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182:你要的瘦,其实是一种病
2021/11/15 7:30:00 胡鹏飞学心理
人到中年,聊天的内容也开始符合这个年龄段了:那就是关于孩子。上周与邻居聊孩子教育,自然就聊到了孩子的生活习惯,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邻居家的经就是孩子挑食,每天为了让孩子多吃点而搞得家里鸡飞狗跳,父女对抗。
孩子学习不错,就是太瘦了,但孩子自己不认为,反倒认为自己太胖了,所以对含脂肪的,含糖的各种食物都不吃,而最终,导致身体体重下降,内分泌失调。
这种对身材极致瘦的追求,并不是对美的追求,而是一种疾病,称之为神经性厌食 (Anorexia Nervosa,简称AN)。
神经性厌食(AN)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能量摄取限制;强烈害怕体重增加或变胖,或持续地妨碍体重增加的行为;以及对自我的体重或体型产生感知紊乱。
她们盲目追求苗条,体重显著减轻,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如女性出现闭经。神经性厌食症的粗略死亡率(CMR)约为每10年5%(有的研究显示,比这还要高),患者最后死于心脏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继发感染、自杀等。
01
DSM-5对于神经性厌食的诊断标准
A. 相对于需求而言,在年龄、性别、发育轨迹和身体健康的背景下,出现了因限制能量的摄取而导致显著的低体重。显著的低体重被定义为低于正常体重的最低值或低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最低预期值。
B. 即使处于显著的低体重,仍然强烈害怕体重增加或变胖或有持续的影响体重增加的行为。
C. 对自己的体重或体型的体验障碍,体重或体型对自我评价的不当影响,或持续地缺乏对目前低体重的严重性的认识。
二种亚型
限制型:在过去的3个月内,个体没有反复的暴食或清除行为(即自我引吐或滥用泻药、利尿剂或灌肠)。此亚型所描述的体重减轻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通过节食、禁食和/或过度锻炼来实现。
暴食/清除型:在过去的 3个月内,个体有反复的暴食或清除行为(即自我引吐或滥用泻药、利尿剂或灌肠)。
02
目前的严重程度
对于成人而言,严重性的最低水平基于目前的体重指数(BMI)(参见如下),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则基于BMI百分比。
以下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年人消瘦程度的范围;儿童和青少年应使用对应的BMI百分比。严重程度的水平可以增加到反映临床症状,功能障碍的程度和指导的需要。
轻度:BMI ≥ 17 kg/㎡
中度:BMI 16~16.99 kg/㎡
重度:BMI 15~15.99 kg/㎡
极重度:BMI < 15 kg/㎡
03
患病率与发病年龄
在年轻女性中神经厌食症12个月患病率约为0.4%,对男性的患病率所知甚少,但与女性相比,神经厌食在男性中要少见得多,临床人群中女性与男性的比率大致为10:1。
该病通常起食于青春期或成年人早期,很少开始于青春期前期或40岁后。该障碍的起病通常与压力性生活事件有关,如学习、生活遭受挫折,新环境适应不良,家庭不和睦,家庭成员发生意外,重病或死亡等。
04
躯体体征和症状
神经性厌食的许多躯体体征和症状可归于饥饿,闭经常出现并似乎是生理功能失调的指征。如果出现闭经,通常是体重减轻的结果,但在少数个体中闭经实际上可在体重减轻之前出现。在青春期的女性中,月经初潮可能推迟,除了闭经,可能还主诉便秘,腹部疼痛,畏寒,无精打采和精力过剩。
体格检查方面最显著的发现是骨瘦如柴。通常还有明显的低血压、低体温和心动过缓。
05
神经性厌食产生的原因
1、遗传与生理的
存在该障碍的个体的一级生物学亲属发生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的风险增加。双生子研究及寄养子研究均已表明遗传因素在厌食症的发病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在有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个体中使用核磁共振,发现一系列大脑异常。
2、环境与文化的
在有些文化里或某些职业里,鼓励瘦,比如模特或精英运动员等
而更多,可能与家庭环境有关,女孩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渴望自己保持到发育前的状态,渴望通过身体获得他人的认可。许多AN患者,都有一些性格共性,比如低自尊、完美主义、敏感多虑、胆怯退缩等
而这些性格,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很多父母过份地干涉子女的生活,他们专制地认为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听自己,并认为这是父母的爱,但他们并不在乎孩子真正的需求,只是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厌食症患者除了生理的原因之外,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不接纳,而这种不接纳自己的根源在父母身上。
【胡鹏飞情绪心理——往期相关文章】
情绪心理181: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半个自己
情绪心理180:赠送礼物和激励员工的艺术
情绪心理179:女神,拯救抑郁症患者/研究
情绪心理178:恋爱风格,你是哪一种?
情绪心理177:那些无法相处的人:偏执型人格障碍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业务合作 150 12702802 颜小姐。
![](/asp/image.asp?m=0&w=gh_98e33cdfa065&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dTgKRJeD7thSr0JYr79vB3icnh3iaEDKHLAEK1kViaDia0yrh8nyFxP4dY6pTmEHyQaQM21ErRU2ZLugFCcFO4uBtQ/640?wx_fmt=jpeg)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