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拥有了开挂的人生
2019/3/9 7:00:00小椰子 正略管理评论

     “ 自律,可以让我们活得更高级 ”

     1

     男神钟汉良在社交平台晒出了他的早餐、午餐和晚餐。

     早餐是一片吐司加蛋,外加两颗蘑菇和圣女果。

     午餐是满满的一盘蔬菜,搭配米兰大教堂形状的意大利面。

     晚餐是自制蔬菜沙拉和燕麦小点心。

     清淡又营养的三餐里,藏着他在饮食方面的自律。

     出道20多年,钟汉良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身材和不变的容颜。

     连见多识广的记者、节目主持人也惊叹于他皮肤的质感,调侃他是不是睡在冰箱里。

     然而,正如泰迪·罗斯福所说:“有了自律能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多少人羡慕着别人的身材与样貌,羡慕着别人的成功与精彩。

     但是当了解到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和近乎残酷的自我管理后,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

     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日子里,继续毫无意义地耗费生命。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深刻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习惯和及时诱惑的影响,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扰,几乎永远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

     你会发现: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拥有了开挂的人生。

     2

     谷歌有位高级工程师,叫马特·卡茨。

     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30天改变的计划,每天做一些之前未能坚持的事。

     比如:

     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每天步行10000步,每天拍一张照片,写一本5万字的小说;

     不看电视,不吃糖,不玩推特,拒绝咖啡因.....

     可以说这份计划充满了挑战性,做不到自律的人势必无法完成。

     但马特坚持了下来。

     30天后,昔日那个肥腻的宅男工程师不见了,他开始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骑自行车去工作,甚至完成了在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远足。

     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过这样的规律:

     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

     但有没有发现,大部分人都在自律的中期——痛苦期徘徊太久,以至于把痛苦当作是自律。

     而当你自律到极致,你会发现:

     自律能够带给你发自内心的平静和享受。

     因为你知道,自己在一天天地改变,自律已经变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

     正如李开复所说:“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加完美。”

     《少有人走的路》里有这样一句话: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

     那么,如何才能将自律坚持到极致?

     3

     《毅力——如何培养自律的习惯》这本书中介绍了3种方法,更新了我对自律的认知。

     ①设立具体目标,坚持无一例外原则

     我的表妹小蕊,每天嚷嚷着减肥,却从未成功过。

     原因之一,想必就在于没有设定具体的目标。

     无数研究显示:当人们用具体的条文对他们的目标进行定义后,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大多数制定了明确目标的减肥者(比如:我要在2个月内瘦下10斤),会比那些目标含糊不清的减肥者减肥效果要好得多。

     目标明确是很重要的,因为明确的目标可以减少思想上的歧义和执行中的变异。

     设定目标之后,需要坚持“无一例外”的原则。

     比方说,目标是在2个月内瘦下10斤,就坚持在达到减肥目标之前,一点甜点都不吃。

     如果不坚持这项原则,那么每次面对甜点时,都必须决定是否要放纵自己。

     在进行考虑的过程中,将会耗费能量,而这些能量,是维持毅力的关键。

     所以,一旦给自己下了绝对不破例的原则,就不会再把能量花在一遍又一遍、无休止的自我纠结上。

     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坚持了无一例外原则。

     蔡依林从不吃任何有油的食品,甚至有三年的时间内没有吃过米饭;

     杨丽萍为了呈现最完美的舞蹈,几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刘德华为了保持身材,几十年来都保持着每天一杯酸奶的习惯。

     一旦你对某件事情百分之百地投入,那就不可能再有例外。事情已成定局,再也没有商量的余地。

     放纵如山倒,自律如抽丝。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放纵,对自己严格一点,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原则。

     ②一次只完成一项任务,不要过多消耗毅力

     在改变自己的道路上,许多人会一次性给自己定下太多目标:

     比如,半年内练出马甲线、考过XX考试、看50本书、看美剧不需要字幕......

     然而,毅力就像人的肌肉一样,会产生疲劳。同时接受太多挑战,通常无法坚持实施下去。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

     100个人被随机分为三组。

     A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一盘小萝卜,并被要求全部吃光。

     B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一盘饼干,并被要求全部吃光。

     C组中的每个成员可以选择他想要吃的东西,或者什么都不吃。

     在所有的萝卜和饼干都被吃光以后,每个人都被要求解答同一道难题,这道难题实际上根本没有答案。

     B组和C组的人在猜了大约15分钟之后放弃,A组的人只猜了7分钟就缴械投降了。

     研究者从这次实验中得出结论:A组成员已经耗尽了所有的毅力去吃掉那些萝卜,而B组和C组成员仍有大量的毅力去解那道难题。

     意志力就像手机的剩余电量一样。

     每天早晨你都是充满电的,随着你不断使用你的电力,最后电力耗尽,你也就毫无意志力可言。

     你在一件事上用的意志力太多,不等它恢复就投入下一件事,那么肯定会疲惫不堪。

     注意保存你的意志力,以便在最需要的时候使用。

     ③把挑战分解成小而易于管理的目标

     太多人幻想着能够一蹴而就,一夜之间达成目标。

     当完成一个任务所需的时间跨度很长、难度很大时,许多人容易半途而废。

     这个时候,需要学会对任务进行分解

     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曾在自传中写到自己成功的秘密:

     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

     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

     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

     比赛开始后,我就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40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

     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

     通往目的地的道路是由许多细小的、易于管理的步骤组成的。

     不要总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慢一点、稳一点,关键在于把大目标分解成易于消化、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4

     以前总觉得,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

     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风流枉少年。

     直到后来,我渐渐发现:每一个不自律的行为,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痛苦

     长期暴饮暴食、缺乏运动,会让你不得不为自己的健康付出代价;

     熬夜打游戏、刷社交媒体,带来的是第二天的无精打采、浑浑噩噩;

     没有目标、得过且过,会让你迷失方向、日渐空虚。

     设计师山本耀司说: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

     我要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不要做欲望的奴隶,自律可以令我们活得更高级。

     共勉。

     -END-

     作者:小椰子,人气专栏作者,写自律,谈人性,椰子陪你一起读书。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 xiaoyezizhuanlan)。新书《你的自律,给你自由》正在热卖中。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

     来源:精读

     编辑:Cindy,责编:Agnes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略管理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