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161:病态共生,负面情绪的源头
2021/6/21 7:30:00 胡鹏飞学心理
负面情绪,人皆有之,但为什么有的人火气就是比别人大,比别人长呢?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来自于他与这个世界病态的共生。
说起共生这个词,我们首先需要认识一个人,那就是 玛格丽·马勒,匈牙利病理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是动力心理学学派中著名的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马勒提到人生的三大发展阶段:即正常的自闭期,正常的共生期,分离与个体化阶段。正常的共生状态,是指6个月以前,婴儿以一种“婴儿和母亲一起似乎是一个全能系统—一个二元单位”的感觉活动和运转。在共同的边界内,婴儿好像具有一种海洋般的无垠的广阔感受。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6个月前的孩子感觉自己与母亲就是一体的,母亲是自己,自己就是母亲,所有的需要都要及时的满足,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央,这就是科胡特所说的原始自恋状态。
6个月前的婴儿保留这种状态,没有问题,关键是我们很多人成年之后,依然保留这种状态,也就是病态的共生,这就是一切负面情绪的源头。
常见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呢?
01
控制
说到控制这个词,第一联想到的应该就是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你的手,你的脚先得听大脑指挥,你让它往东就得往东,往西就得往西,不容许出现任何的差错。当然,失去这种控制,就会让人愤怒,严重时绝望,比如我们的帕金森患者、高位截瘫者。
对身体的控制,是正常也是健康的,但对他人,对世界的控制就是一种痛苦,希望世界按照你的意志运行,希望他人全部听从你的想法,如同自己的身体一样,这种控制,给他人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折磨,也导致自己无穷无尽的愤怒与痛苦,更严重时导致精神分裂。
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负面情绪来源于哪?就是来自于自己不合理的控制:爱人听自己的,孩子听自己的,客户按自己的想法来,陌生人也懂自己--- ---。而当控制失败后,那种无能挫折又导致愤怒。
海灵格说到,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定不能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我感慨,所有幸福的关系,都不能有控制呀。
02
依赖
如果不控制,那怎么办,就去依赖呗,也就是把自己的事都推给别人,希望别人对自己负责。
依赖,其实就是控制的另一面,只是把主动权交给别人,但依然是需要对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领导对我照顾体贴,客户知我冷暖,家人为我规划前程,国家赐我幸福快乐,至于自己,那就耐心等待呗。
而一旦自己所希望的别人没有满足,就开始埋怨,社会不公,他人无情。
03
讨好
从来不主动的提意见,害怕不和别人的心意;从来不敢反驳,害怕对方会不开心。从来不主动表达需求,害怕冒犯别人。一切围绕着他人,一切以对方为尊,把自己埋进尘埃里。安全感的缺少,为了迎得他人的认可,而最终让自己成了一个谄媚的人。
讨好型思维的人,已经不知道怎么去有尊严的获得温情和赞赏,只有通过放低自己的姿态,多做些什么去“乞求”别人多认可他们一点。而很多时候,他的对面,恰恰坐着一位控制欲很强的人,他们彼此需要又彼此伤害着。在一个独立且成熟的成年人世界里,对方如何的看待你对待你,并不是因为你无限制的讨好与顺从而得到赞誉,作贱自己的同时,也会降低对方的价值。
讨好型的人脾气好,容易相处吗?答案是否定的,“媚上者必欺下”,在强者面前是奴隶,在弱者面前就是暴君。人呀,别活着活着,把自己给活死了。
04
拯救
拯救,这个词本来挺好的,意味着责任与担当,但最怕的是拯救的不是自己,而是全人类。因此,这种人把帮助所有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别人过分的关心和爱护。我们俗称的“烂好人”就属于此类。
对谁的要求都不拒绝,倾尽一切去帮助所有人,在别人的夸奖与认可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其实就是讨好者的别外一种表现形式。
生活中,这种人往往还挺让人感动的,尤其你只是一个吃瓜群众的时候,但如果你是他的家人,那你的痛苦体验可能就比较深了,这种人有个特点,对谁都好,对自己家人不一定好;对谁的活都特别上心,但对自己的活不一定。
05
独立
控制让人愤怒,依赖让人难过,讨好让人委屈,拯救让人失望,惟有独立才能让人淡定。
好的沟通,情感一定是双向流动的,而流动的前提是平等,平等的前提是独立,独立的前提是构建起边界意识。
人没有界限,本质上是没有自我,或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靠入侵别人的领地或让别人来侵犯自己去寻找安全感。
6个月前的婴儿无法分辨“我”和“你”。当他爬动,以为世界也在移动;当他饥饿,以为世界也在饥饿;当母亲走动,他以为自己也在走动;当母亲歌唱,他以为是自己的声音。世界和他,是一个整体,没有界限和差别。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慢慢意识到:母亲是母亲,妻子是妻子,同事是同事,世界是世界。我们在和他人之间应该有一条线,不允许他人随便进入,也不许自己轻易侵犯他人。这条线,保护了我们的安全,也维护着我们的尊严。
家庭、工作、乃至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源于我们病态的共生思维。我是我,你是你,清晰人际界线,遵守社会规则,才能彼此欣赏,也彼此尊重,寻找那共同的追求,并从中真正体验到宽容与关爱,自由与独立。
一段病态的关系,让彼此相互折磨精力耗尽,一段有边界的关系,才让生命更加开阔。
【胡鹏飞情绪心理——往期相关文章】
情绪心理160:这不是爱,这是囤积症
情绪心理159:成年人,请直接表达你的需要
情绪心理158:顶级销售的心理基因
情绪心理157:心理咨询中的代表性问句
情绪心理156: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业务合作 150 12702802 颜小姐。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