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76:不可思议的团队催化剂:恨
2019/10/21 7:35:00 胡鹏飞学心理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为了孩子安全,香港的刘姓警察把孩子送到深圳的学校就读”。对于看着港片长大的一代人,香港警察在我们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但没想到的是今天却成为了某些人所仇恨的对象,孩子也受牵连。

     有不可思议,但也表示理解,因为埃里克·霍弗在《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一书早就有非常深刻地剖析,本文接下来的主要内容都来自于此书,本人不做任何道德评价,与大家共同思考。

     埃里克·霍弗的一生十分传奇,他7岁失明,15岁复明,从此每天8-10小时的阅读,最终自学成才。他长年从事码头搬运工作,1964年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后,仍未离开码头,这也是他撰写群众运动心理学的基础。1982年获里根总统颁赠总统自由奖章,生平著作超过10部,《狂热分子》是他的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

     01

     团队催化剂

     在所有团结的催化剂中,最容易运用和理解的一项就是仇恨。

     “仇恨可以卷走自我,使人忘记自己的幸福和前途,使人变成一颗匿名的粒子,渴望跟同类汇聚融合,形成一个发光发热的集体。”

     看看香港的LIHKG讨论区,简称“连登”,充满着各种仇恨,这种仇恨恰恰是群众运动最好的催化剂。

     一个群众运动的强度是跟魔鬼的具体性与鲜明度成正比的,所以一个群众运动需相信有魔鬼,而不需要相信有上帝。

     对用仇恨凝聚人心运用最好的莫过于希特勒了,他深谙人性的弱点:恨比爱容易得多。他告诉德国民众,是犹太人抢了德国人的工作和面包,德国人的一切不幸都是犹太人带来的。在这种极富感染力的煽动下,德国人对犹太人充满愤恨,最终演化成了大屠杀。“动员民众不能用爱,要用仇恨,仇恨是最好的凝聚力。”这是希特勒的名言。

     最终这场惨烈的大屠杀夺去了无数的生命,也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任何时候都不可鼓动仇恨,包括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宗教之间的仇恨,因为这些仇恨随时都可能成为人类集体大屠殺的导引”。

     02

     具体的敌人

     凝聚团队最要紧的是有一个具体的敌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敌人。

     共同的仇恨可以凝聚最异质的成分。也就是说,如果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仇恨对象,哪怕是敌人之间,也会有一种亲近感

     乔治.奧威尔在《1984》里描写了“两分钟仇恨”的一幕:每天必备的仇恨开始了,屏幕上出现了叛徒果尔德施坦因的脸,群众情不自禁地愤怒起来,唏嘘、叫喊、躁动。即使对果尔德施坦因没有任何仇恨的人,也会受周遭群众的情绪所感染而愤恨起来。

     “两分钟仇恨”,变成了凝聚大多数人的工具。

     03

     最好的伪装

     “一如最理想的神应该是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在,最理想的魔鬼也是如此”。当希特勒被问到他会不会太夸大犹太人的重要性时,他回答说:“不会,不会,绝对不会。”作为敌人,犹太人的可怕再怎么夸大也不为过。

     不管一个群众运动内部碰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会被说成是这个魔鬼搞的鬼,而每一趟胜利,都会被说成是对魔鬼阴谋的粉碎。

     塑造一个这样的仇恨对象,就是树立了一面免死金牌,对所有的失败都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而任何微小的成就又可以当成炫耀的资本。

     04

     仇恨的来源

     当我们受到伤害、渴望报复时,总会希望有别人站在我们同一边。但如果我们的恨不是出于明显的理由,而且看起来是站不住脚的时候,渴望盟友的心理会更迫切。

     这种恨意源于自卑。即我们的恨意不是来自别人对我们的伤害,而是来自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和懦弱。

     恨意潜藏着钦佩。恨一个有不少优点的敌人要比恨一个一无是处的敌人容易,因此,我们无法恨那些我们鄙夷的人。

     如果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对你有恨意,那也恰恰说明你活得有多失败

     正如希特勒所说,纳粹党员的首要责任是想方设法让敌人对他产生切齿之恨。因为这种恨意可以证明纳粹信仰的优越性。

     成功者充满爱,失败者充满恨,这句话有道理,一个人如果意识到自己比世界上最低劣的人还要低劣时,于是就会恨全世界,把狂怒倾泄到天地万物。

     炽烈的恨意可以给空虚的生活带来意义和目的,那些失意者,漫无目标的人可以通过恨意来找到生活的新意义。

     仇恨是普遍存在于我们各种情感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我们一切的热忱、激情和希望,分解的时候都会释放出恨,反之通过激起恨意,我们也可以合成热忱、激情和希望

     恨意产生于舍弃自我和自我否定的人中。当我们抛弃自我,成为一个紧密团体的一部分时,我们不仅抛开了个人利益,同时也抛开了个人责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恐惧、犹豫、怀疑和是非感,他会变得有多残暴和冷酷,令人不敢想象。当我们在群众运动中丧失了自我独立性,我们就得到一种新自由——一种无愧无疚地去恨、去恫吓、去撒谎、去凌虐、去背叛的自由。这毫无疑问是群众运动的部分吸引力之所寄。在群众运动中,我们获得了“干下流勾当的权利”,而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分析,这种权利具有人所无法抗拒的魅力。

     去伤害我们恨的人,会让我们的恨火上加油;反之,宽大为怀地对待一个敌人,会削弱我们对他的恨意。

     [胡鹏飞情绪心理---往期相关文章]

     情绪心理75:男人,活着为了什么

     情绪心理74:人格测试:A型让你成功,B型让你长寿

     情绪心理73:年轻人,你凭什么获得别人的帮助?

     情绪心理72:羞耻感--人类最负面的情感

     情绪心理71:别让理所当然阻碍了幸福

     情绪心理70:决定我们一生的两个圈

     情绪心理69:有一种幸福的能力,叫乐商

     情绪心理68:为什么愤怒时喜欢大吼大叫

     情绪心理67:快乐之道,自主控制感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业务合作 150 12702802 颜小姐。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