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222:安全氛围才是沟通的基础
2022/8/22 11:31:04 胡鹏飞学心理

     我们经常看到部门经理召开会议:原本关于质量改进的讨论最后变成一场争执,经过一段时间的指责与抱怨以后,大家不欢而散。

     为什么你认为绝对正确的方法与理念却没获得大家的认同?为什么你的强势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他们要么据理力争,证明你的错误;要么干脆不做声,但一看就知道他们对方案的不屑。

     这就是在沟通中,我们不仅要观察讨论的内容,更要观察讨论的氛围,只有对方在安全氛围中,我们才能就讨论的内容达成一致

     良好的问题解决需要彼此观点的自由交流,如果一方感受到的是恐惧,害怕,不安等情绪,交流的障碍就存在了。只有双方在对话的过程中营造出足够的安全气氛,彼此才可以随心所欲地讨论任何问题,对方也才会全情地投入聆听你的看法,你也可以坦诚地接受不同的观点而不产生抵触情绪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你在和他人进行对话时,有可能对方的观点让人听起来不舒服,但你却没有产生抵触情绪,你认真聆听他们的信息,思考他们的看法,让自己坦然接受对方的影响,哪怕很多时候,并不是对你的认同反而可能是对你的批评。

     如果有过这种经历,问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时?一定是对方在对话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你的利益,对方也表达了足够的尊重,就会觉得是安全的。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还是做出积极的反应。相反,如果你感觉气氛不安全时,再对的信息你也难以接受,哪怕是善意的话语有时也可能会当成一种威胁。

     沉默和暴力是两种典型安全感缺乏时的表现,要么拒绝进行观点交流要么强迫对方接受其观点。最常见沉默形式有掩饰,对问题轻描淡写或有选择性地表达观点;逃避,完成避开敏感话题,不跟你谈;退缩,彻底退出对话,一走了之

     暴力的形式有控制,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用指令性问题控制对话过程;贴标签,把某些人或观点加上标签,把它们视某一类人或物;攻击,战胜对方,进而发展到希望为对方制造痛苦,比如贬低或威胁对方。

     下次,当你谈话的对象对你着大喊大叫、取笑你、羞辱你或者不理你时,不要简单地决定和他们对着干,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如果认为对方在攻击你,你的大脑就会短路,智商就会下降为跟一只猴子差不多。学会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哦,我明白了,那是对方缺乏安全感。你接下来做的就是想办法为对方营造安全的气氛了。

    

     那如何创造安全的氛围呢?

     1、共同目的

     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应当对让对方感到我们在对话中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感到你关心他的目标、利益与价值。反之亦然,对方也能让你感到他关注你的目标,利益与价值,这就是双方对话的启动因素。如果共同目的出现危机,往往会表现出自我防御、无端指责等。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这样问自己,“对方觉得我在对话中是否关注其目的?,对方是否信任我的对话动机?”。

     强调“共同”,要想顺利完成问题解决,我们必须真正关心对方的利益,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如果我们只是顾及自己的利益,想办法去控制对方,安全感就会破坏,对方有可就是沉默或暴力来应对。

     2、相互尊重

     良好的沟通氛围需要的是信任,而信任的前提是尊重。尊重这东西你说他他好像不存在,但一旦缺少了,我们就能马上感受到。一旦对方感觉你缺乏尊重,那他要一定争取,如何去争取呢,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去为难你,给你造成种种障碍。

     共同目的是我们对话的开始,而要想这种对话持续下去,就需要彼此的尊重。在对方失去安全感时,不防问问自己,“对方觉得我有尊重他吗”,如果没有,想想自己从内而外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3、学会道歉

     当你的行为不妥或者给别人带来伤害时,需要表达真诚的歉意。道歉不仅仅是口头的,需要从内心改变那种我会永远正确的想法,也就是动机需要改变。在我们的共同目的以及尊重出现问题之后,真诚的道歉是建立安全感的最好方法。

     4、利用对比消除误会

     有的时候,你本来没有恶意,对方却从中感受到你要伤害他,在这种情况下,道歉可能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利用对比法来澄清,再重新建立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主要结构就是1、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良企图的误解(否定),2、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例如:“我不是对你有什么意见,只是希望这报告能更完善一点”。

     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安全,没有安全感,我们会想方设法给别人制造障碍;有了安全感,我们才能卸下自己的防御体系,敞开心怀去接纳别人的意见与建议。

     【胡鹏飞情绪心理——往期相关文章】

     情绪心理221:需要管理的是精力,而不是时间

     情绪心理220:旁观者效应与员工责任心

     情绪心理219:治疗精神内耗,靠的不是读故事

     情绪心理218:负面情绪来袭,请做好准备

     情绪心理217:接受职场的竞争,体验生活的舒适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业务合作 150 12702802 颜小姐。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