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57:走出负面偏见,开启幸福之旅
2019/6/3 8:01:00 胡鹏飞学心理
在开始阅读接下来的文章之前,请配合我做一个小的实验: “你今天走在大街上,买了一张彩票,意外地中了一万元,请问高兴吗?如果高兴请在高兴的量表上进行评价,1至10分,你的高兴是多少分,以及会持续多久。另外一种情况,你今天走在大街上,买的最新款价值一万元的手机掉了,你难过吗?如果难过请在难过的量表上进行打分,1至10分,你的难过是多少分,以及会持续多久。”
大多数的结果是,难过的分数与持续的时间都会超过高兴的分数与时间,这就是心理中的“负面偏好”原则。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设定的,总是倾向于不停的关注负面信息,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对其它正面信息的感知。生活中并不是没有快乐的事,而只是被一个个负面的事情把注意力吸引走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负面偏好呢?
01
基因的选择
01
想像一下,当在数万年以前,我们的某个老祖宗走在广阔的草原里,发现前面有一棵大果树,正准备跑去摘,忽然发现树下有东西在动,这时如果产生的是喜悦,是开心,可能我们的老祖宗就一命呜呼了。如果这时产生的情绪是恐惧是害怕,就算没有摘到这棵树的果子,至少还有机会去摘其它的树。
在人类整个的进化过程中,危机重重,我们要防止猛兽的袭击,部落的报复,灾难的来临--- --- 每一件事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繁衍。那些不能对坏事做出快速反应的个体,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来。

有没有上帝我不知道,但大自然一定是最好的设计师,物竞天择的结果告诉我们,只有具有自我调整适应栖息地的个体才能得到生存,这就是“物种设计原理”。而这种原理恰好就包括了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
这种负面偏好的原则,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心理层面都有体现。心理学家洛萨达发现,社会冲突比社会支持对人的影响要大。在职场当中,积极与消极的比例大于3:1时,公司氛围才好;而在婚姻关系中,要想获得亲密、和谐、幸福的关系,积极与消极比需要超过5:1,这就是洛萨达线。
我们经常听到恋人之间说,我曾经伤害过你,我一定会好好弥补的,但这种弥补何其难呀,有几人又能真正做到。
心理研究,当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人格时,估计一个人要救过25条人命, 才能抵得过其杀害一条人命的罪过。有时想想朋友之间也是如此,为对方做了10件好事,但往往抵不过一件坏事带来的伤害。

人类的心理就是对坏事反应比对好事更快更持久,我们不但擅长加工处理坏信息,从某种角度说,甚至喜欢主动(犯贱地)去搜索坏信息。朋友之间聊天,一旦牵扯到他人,我们说的坏话要比好话多得多。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在这一点上,我想强东哥应该感受最深刻,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公众记得可能都是明尼苏达那事,而忘记他为了京东的员工做过什么,为客户做过什么。
关注他人的缺点或毛病,这一点在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价时尤其明显,我们说东哥的形象轰然倒塌,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哪怕你做了一辈子好事,可只要你做了一件坏事,这污点就是一生。
“一点点病痛,我们就感觉得到,而健康得活蹦乱跳,我们却毫无知觉——富兰克林。”
02
生理的设计
02
我们的行为受到动机系统控制,一个是趋近系统,一个是逃避系统。趋近系统会引发正面的情绪,让人想接近,逃避系统会引发消极的情绪,让人想逃离。这二个系统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在情绪反应的速度上,逃避系统会更迅速,强烈。正常的情绪反应是当外部刺激来临时,首先会通过眼睛或耳朵也就是视觉或听觉神经进入我们的丘脑,也就是大脑的中央交换中心,丘脑将神经冲动传达到大脑皮层的不同器官,再经过额叶精细化处理,形成我们的情绪体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处理长通路,这是人类后天进行复杂信息加工的过程,它的好处显而易见,理性,精确,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太慢了。因此,另外一条更快的神经捷径,杏仁核就起作用了。

杏仁核专门处理跟危险有关的刺激,当外部刺激进入我们的丘脑后,杏仁核不经过额叶即开始运作,它会刺激到交感神经,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速、瞳孔放大、消化腺分泌减少、皮肤温润,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命令身体启动红色警戒,开始进入“战斗——逃跑反应”。
比如你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忽然有人拿着一条蛇往你身上一扔,你一定吓得往后跳,心跳狂加速,身心猛出汗,这时反应的速度0.1秒都不要,这就是快速通道。当你仔细一看,发现是一个塑料玩具,根本不会对你进行任何的伤害时,才明白刚才是虚惊一场,几秒钟过去了,这时前额叶开始运作,这就是慢通道。
在我们处理情绪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优先级别,恐惧、焦虑、恶心等一定是最优的,一旦发现就调动所有的资源来响应,以逃避危险。上亿年的进化证明,这种生理的设计是合适的。
03
媒体的偏见
03
自己讲授幸福心理的课程时常有学员说,“老师,别谈什么幸福,活下去就不错了,奶粉有毒,疫苗有害,地沟油遍地,用个手机还把脸炸伤了,更有甚者走在路上,仅仅因为长得好看而被人捅死”。
他说错了吗,没有,这些都是事实,但不是事实的全部,而只是新闻媒体的报道。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的使命,媒体行业,他们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挖掘出社会的负面,并督促社会进行改进。这就意味着对于新闻行业来说,他们关注的一定是异常,而不是正常。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家里有一只母鸡,一礼拜下三鸡蛋,没有人关注,因为这太正常了,但如果你家有一只公鸡,一礼拜下一鸭蛋,这新闻媒体就感兴趣,这就是媒体的关注,永远是社会的负面。
媒体的作用是放大镜,而不是镜子,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放大社会的负面,从而引发人们的关注,并寻求解决。但我们一定要知道,这并不是社会的全部,绝大多数的人努力工作、健康生活、友爱向善,只是这种人太多了,多到我们根本不想去关注他们。
新闻界有句老话说:“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世界各地的媒体里都是坏消息比好消息多。对于普通人来说,少上点网,多与身边人交往,感受一下正常人的幸福与快乐吧。

负面偏好,这种上万年进化出来的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生存和繁衍,及时让我们感受到恐惧、焦虑、愤怒,提醒我们回避,但也阻碍了我们获得幸福。当我们更在意“负面”时,很容易瘫在负面信息中,对正面信息视而不见,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感知都将扭曲。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大脑的这个先天bug,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这种偏好,而影响了自己对事物真实的感知时,才是启动幸福的第一步。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欢迎来撩。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