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92:认知失调,谣言背后的心理原因
2020/2/17 8:01:00 胡鹏飞学心理

    

    

     钟南山院士已被传染新型冠状病毒

     武汉肺炎病毒是“境外势力的生物武器”

     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疫区国”

     顺丰快递员“偷”包裹卖口罩

     肺炎时期,比病毒传播得更快的是谣言,上面这些谣言在微信、微博里传得满天飞。而最让人无奈的是,谣言随便一传上万,十万,而真正的辟谣就没人在乎。为什么我们喜欢传播谣言,为什么我们倾向于相信谣言,来看看心理学给出的解释吧。来源于各位看官自己的认知失调。

     1

     什么是"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最初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认知”指的是一种心理过程,如思想、观念、态度或信念等;“失调”就是不协调,也就是不一致。费斯汀格主张,当你同时持有两种或多种彼此间不协调的认知时,你便会经历认知失调。

     而这种失调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适感或紧张感,程度取决于该认知失调对你的重要程度,进而,这种不适感会促使你做出某种改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女孩嫁给了一个男人,这男的又喝又抽又嫖又赌。很显然,态度与行为产生了失调,这时要么改变行为,直接跟男的Bye—Bye;要么改变态度,“这男的是有点坏毛病,但哪个男人不坏呢,再说了,他还是挺爱我的”,这就达成了认知协调。

     2

     谣言与“认知失调”

     费斯廷格创立这一理论的灵感,来源于1934年印度发生的一场大地震。在这场地震后,可怕的谣言传遍了整个印度。其内容是,在此次地震灾区以外的地区,将会有范围更广,震级更大的地震发生。这些谣传没有任何的科学证据,但令费斯廷格不解的是,人们为什么会散布这种灾难性的,令人焦虑不安的谣传呢?不久,他恍然大悟:

     谣传不是用来增加焦虑的,而是用来为焦虑辩护的。也就是说,即使他们住在灾区外,这些人还是感到非常害怕,这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虽然缺乏科学证据,他们的这种强烈恐惧与现实的安全不符。因此,他们散布这种谣传以证明他们的害怕是事出有因的,进而也就降低了他们的认知失调。他们使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与自身的感受和行动相一致。

     ——费斯汀格

     说一句尊重客观容易,做到太难了,这就是谣言容易产生的心理学原因。当我们的认知与外在的信息相冲突的时候,我们不一定会根据客观事实改变自己的认知,而是习惯性地选择扭曲事实,从而避免认知失调。

    

     所以当我们买不到口罩的时候,我们相信顺丰快递员“偷”包裹卖口罩;我们恐惧肺炎,害怕病情太严重时,我们相信“钟南山院士已被传染新型冠状病毒”;这么厉害的病毒哪里来的呢,让我们如此无助,我们相信“境外势力的生物武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认知失调。

     因此,对谣言而言,要想影响大众,重要的并不是事实有多少,最重要的是引发大家恐惧与焦虑的情绪,情绪越严重,越容易让大家扭曲客观与真实,越能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3

     生活中的“认知失调”

     著名的“天津教案”,说洋人传教士,修女,用迷药拐小孩,目的为了挖小孩眼睛做药,这种谣言,不论事实如何,但引发的恐惧情绪可想而知,差一点点就直接造成了清朝的灭亡。

     读书的时代,发现班上漂亮的女孩身边总是有着许多的流言蜚语:比如她跟谁谁好上了、她生活多么不检点、她以后老公肯定会嫌弃她、她以后一定不会幸福--- ---,现在想明白了,这都是让我们绝大部分屌丝认知协调呀:我得不到的东西当然不是好东西。

    

     双黄莲能抗肺炎,虽然不能说完全是一个谣言,毕竟有大机构做背书,但更多的权威出来解释,包括院士级别的专家,作用依然有限,所有药店的双黄莲销售一空。对于老百姓来说,有用没用是一回事,但至少买点,能让自己的认知协调一点,也就是让自己心里有个安慰。

     生活中关于抽烟的伙伴们,虽然天天宣传吸烟有害健康,而且影响他人,但为什么还吸呢,很显然这时已经认知失调了。但在行为与态度不一致的情况下,一般人最容易改变的是态度,比如很多烟民会解释,我吸烟因为工作需要呀,在我们这地方,不吸烟没办法交流;更多的会说,你看小平同志抽烟喝酒活到九十多,张学良还活一百多呢,抽烟跟寿命没有关系。你看,这就协调了。

     肺炎疫情时期,正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选择权威、及时的新闻资讯获取渠道,别让谣言吓着自己,扭曲了我们对事实的认知,这也算是我们普遍大众对抗击疫情做的贡献了。

     【胡鹏飞情绪心理——往期相关文章】

     情绪心理91:隔离期间的心理问题与自我防护

     情绪心理90:肺炎时期,众生的道德水平“画像”

     情绪心理89:避免过度应激,肺炎时期的自我防护

     情绪心理88:最糟糕的关系,病态共生

     情绪心理87:打扫卫生,有你想不到的收获

     情绪心理86:这么容易生气,原来都是穷闹的

     情绪心理85:冬季,这是一个又胖又丧的季节

     情绪心理84:说脏话,也是一种情绪表达

     情绪心理83:治愈中年的焦虑,生个娃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业务合作 150 12702802 颜小姐。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