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163:相爱相杀:父母的控制,孩子的攻击
2021/7/5 7:36:00 胡鹏飞学心理

     如果说有一种爱最深沉,那一定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果说有一种战争最长久,那也一定是父母与子女。相爱相杀或许是许多父母与子女关系最真实的写照。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关系的发生呢,最近北京师范大学韩卓教授所发表的论文或许能揭开部份原因。

     有人常说孩子脾气火爆,情绪管理能力极差,甚至常有攻击行为出现,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美国期刊《攻击行为》在今年刊登了北京师范大学韩卓教授的一项研究,他们对89对亲子开展了调查,其中儿童平均年龄为8.76岁。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心理控制越强、父母情绪失调越严重,子女的攻击行为就越多。也就是说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预测源其实是与情绪有关的父母行为。

     01

     控制与攻击

     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ol)是指父母试图控制或压制子女的情感、言语表达、见解和想法,以使子女与父母的情感保持一致。这种心理操纵的手段包括否定子女的感受、诱发子女内疚、人身攻击、收回关爱、极不稳定的情绪化行为、限制子女的言语表达、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观点等。

     情绪失调(emotion dysregulation)是指父母在与孩子互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为子女树立情绪调节的榜样。研究者指出,父母情绪失调可能会为子女提供负面的示范,让他们习得了管理情绪(例如愤怒表达等)的不当方法,从而导致儿童的行为适应不良。

     结果发现:对于生理同步程度较高的亲子而言,家长的心理控制程度越强、情绪失调问题越严重,其子女出现攻击行为的概率就越高

    

     打开知网,输入关键词“心理控制”,就会发现许多关于它的研究,这种父母教养的方式与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攻击行为等都有着显著的相关。

     在日常的生活中,“心理控制”恰恰是以爱的名义出现,一句话就是我为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按照我的要求来,不许辩解,不许反抗,否则你就是不孝,你就不再值得我去爱。

     操纵别人的情感,限制他人情感的表达,以指责他人的方式去否定对方,引发对方的内疚,或者以某种条件达成为爱的基础,这不是关心不是爱,是威胁是攻击。面临攻击时怎么办,有能力时当然是反攻,表现为愤怒,如果感觉能力不够时咋办,那就是表现为抑郁。

     心理控制,影响的不只是儿童时期,而是一生。父母采取心理控制的,孩子长大之后要么愤怒焦虑、要么抑郁悲伤,很难有强大的自主性,随之而来人际关系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无论是与爱人还是与同事。

     02

     该管与不该管

     有朋友一定说,孩子不管行吗?什么都听他的,那还不上天了?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美国伊利诺大学的Nucci教授提出了个人事务的概念。Nucci认为,从3岁开始,幼儿便能够区分出哪些行为是应当有他们个人进行自主选择,不受权威约束的事务范围,该领域被称为“个人事务领域”

     有研究者认为,儿童力量感的建构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为了保持个人的力量感和个体性,儿童需要对个人事务拥有自由决定和控制的权利,而保持这种个人的权限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必备条件,因为它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社会界线。

    

     研究者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事务具体划分为五个领域:道德、常规、个人、安全、交友。

     (1)道德事务领域:是指与公平公正性、他人利益和他人权力有关的事件领域。

     (2)常规事务领域:是指与用来确保社会组织、团体顺利执行其职责和功能有关的规则领域(如各种风俗习惯、礼节、纪律等)。

     (3)安全事务领域:是指儿童参与其中的、对儿童有着某些间接或直接伤害的行为事件领域。

     (4)交友事务领域:是指与朋友之间相互交往的事件领域。

     (5)混合事务领域:由两种事务领域组成,主要是指个人事务与常规事务之间的混合。

     在常规事务领域、安全事务领域和道德事务领域这三个方面,家长有权利对孩子说不。因为孩子不具备足够多的认知,在涉及人身安全、社交礼仪、法律道德等方面认识不其中的严重性,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一定的约束与控制。但在交友领域或混合领域,也就是个人领域,恰恰也是孩子最看重的这两个领域过多的干涉会引发孩子强烈的负面情绪。

     研究表明,儿童对个人事务进行决定和控制的要求是人类个体发展中的一个必需的特征,它是一个跨文化、跨阶层的概念

     少点控制,多点尊重孩子在个人与交友领域的自主权,就会发现彼此心不慌了,气也顺了,战争少了,关系更和谐。

     【胡鹏飞情绪心理——往期相关文章】

     情绪心理162:焦虑,试试渐进式肌肉放松

     情绪心理161:病态共生,负面情绪的源头

     情绪心理160:这不是爱,这是囤积症

     情绪心理159:成年人,请直接表达你的需要

     情绪心理158:顶级销售的心理基因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业务合作 150 12702802 颜小姐。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