来源:环球时报

     中共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和平与发展,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上升。

     中国老百姓为什么支持共产党领导这个国家?我觉得根本原因是中共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和平与发展,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看看过去中国人的日子多惨,与西方人的生活有天壤之别,面对西方人我们一点尊严都没有。而在中共治下,虽然有过曲折,但中国人的生活面貌正逐渐现代化。

     我们支持中共领导国家,还因为它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政治凝聚力,提供了这个国家不走向大动荡、不发生大分裂和战乱的可靠保障。有中共在,苏东剧变,南斯拉夫、乌克兰等地的乱局,还有“阿拉伯之春”的恐怖乱象在中国就不会有,在中国这个历史复杂、地区差异巨大的多民族国家里,战乱是我们历史记忆中分量最重的部分之一,而中共所意味的保障让我们感到踏实,所以我们支持中共长期领导这个国家。

    

     胡锡进微博截图

     那么在中国现有政治制度下,是否一切都好,大家就没有缺憾了呢?老胡认为还是有的。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缺憾,中国人这方面的感受,比较突出的之一是我们的社会管得有些紧,宽松和自由感不足,尤其是喜欢说话和希望做研究不受限制的知识分子,这种感受挥之不去,相关的抱怨也更多些。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管得严是否是保持和平稳定必须付出的社会治理代价呢?我觉得可能这两者有一定联系,但我们大概不应强化这种关系,防止把这种关系逐渐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政治正确性,弱化了这种联系之外的其他治理探索。

     我觉得也许我们有必要建立这样一种认识:各种管得紧,很多是中国当下的阶段性措施,从长远看,社会主义的中国只应该比采纳西方制度的很多国家有更多社会层面的宽松和自由,也有更多的个人权利受到保护。

     目前有一些较严厉的治理措施,但各地的官员们要注意,切不可对那些措施和手段形成治理的路径依赖。要随时记得,治理总体上应与人们希望宽松和自由的天性相协调,在必须把治理放在首位的时候,要防止朝着二者相矛盾的方向过度用力。

     中国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失序甚至动荡?我们这方面的经验总的来说不多,但它是重大问题,需要谨慎摸索。过于低估这种风险,是可怕的。但如果高估它,也很糟糕。前者会把中国推向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命运,后者则可能导致治理思维的极化,导致一些“左”的做法,使社会失去活力。

     从新中国70年的经验来看,国家建立、恢复秩序的能力非常强大,我觉得,这是中国政治体制自带的凝聚力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向心力合二为一的结果。这应当是我们分析中国政治安全的重要依据之一。

     回顾新中国历史,我们还容易发现,用宽松的政策释放社会的内在能量,总体上制造了社会前进的更多动力,与之伴生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新创造的综合力量加以化解、管控。这大概就是所谓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总之,多一些社会层面的宽松和自由,别让各种管理的“墙”越筑越高,让社会达到安全与活力的最佳平衡点,这应成为我们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向。人们感觉更宽松、自由,这是幸福感的重要内涵之一。现在的人们可不是吃饱穿暖有钱花就觉得幸福了,知识分子尤其不是这样。现代社会里人们的精神追求真是属于“挡不住的诱惑”。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治理方向也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与外界更顺畅交流、减少摩擦的重要条件。从长远看,中国坚持我们的政治体制,西方有它们的另外一套,但为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种体制也需要有交汇面,而社会层面的彼此接近、互相听得懂是这种交汇的必不可少内容。

     中共领导着全人类最大的超级社会,肩负着将比西方总人口还要多的十几亿人带向现代化的艰巨使命。中共面临的课题是全世界任何政治力量都不曾面对的,它注定是要长期探索、不断带领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走向未来的政党。中国社会现在之所以特爱发牢骚,其实大家心里的期待是:党和政府会在意公众的意见,会根据人们的愿望做出工作改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有人都应该把这一点看得清清楚楚,这是让信任成为社会治理主旋律的前提。

     胡锡进斥责热议 “中国怂了”“美国怂了”的人:你最怂

     中美今天就稳定双方贸易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在中国互联网上,随即有人议论是“中国怂了”还是“美国怂了”。对于这类人,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接连发表长微博斥责:你最怂。

     以下是胡锡进12月2日下午15:51第一篇长微博全文:

    

     胡锡进微博截图一

     看到有的喊:中国怂了。还有人喊:美国怂了。前者是黑中国,后者是高级黑,当然,跟着喊的也有不少是糊里糊涂的人,或者“被蒙蔽的群众”。

     美国那么强,能怂吗?再看中国,朝鲜都不怂,中国就能怂了?我看中国最怂的人就是喊这种话的你自己了。凡事先拿尺子量面子涨了一尺,还是掉了一寸,眼睛看不到大格局。

     中国是这个世界的最大成长者,今后也是。中国需要与世界协调自己的成长方式,使中国崛起的确成为中外共赢的过程,这是改革开放为实现可持续必须指向的逻辑。让我们更自信豁达些,在博弈中更进退自如些。只要对中国改开有利、对接下来稳健发展有利的决定,就是对的。

     最后老胡想说,请政府相信,绝大部分公众对两国元首达成致力于结束贸易战的共识是支持的。有一些人议论谁怂了,这是多元化时代必有的跑调。别在意它们,我的意思是,不必急着把它们都删得干干净净。让用屎球搓的子弹多飞一会,有一点淡淡的臭味,更自然。

     傍晚17:59,胡锡进又发表第二篇长微博。以下是全文:

    

     胡锡进微博截图

     中国官方隐瞒了美国并没有彻底放弃关税威胁,而是暂停了加征新的关税,要求限时达成全面协议的内容了吗?当然没有。环球时报第一时间发表的社评明确写出了这一内容,老胡本人的微博连续做出这一提醒。我注意到,其他几家媒体的综述和评论也都有这一内容。

     至于中国官员对记者表态,不主动突出这一内容,他们当然要这样做,这是外交哎,中国外交官当然要突出对我方有利的信息,美国会突出他们想要强调的信息。外交从来都是这样,难道中国外交官挣着人民币的工资,要一口美元腔吗?

     外交官说外交官的,媒体解读媒体的,这个道理都不懂,还来互联网上混,刷存在感,太那个了吧!

     到这个时间,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双方共识的大体内容了呢?包括老胡和环球时报在内,那么多窗口都向你打开着,谁想瞒你了?如果有哪家媒体隐去了这一信息,下次你不看它不就得了,欢迎看环球时报。

     【活动主题】

     胡锡进看改革开放40年

     【活动时间】

     2019年1月10日(周四)晚

     【活动地点】

     北京,具体地址后告

     【嘉宾介绍】

    

     胡锡进

     现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我要参加

     1.场地有限,先报先得

     2.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单

     3.报名成功以收到官方确认短信或微信为准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略管理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