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85:冬季,这是一个又胖又丧的季节
2019/12/30 7:30:00 胡鹏飞学心理

     从南方来到北方,最直接的影响是情绪。下午三点半,太阳早已不见踪影,灰蒙蒙的天罩着大地也压抑着心情,透过窗户,望着那一排排光秃秃的树,一阵莫名的悲伤涌上心头,很容易让人想起,人生也如同这季节,失去阳光与希望。

     对于我而言,这种抑郁的情绪是短暂的,北方那白色的雪恰恰就是我每年追求的激情与梦想,高速驰骋的赛道更是心流体验的极佳场所,它绽放着生命的能量。

    

     而对于许多人而言,这是一个忧伤的季节,它让人精神上感受到无形的压力,整天忧郁沉闷,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活力,工作效率低下,喜欢宅在家里,暴饮暴食,大量吃甜食--- ---,直到春季来临,才开始慢慢好转。

     这其实是一种疾病,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简称SAD),也叫『冬季忧郁症』

     01

     冬季忧郁症

     1976年,南非精神病学家Norman Rosenthal,举家从约翰内斯堡搬到纽约,这二个城市有许多的差异,但让Norman教授印象最深刻的是光线明显变少了,而他与妻子的情绪也明显受到影响。

     随后他做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了纬度和季节性忧郁呈正相关关系:纬度越低,季节性抑郁越少

     诺曼·罗森塔尔(Norman Rosenthal)将季节性忧郁定义为一种情绪和行为在每年特定的季节经历反复性变化,而在其他季节有所缓和的模式。

     目前,这一情绪失调障碍已经被作为抑郁症的一种,收入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出版的权威书籍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

     根据手册最新版(第 5 版)描述,冬季抑郁症主要包括以下症状:

     · 感到无助、悲伤

     · 出现自杀想法

     · 嗜睡、睡过头

     · 胃口大变,特别喜欢吃甜食或富含淀粉的食物

     · 体重增加

     · 感觉身体很沉重

     · 容易筋疲力尽

     · 体力活动减少

     · 疲惫

     · 很难集中注意力

     · 易怒

     · 回避社交

     · 对他人的排斥特别敏感

    

     如果在秋冬之季,你出现了7 种以上症状,建议到医院的精神科进行检查。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在 2 年及以上,都会在冬季时出现抑郁的症状,才能够被诊断为患上了冬季抑郁症。

     02

     哪些人容易患病

     1、女性:女性被诊断为SAD通常是男性的2-3倍。

     2、居住地远离赤道:SAD在那些住在赤道更北或更南的人群中更常见。比如生活在美国北部、加拿大,或者欧洲的人,患病的可能性,就比生活在阳光温暖的佛罗里达州,或者墨西哥的人高出8倍。

     3、年龄:年轻人比年龄更大的成人患SAD风险更高,偏爱18—30岁的人,甚至会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4、遗传:生活在有其他类型抑郁病史家庭的人比没有抑郁病史家庭的人更容易发展出SAD。

     03

     什么原因导致冬季忧郁

     人是环境的动物,环境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变化,从而影响情绪。我们身体的两种激素对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血清素与褪黑素。

     我们知道血清素与情绪有着直接的关联,充足的阳光刺激会促成身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又可以帮助身体生成血清素,让我们体验到愉悦与快乐。当阳光刺激减少时,较低的维生素D(意味着较低的血清素)水平,与白天较低的能量水平相关,让人提不起兴趣,动机全无。

     有人会说,那冰岛、挪威等靠近北极圈的人,冬天的日照通常只有四五个小时,但他们却很少得季节性情感障碍,为什么呢?研究发现这得归功于他们的饮食习惯,他们常年食用大量的脂肪鱼类,而这类鱼又是维生素D的丰富来源,从而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另外对人情绪影响比较大的就是褪黑素,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增加人们在黑暗中的睡意。太阳出来时,人体的褪黑素水平下降,皮质醇水平上升,开始积蓄能量,做好一天工作的准备。当太阳落下,夜幕降临时,人体的褪黑素开始分泌,睡意开始出现。

     秋冬季节阳光减弱,甚至有时一天都见不到太阳,人体褪黑素分泌开始增加,导致大白天的疲倦和睡意。这也是一般人睡眠困难时,医生会建议服用一些褪黑素,但季节性抑郁症患者不适合服用这种激素,因为他不是少了恰恰是多了。

    

     对于SAD患者的治疗,除了常规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之外,最简单的手段就是,找一个阳光充沛的地方过冬。来深圳吧,这里真的适合晒太阳。

     【胡鹏飞情绪心理——往期文章】

     情绪心理84:说脏话,也是一种情绪表达

     情绪心理83:治愈中年的焦虑,生个娃

     情绪心理82:自我发展,人生就是打怪升级之路

     情绪心理81:24岁的人大商学院研究生离开了,抑郁症

     情绪心理80:职业倦怠,不想上班是一种病

     情绪心理79:幸福,有标准的样子吗?

     情绪心理78:打鸡血没用,升级你的行动工具吧

     情绪心理77:群体心理,团结与自我牺牲

     情绪心理76:不可思议的团队催化剂:恨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业务合作 150 12702802 颜小姐。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