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120: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方式
2020/8/31 7:36:00 胡鹏飞学心理

     你身边可能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长相好,学历高,工作单位好,挣钱多--- ---,我们认为他们的态度肯定是积极的,乐观的,幸福的,应该是人人都羡慕的对象。比如前不久自杀的韩国明星雪丽,年轻,有才艺,长相美,身材辣,挣钱更远远超过我们的普通人。

     可她们自己却不这样认为,常常苛责自己,认为自己有根本性的缺陷,不完美,更不配拥有幸福。这种非正常的思维方式,恰恰就是抑郁症的源头,也最终导致她们走上末路。

     贝克在抑郁症一书中写道,他们普遍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认知表现。

     01

     自我评价低

     自卑是抑郁的一个特征性症状,自我贬低就是患者审视自我时一个明显的方式,他们认为自己缺乏那些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的特质:能力、成就、智慧、健康、力量、个人魅力、名声或经济来源。

     1、轻度:患者对自己的错误或遇到的困难表现出一系列的反应,他们将自己和别人相比较,更多的时候认为自己是低等的。然而,通过让患者正视合理的现象或对他们进行规劝,可以暂时纠正这种认知模式。

     2、中度:患者的大部分想法都与缺失感相联系,并且把自己在各种处境中的无能表现归因为缺失。他们会夸大任何错误的程度和严重性,会把失败放大,成功缩小。 他们抱怨丧失了自信,这种缺失感是如此明显以至于面临自己过去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任务时,他们会说“我无法完成它”。

     3、重度:患者的自我评价达到最低点,他们会贬低自己的个性以及相应的角色价值,他们认为自己毫无用处,笨拙,完全就是一个失败者。他们甚至会认为自己是别人的负担,如果没有自己,家人可能会过得更好点。这种认知也是很多抑郁症患者走向自杀的主要原因,他们偏执的认为自己的离开对家人而言是一种解脱而不是一种伤害。

     我常说,生活不要活得太明白了,适当自恋更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不是每个人都能拯救地球,拯救人类,但我们可以拯救自己的小宇宙。照照镜子,告诉自己蛮不错的。

     02

     消极期望

     抑郁症患者看待事情总是想到最糟糕的一面,抵制任何积极的想法,极大地阻碍了他们的治疗进程。这种消极的想法常常使那些想要帮助他们的朋友,家人或医生备受挫折。比如他们把药物给丢掉,因为他们认为反正无论如何自己都不会好。

     想一想也能理解,我们生活得有希望,是因为相信消极只是暂时的。而抑郁症患者不仅现在看到消极的一面,而且认为消极的事情会一直存在,甚至只会越来越差,这会让他们对未来产生绝望,而绝望这种认知恰恰与自杀有着最高的关联。

     1、轻度:患者处于一种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情况中就倾向于想到消极的后果。当伴侣或朋友认为预想到的有利结果是合理时,他们却认为是消极的甚至悲观的。不论关注的主题是健康,个人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他们怀疑任何改善是否会出现。

     2、中度:患者认为未来毫无保障可言,并声称没有任何事情值得期待。 他人很难让他们做任何事情,因为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喜欢它”或“做了也没什么用”。

     3、重度:他们看到的未来充满黑暗与绝望,并声称永远都摆脱不了困扰,任何事情也不会变好。他们认为自身的问题没有一个能够得到解决。他们往往说“这已经是人生的尽头了,从此我只能变得更老更丑”,“再也没有我存在的意义和我存在我的地方,我没未来了”,“我知道自己再也不能恢复了。。。一切都完蛋了。”

    

     坏,如果只是暂时,那意味着希望;坏,如果是永远,那就是绝望。借抑郁症患者一双慧眼吧,让他们能看到未来的阳光与灿烂。

     03

     自责与自我批评

     抑郁患者坚持责备与批评自己似乎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偏好批评自身所谓的缺陷有关。他们特别喜欢负性事情的发生归因为自身的缺陷,然后为这所谓的缺陷责备自己。

     1、轻度:当患者觉得自己达不到坚韧、至善的标准时就会责备和批评自己。在他们看来,如果人们对其反应冷淡,或认为其做事拖拉,他们就会严责自己是白痴或蠢货。他们似乎不能忍受自身的任何缺点,不能接受那些是人都会犯的错误。

     2、中度:当自己的品行或行为低于标准要求时,他们会从各方面毫无保留地批评自己。对于那些明显不是因为他们的失误造成的灾祸,患者还是倾向于批评自己,甚至非常极端。

     3、重度:达对严重状态时,患者的自我责备与批评表现得更为极端。他们声称“我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暴力和苦难负责,无论做什么我都无法赎清自己的罪孽,我希望你们把我拉出去绞死”。他们认为自己就是社会的“麻风病人”或罪人,并把各种外来刺激曲解为公众对自己的非难。

    

     我们常说,抑郁症是一种好人病,就是那种把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的好人,那种对自己自省到极端的好人,认为一切的苦难与悲伤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承担了不应该属于自己承担的责任,而这种不切实际的责任又加重了他们的挫折与无助感。

     04

     优柔寡断

     抑郁症患者做决定困难,在各种选择之间摇摆不定,容易改变主意,这让患者本人苦恼,对于其家人或朋友亦是如此。

     这种优柔寡断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认知,患者总是预感做的决定是错误的,而且他们也会后悔这个选择。第二:动力性,与“意志力瘫痪”有关,表现为回避倾向,依赖感增强。 患者缺乏思考运算的动力,无法对一件事得出一个结论。而做决定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负担,他们想要逃避或者在觉察到艰难的处境时至少能得到帮助。此外,他们发现每做一个决定就要随之采取一系列的行动,而他们总是拒绝行动,所以就会一直拖延。

     1、轻度:平常能够迅速做决定的患者现在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似乎不再那么容易找到。 这类患者在正常状态下几乎不假思索就能做出一个决定,然而现在却发现他们似乎逼迫自己把问题复杂化,反复猜想决定做出后的可能性结果,并且会联想到许多毫不相关的选择。

     2、中度:患者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表现出决定困难,甚至小到穿什么衣服、上班走什么路线,是否要剪一个头发这类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做出什么决定并不是特别重要,但因为患者的犹豫不决会导致不利的后果。

     3、重度:严重抑郁症的患者认为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做决定,因而几乎都不去尝试。患者质疑自己所说的任何话,所做的任何事情。一位女性患者甚至怀疑她是否正确地告诉了医生她的名字。

     因为没有想清楚,就不去做,因为没有做,更加想不清楚,恶性的循环开始了,没完没了---。

     05

     自我形象扭曲

     扭曲自我形象是抑郁症患者的鲜明表现,女性多过男性。

     1、轻度:患者似乎开始变得过分关注自己的外貌,一位女性每次经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形象都不由得皱眉头。 她不停地审视自己脸上的瑕疵,想到自己相貌平平、体态肥胖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2、中度:患者对外貌的关注度越来越大,认为自己抑郁发作以来外貌发生了变化,即使没有任何客观的证据支持他的这个想法。一些患者开始冀求于整形手术来修补这些由他虚构或夸大出来的容貌改变。

     3、重度:这种个人魅力的缺失感变得更为复杂,患者认为他们长相丑陋,面目可憎。

     选择性的提取负面信息,认为所有的不好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所导致,当前情况又无比复杂,自己又没有办法做出决定,去面对去完成,而相信这种糟糕的情况又会一直存在,最终让自己魅力全无,不讨人喜欢,没有人爱

     在这种认知世界里,患者好像戴上了一幅悲伤的镜片,掉进了痛苦的深渊,最终让绝望融化了自己。

     【胡鹏飞情绪心理——往期相关文章】

     情绪心理119: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症状

     情绪心理118:男性与女性,谁更擅长面对压力

     情绪心理117:为什么脑子会经常短路?

     情绪心理116:心理健康的黄金三标准

     情绪心理115:婚姻中的末日四骑士

     情绪心理114:什么样的姑娘最有魅力

     情绪心理113:面对害怕时,你会做什么?

     情绪心理112:承诺,最佳的行动策略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业务合作 150 12702802 颜小姐。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