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61:人生最难迈的坎--习得性无助
2019/7/1 7:30:00 胡鹏飞学心理

     年初在东北某银行上课,一学员找我聊天,毕业后做员工十几年了,职位上没有进步,能力上没有提升,每天都是混日子,关键是赚的钱一个月只有二三千块,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养家难呀,问我怎么办?我说尝试一下提升职位,或者干脆跳槽呗,现在这社会一个大男人不可能养不活一家人。自己感觉说得蛮好的,哪知他给了我一句:“我这个年龄了,学东西肯定不行,跳槽没人要,还是慢慢熬吧”。呵呵,理解万岁吧。

     人的一生,一定会碰到许多的困难,无病无灾无挫折的度过一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们怕的不是困难,最怕的是失去了面对困难的信心,这位同事并不是没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而是没有信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习得性无助”。

     01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林格曼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的狗,却无动于衷地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人会不会也产生“习得性无助”呢,1975年,塞林格曼和唐纳德·广户(Donald Hiroto)共同发表了一项实验。这个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三组:

     第一组制造巨大的噪声,不过他们只要按面前的一个按钮,就可以关掉噪音。

     第二组也制造同样的噪声,但他们没有任何办法让噪声停止。

     第三组是对照组,没有任何噪声。

     接下来让实验对象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同样有噪声的干扰,若想停止噪声,他们只要把手抬起按上方一个按钮就行。结果,第一组和第三组都发现了这一点,很快学会关掉噪音,但是第二组往往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这是因为,他们在第一阶段的实验中遭受了挫折,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噪音,于是变得消极被动。到了第二阶段,由于预估自己还是会失败,也就懒得再尝试一下,这种情况便是“习得性无助”。

     其实稍微一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身边的许多人都曾经或正陷入“习得性无助”中,比如在某一项事情上总是失败,他就会放弃努力,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肯定不行。这种不行,并不是真的能力不能应对挑战,而是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或者认为努力跟结果没有关系,这其实才是最可怕的。

     02

     来源于环境影响

     习得性无助最经典的便是集团拐卖妇女案,被拐妇女为什么不敢逃脱?因为凡试图逃脱或逃脱后被抓回来,基本上就是一顿毒打,甚至打断腿,一次二次三次,周而复始,当逃跑的机会再次来临时,妇女也基本不跑了,因为她们已经习得了无助。

     一个人在先前的经历中,如果习得了“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哪怕就算换了新的环境,也会大概率放弃行为尝试。成年人的习得无助感,除了现实中学习与工作的挫折外,很大的一部分来源于小时候的成长。

     我有一个同学,她有两个孩子,其中老大我特别喜欢,小女孩长得阳光漂亮,做事干脆利落,为人大方磊落,敢于决策,非常具有领导能力。可我的同学却常为此苦恼,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孩子不听话。我常劝她,知足吧,这么好的孩子,干嘛要她听话,长大后才会发现她现在这种品质多难能可贵了。

     没错,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孩子要听话,要乖,不然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孩子天性肯定是自由奔放的,可面对父母的强权,要么顺从,要么反抗,当一次次反抗,一次次被镇压之后,最后很有可能很早就变成了“习得性无助”。

     轻一点,成了一个好孩子,乖孩子,但肯定不能指望这种孩子有创造力,有领导力,最后当然也就成了万千庸俗的一员。严重一点,厌学,逃课,甚至抑郁症,最后走向自杀。

    

     生活中懦弱的,职场上唯唯诺诺的,背后都有一个不重视孩子打压孩子的家长,以爱的名义行“习得性无助”之实。要知道从来没有绽放过的生命之花,永远也结果不出什么好的果子。我忽然想起主席的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只有反抗才有出路呀。

     如果说长期的失败折磨造成了人的“习得性无助”,还有另外一种习得性无助,就是来自于碌碌为无,也就是混日子。

     我刚毕业的那会,找到了一个国有企业工作,虽然后面没有去上班,但三年之后的下岗,依然有我的份,我当然高兴了,因为下岗补助还有三万多块呢,基本上四年上学的学费与开支全回来了,可单位有些中年同志就不乐意了,因为下岗意味着没有了去处。

     真的四十来岁就没有去处吗?真的是自己的能力就不能适应社会了吗?并不是,而是十几二十年舒服安逸的工作早已混掉了自己的自信,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行为依然会带来好结果。

    

     (图片百度自网络)

     到这里,说个电影吧,就是在各种排名中都名列榜首的《肖申克的救赎》,一般的人在这种挫折下,早就习得无助,安于命运了;安迪没有,他让我们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更用行动告诉我们,“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根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自由意志的伟大。

     03

     取决于归因认知

     除了环境的影响之外,最重要的是对当前环境的归因,也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过程作出解释。塞林格曼发现,容易“习得性无助”的人归因有它的特点,就是容易对挫折或失败做出普遍的、长期的、内在的解释。

    

     比如一个小孩连续二次数学没有考好,他就会认为是自己不擅长数学学习,而且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未来也不会好转,而且语文也很有可能不好。一个员工连续三个工作出了差错,他就会认为自己是太蠢了,这份工作肯定不适合他,并且以后也干不好其它工作。

     塞林格曼提出了悲观的归因方式:

     ? 内在(personal):他们容易将所有问题归因于自己,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错,而不会是环境的影响,经常说的是我不行,太差劲了,太蠢了。——降低个体自尊。

     ? 普遍(pervasive):他们认为问题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而是会影响到生活中的每个方面,比如数学不好,语文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跟张三没能处理好友谊,李四肯定也是同样的结果。——使得失败的影响泛化。

     ? 长久(permanent):他们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今天差,未来一定也是差,比如这次数学考了55分,下次肯定也是这样的结果。——使失败的消极影响不可变更。

     我们愿意去努力,是因为相信努力的行为会改变并带来我们希望的结果,但如果一个人的信念是再怎么努力,自己希望的结果也不会出现时,这种无助感会让我们放弃所有的行动

     04

     走出习得性无助

     1、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

     我们是不是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原因,并且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永远影响其它。

     换另外一种归因,这个问题的形成有其它客观的原因,并不全是自己能力不行,它目前会存在,但不会是永远的,再说了,就算这方面有问题,并不代表其它地方有问题呀。比如我得罪了张三,并不代表李四也得罪,他们俩没半毛钱的关系呀。

     2、别想,先开始行动。

     生活中我们往往想得越多,做得越少,越容易给人带来挫折与失败感,失败积累得越多,“习得性无助”也就越重,唯有执行,才能带来力量。

     如何提升执行呢?想必大多数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准备学一门外语,准备开创一个副业,准备写点什么文章,甚至准备跟老板谈谈如何涨工资--- ---,但绝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当晚,第二天起来就忘到了天边,最后反倒徒增伤悲。

     先说一段自己的经历吧,我一直以来想写点文字,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些,有这个念头到最终落笔,至少有五六年的时间。直到去年3月底,有一天在朋友圈吹了一个牛,说“接下来一年,我会每周更新一篇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到今天为止,果然我做到了,后面才发现,要有执行力,先要有“执行意向”。

    

     2002年,英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让一群大学生完成一个一周之内锻炼身体20分钟的计划。他们将250个人分成3组:

     第一组,被告知接下来两周要锻炼,称为对照组。

     第二组,在此基础上,还被要求看了一个展示运动好处的激励视频,称为提高动机组。

     第三组,则在前两组的基础上,被要求写下这样一段话:“我会在X日X时去X地,做一次至少20分钟的锻炼”。

    

     最终,3个小组中,2周内进行运动人数的比例依次为:38% / 35% / 91%。

     为什么简单的一个小纸条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研究发现,就意志力而言,决定去锻炼比真正去锻炼需要更多的意志力。也就是说比起实际锻炼本身,穿上鞋子走出家门比实际锻炼需要更多的意志力,所以如果你已经事先做出决定了,你就可以省去当天的意志力,这使得去锻炼的过程变得容易多了。

     这一点,本人真是太有体会了,躺在沙发上想,比起真正去学校里跑五公里,前者需要更大的勇气;想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比实际写一篇文章耗费的脑细胞也一定更多。

     3、小目标开始,逐步逃离习得性无助

     把大的目标进行分解,从最小的任务开始吧,在完成小任务并取得成就之后,适当的庆祝,会大大的增添我们的自信,而自信恰恰是习得性无助的对立。

     失败是失败它爸爸,成功才是成功它妈妈,经常体验到成功的人才有强大的自信,而长期的失败只会增加人的“习得性无助”。王健林说先订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再说,这对于王先生来说,真不是大话,就算王先生一夜之间什么都没有了,他依然可以很快站起来,支撑他的是内心里的自信。而我们,看着目标,都是无助。

    

     (图片百度自网络)

     想起电影《1942》里张国立扮演的地主在逃难时与长工的一段对话:

     长工:“你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和我们一样饿肚子逃荒。”

     张国立:“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欢迎来撩。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