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132:丁真,激活了我们的镜像神经元
2020/11/30 7:30:00 胡鹏飞学心理

     当你走进脱口秀的现场,你不自觉地感觉到开心;当你去参加葬礼,即使是不认识的人,也容易感到悲伤;当你看到一个讲师在台上词穷时,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尴尬;当你看抖音里的人连续摔倒时,是不是隔着屏幕也感受到了肉痛;当你看到恐怖片的主角马上面临危险时,是不是心快跳到了嗓子眼。

     当然,也有人会对这一切都无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情能力不一样,共情能力强的人比较容易受周围情绪的影响;而共情能力稍弱的人则不太受他人情绪的影响。那这种共情能力与什么有关呢?

     这可能与大脑中一种特别的神经元,也就是镜像神经元有关,它是人类“代入感”及“同理心”的生物基础。从它的命名可以看出,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反映和模仿他人行为,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

     01

     这首先得从Giacomo Rizzolatti教授说起,他是意大利帕尔马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URT神经科学研究所主任,国际顶级神经科学家。

     20世纪90年代,他带领的团队在研究恒河猴腹外侧运动前皮层F5区的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时。他们发现猴子抓握食物时这些细胞会放电。后来,实验者上前拿取食物时,发现这些细胞同样会产生放电反应,而且该放电活动模式、强度和猴子自己进行该行为时 F5区神经元的放电活动相似。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其他猴子抓握食物时,处于被动观察的猴子也会产生相同的电生理反应。

    

     随后,Rizzolatti教授等人发现除了F5区外,猴子皮层顶下小页的皮层神经细胞也具有同样功能。除了视觉信息外,和动作相联系的听觉信息同样可以。研究发现 F5区的一部分神经元在如剥花生的剥壳声或撕纸的声音时,会分别激活与剥花生或撕纸的动作相联系的神经元;不同的声音激活的神经元也不同,分工十分精细。所以科学家命名这些神经细胞为“镜像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是指动物在执行某个行为以及观察其他个体执行同一行为时都发放冲动的神经元。因而可以说这一神经元“镜像”了其他个体的行为,就如同自己在进行这一行为一样。

     自从 Rizzolatti 教授等在猴脑发现镜像神经元后,研究者在与猴脑 F5区相对应的人类大脑布洛卡区等处也发现了大量的镜像神经元,它就犹如脑中的一面镜子,能够不断想象和重复他人的动作(Rizzolatti G.et al.),也就是当我们观察到别人的情绪或动作时,我们相应脑区的镜像神经元会被激活,从而使我们假装真实的体验到相应的情感或动作

     它被认为是人类进行模仿学习的基础,进而也是人类共情能力、社会交往等的基础。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认知神经科学家Ramachandran甚至大胆地断言“镜像神经元之于心理学,犹如DNA之于生物学” (Ramachandran, 2000)。

     02

     对同理心与镜像神经元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如果被试在同理心测试中得分较高,他的镜像神经元会比较活跃;反之,镜像神经元环路如果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同理心测试得分较低,被试就可能无法读懂他人意图、无法表达情感、无法做出亲社会行为。

     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情感冷漠是因为他们脑部相关区域的镜像神经元细胞受损 (Williams, JH. et al.,2001; Nouchine H. et al.,2006)。这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镜像神经元与外界的联结需要不停的巩固,而孤独症患者并没有建立这种有效的联结,让他们不能识别他人脸上高兴、悲伤、难过等情绪的含义,导致几乎没有共情能力。

     03

     如何让我们快乐,最简单的方式,与那些积极快乐的人在一起吧,看到别人打哈欠时,我们会被感染;看到别人哭泣时,我们会难过;看到别人大笑时,我们会被治愈,这正是大脑镜像神经元活跃的结果。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最近大火的四川丁真,为什么一天连续上多次热搜,治愈我们的是那整齐的牙齿?精致的五官?魁梧的身体?还是八块腹肌?都不是,是那灿烂而真诚的笑容,各位,盯着上面的照片看多十秒,你有没有体验到一丝快乐,告诉你,那就是镜像神经元的作用。

     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说一个迪拜的富豪患上了抑郁症,在网上看到一个五岁女孩的笑容时不能自拔,并且治好了他的抑郁症。这则新闻的真实性有多少,我并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你有心情不好或者有抑郁倾向,多和那些情绪积极,爱微笑的人在一起,会让我们自己也体验更多的温暖。

     没有人治愈我们怎么办,那就自己治愈自己呗,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到:“如果你不开心,那么,能变得开心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开心地坐直身体,并装作很开心的样子说话及行动。

     【胡鹏飞情绪心理——往期相关文章】

     情绪心理131:为什么会有“夫妻相”?

     情绪心理130:成年的愤怒,来自于儿童时期的压抑

     情绪心理129:为什么活得正确,却不快乐

     情绪心理128:述情障碍者,走在情绪的黑白世界

     情绪心理127:运动价值,《柳叶刀》的最新权威解读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业务合作 150 12702802 颜小姐。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