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202:从损耗到滋养,夫妻百态
2022/4/4 7:30:00 胡鹏飞学心理

     关系是性格,关系是命运,关系是人生;我们与自己内心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性格,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而人生,就是我与你,与它的关系。

     智力水平决定了你的成就高度,那关系和谐决定了幸福的深度。爱,就是关系的和谐。

     在所有决定幸福的关系中,莫过于夫妻,可这最重要的关系往往又是阻碍我们获得幸福的主要原因。我们许多人如此地渴望走进婚姻,走进之后又更加渴望走出,温暖幸福的港湾最终变成了相互纠结相互损耗的深渊。

     从相互损耗到相互滋养,是自我认识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

     在亲密的关系中,我们讨厌无聊,僵化、怨气、 责骂、或死气沉沉的,我们渴望爱,热情,创造、生机勃勃。

     01

     爱,无力

     有一种伴侣,从来不吵也不闹,一张麻木的脸与一颗被封闭的心,当然还有那僵硬的身体,没有欲望也没有快乐,没有激情也没有创造。按理来说,这种不蛮好的吗,但生活久了,你就会感受到绝望,因为他们虽然不吵不闹,但关键是也从来不给你回应。

     精神分析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在情感世界里,如果没有情感回应,关系就是绝境,严重时导致心死。许多夫妻的离开,不是因为吵闹,而是心死。

     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回应。一个婴儿向你“咿咿”,“啊啊”时,你回应同样的咿咿,啊啊,他会绽放最灿烂的笑容,因为得到了回应。当你上了一天班,回到家,伴侣一声招呼,一个拥抱,就是回应,关系开始和谐,幸福开始升华。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曾谈到:一个三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道:“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没有回应,就是黑暗;有回应,就有了光。这就是我们所有关系的本质,回应

     你满怀热情与爱,带着憧憬与希望投向另一半,而TA没有半点反应,反而像一个黑洞一样,把你所有的情感吸干,斩断你生命的活力,你人虽然还活着,但情感的世界却是一片荒芜。

     想像一下,你今天涨了工资,或者发现了一个特别好吃的地儿,回到家里与你爱人分享,一种是他饱含激情与欢喜,同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而另一种是:“哦”一声,再翻他的手机,哪种更能激发起你对生命的渴望。

     爱是关系,爱是回应,可回应,需要力量。

     许多的人不是不想回应你,而是他们没有能力,爱无力呀。他们每天上着班,努力挣着工资,做好自己的本职角色,或妻子或丈夫或父亲或母亲,这些关系已经损耗了他们仅有的能量,他们无法再回应他人,只能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

     这样的的夫妻关系,在外人看起来,他们之间没有争吵,没有打骂,有的只是无尽的沉默与孤独,甚至在他人的眼里,是标准的好人,但跟这样的好人在一起,你感受到是严重的压抑与吞灭,你的热情,你的活力,你的希望,你所有生命的能量都会被吞灭,他们是情感的黑洞,吞灭所有的光与热。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一种是死的本能。生,包括生存与性,它代表着爱与建设的力量,指向生命的成长;另一种是死的本能,代表着恨与破坏的力量,向外为攻击、侵犯、征服,向内则为自责、悔恨、抑郁,自我毁灭,指向生命的消亡。

    

     生的本能好理解,爱与创造,活力与激情,可为什么死也是本能?这是因为死其实是生的前提,就像树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所以落叶回到泥土中再去滋养树木一样,弗洛伊德发现人们总是找各种方法来消除生命中的紧张和焦虑,而死亡恰恰是最终极的解决方法,死的本能指向寂灭,想想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就是此种表现。

     攻击和恨是人类的本能,如果他们得不到真实的表达,就只能压抑向内走向死亡。而如果这种攻击被看见,被升华,就能释放出我们的爱与创造,形成生命的活力。正如温尼科特所说,攻击性等同于活力。

     好人,其实是自我攻击,压抑了欲望的人,随之而来的是生命的活力也消失了,我们常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为什么坏的男人有吸引力,因为他们体现了生的本能,散发着野性与魅力

     一个没有攻击性的男人,也丧失了自己的欲望,而那些有攻击性的男人才是真实的,更有爱的,因此后者比前者更有魅力,写到这里,我想到了陈冠希,这兄弟不错。

     真实,才有趣,真实,才有爱,真实,才能联结

     最糟糕的婚姻,就是两个好人,两个没有攻击也没有爱,两个极度匮乏的人在一起,他们看起了规规炬炬,其实是死气沉沉,没有热情,没有创造,没有惊喜也没有爱,他们相互损耗着对方,直至走向死的终点。

     02

     爱,折磨

     如果第一种夫妻关系是孤独终老,那这一种关系就是折磨至死。

     弗洛伊德认为性与攻击是人的本能,科胡特认为自恋也是本能。自恋构成了我们生命最基本的动力,一个人成熟的人就是学会从虚假的自恋走向健康的自恋。

     从虚假到健康,我们把自恋分成五个等级:

     第一等:世界与他人都应属于我,我是世界的神,全世界都要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没有做到,我就变成魔,恨不得毁了外部世界,他们活在自己的一元世界,会觉得自己是全能的,一旦这种全能感没有满足,随之而来的就是滔天的愤怒与毁灭。

     第二等:世界和他人都是我的延伸,应似我的手脚一般听命于我,虽然全世界不是按照头脑中的想像来行事,但至少要听命于我,服从于我,我不是宇宙的神,但我是世界的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敢不从,我将以排山倒海之势来惩罚你。

    

     第三等:他人应如我身外之物般可被我操纵,他们从全世界变成了个体,范围慢慢的缩小了,世界我是管不住了,但妻子、丈夫、孩子、下属总要听我的,按照我的指令来行事吧,如果没有顺从,我当然生气。

     第四等:他人和我都是人,但我有审判权限,审判,可能说得有点严重,评判这个词更合适,希望他们按照自己的道德要求或价值观来行事,比如我们动不动就说谁如何如何?不就是一种审判吗,我是对的,你们是错的。

     第五等:他人和我是对等的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熟吧,承认在这世界上,我与你与他,都是独立而平等的个体,有什么事情咱们好好商量呗,我不会因为我们意见不一致而暴怒,更不会因为没有听从我的想法就要去毁灭你,自信,淡定,从容,接受你我的差异,寻找我们的共同,这就是我们健康的自信。

     第一种夫妻关系是彼此孤独守望,这一种就是自恋的夫妻在付出与剥削,控制与服从中相互纠缠。一方说,你听我的,按我的来,满足我的自恋,否则我攻击你;另一方说,你听我的,按我的来,满足我的自恋,否则我攻击你。

     我控制你,你控制我,相互的攻击,彼此的折磨中,就是一生。

     03

     爱,从容

     走出虚假的自恋,构建清晰的边界,有了独立,才有从容。

     控制带来愤怒,依赖带来失望,讨好带来委屈,独立带来淡定与从容

     当两个个体都走向独立的时候,他们开始接受对方的不完美,也不强制对方来满足自己的自恋,我承认你的存在,我尊重你的选择,我知道我的位置,我坚持自己的选择,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共同的目的上达成一致,这时,平等的沟通开始了。

    

     我身边有许多这样的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也有自己的朋友,他们呵护自己的边界,也尊重对方的选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成就自己的精彩,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在共同的家庭目标达成一致,他们相互独立,但又共同商量,有让步,有坚守,有分岐,有合作,多的是一份淡定与从容。

     这样的夫妻关系,对很多人来说,就是美好,但我想,这并不是圆满,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即不是孤独毁灭,也不是纠缠折磨,也不仅仅是追求淡定从容,而是成就滋养,融合升华

     04

     爱,滋养

     好的夫妻关系是什么,是滋养,是成就,是一颗心照亮另一颗心。

     罗杰斯说,我们一切的心理问题都来源关系,所以他创建了关系疗法,一段高质量的治疗关系,能使一个人安全、自然地呈现自己生命的活力,重燃你内心的光亮,照亮阴暗的,毁灭的心灵

     照亮他人,先要点燃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能量体,我们如何展现自己旺盛的生命力,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的攻击,性、自恋被允许,被看见,被接纳

    

     那些热情,真诚,有趣,有感染力的人,自然会拥有丰富而饱满的人际关系,他们愿意打开自己,愿意成就对方;而那些封闭的,冷漠的,匮乏、干瘪、死气沉沉的人,人际关系自然也是凋零的,消耗的,他们只能活在自己的界里,再也走不出那黑暗的,幽长的深井。

     夫妻,如果一方感觉外部世界没有安全,威胁过大,而自己的承受力又不够时,那这个生命就倾向于关闭自己,从而消耗对方。相反,当一方感觉外部世界的是安全的,活力的,生命就倾向于走向开放,并追求与对方融合,从而促进生命的繁衍与创造

     所有的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都要以安全为基础,活力为保障,敞开为手段,才能与他人建立融合,促进的关系,而威胁、封闭只能消耗对方,杀死自己。

     科胡特说:活力能够滋养自体时,即自信;活力能滋养客体时,即热情。良好的夫妻关系就是自信与热情,爱自己也爱他人,相互滋养相互成就。差的夫妻关系,你弄死我,我弄死你

     智力,决定了人的成就,关系,决定了人的幸福;茫茫人海,愿我们每个人的攻击被接纳,自恋被满足,欲望被促进,愿我们都能走出自我压抑,自我否定,自我攻击;带着热情,活力,爱与创造,照亮身边的TA。

     【胡鹏飞情绪心理——往期相关文章】

     情绪心理201:抱持,最温情的爱

     情绪心理200:成长,请先更换你的动力系统

     情绪心理199:被隔离,如何渡过那漫长的时光

     情绪心理198:在焦虑的深渊里为何越陷越深

     情绪心理197:可以拒绝,但请别伤害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业务合作 150 12702802 颜小姐。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