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229:从“三喻文化”看新生代员工管理
2022/10/10 8:00:00 胡鹏飞学心理
越来越多听到企业的管理人员说,“现在的新生代员工太难管了,尤其是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进入职场,他们个性、爱玩、任性、不听话,不像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一样有责任感,耐得住寂寞,懂得尊重上级--- ---”。
这就我们很多人所说的“代沟”,“但往往管理者把这种“代沟”产生的原因仅仅归咎于年轻一代的“反判”上,却很少人把这种反判归咎于管理者在新时代的落伍上——玛格丽特·米德“。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70年代出版的《文化与承诺》中认为这种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既不能认为是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差异,更不能认为是生物遗传方面的差异,最主要是源于文化传递的差异。让我们看看这种文化传递的差异对于现在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又带来哪些挑战与思考。
玛格丽特·米德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
01
前喻文化
基本特征体现在老一辈成员的每一个行动之中,这一特征就是:尽管有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人们的生活道路是既定的,永远不可变更的,晚辈从未奢望、也根本不可能设想自己的生活能和父辈、祖辈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晚辈在长辈的严格控制下进行,并且沿着长辈的生活道路前进,因此晚辈只能是长辈的肉体和精神的延续,只能是他们赖以生息的土地和传统的产儿。
在这种文化中最受尊敬的是年龄最大的老人,年轻人普遍缺乏疑问和自我意识。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唯一需要或者必须做的就是接受父辈的安排,不需要任何的思辨。
“在无知的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受到正人君子的冷落。房龙的话反映出了这种文化的本质。

在这种文化里,我是谁?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怎样说?我怎样做?怎样吃和睡?怎样谋生?怎么做父母?怎样爱?或者怎样去死都是固定的。
受到这种文化影响的管理者肯定希望下属是老实的,是听话的;对上级是完全的尊重;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应该交给领导者,沿着领导者的规划走下去。他们经常说的就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他们讲究的是经验,要的是服从。
02
并喻文化
基本特点是全体社会成员以当今最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并喻文化所发生的社会情景中,年轻一代经历的一切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母、祖父母以及社会中的其它长者,他们的前辈无法向他们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活方式,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模式。
90年代出生的这一批人,旧的社会形态开始打破,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大量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文化与价值观开始动摇。而西方的价值观又来不及塑造,因此他们首先与年长的一辈产生了冲突。
在这种文化中,经验不再是指导生活的准则,取而代之的是行动,是成功,谁最先做好的,其他人跟着学习,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03
后喻文化
即人们所称的“青年文化”,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过程,在这一文化中,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前辈。
过去的世界,若干的长辈凭着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益积累的经验比年轻人知道得多,年轻人对长辈是尊敬,是服从,因为长辈们代表着年轻人的未来。但今天的社会不是如此,不论是家庭的长辈还是企业的领导,不能仅凭着简单的训导说你这么做是对的,你这么做是错的。
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90后的年轻人凭着对电脑的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已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长辈,再采用前喻文化式的教育不仅起不到任何正面的教育,相反,让年轻人更讨厌更“反叛”。因此,我们需要和年轻人共同学习,重视他们的存在与价值,共同面对未来的迷茫与挑战。
年轻的一代,他们不惟信经验,也不迷信成功者,他们信仰的是事实,是数据,因此,只有哪些具有真实力,真性情的人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与尊重。

对于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我们不要总是归咎于他们的叛逆上,这种所谓的判逆与代沟都是建立在前喻文化的基础上;面对后喻文化的新生代员工,管理者只能选择对话,正如米德所说“真正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沟通的方式应该少摆点长者的经验与成功者的榜样,而是回归基本的事实与数据。
在这一场对话中,应该虚心学习的是年长的一代。这确实很难让年长的家长或管理者接受,但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如果你不想落后于年轻人就必须努力向他们学习。正如毛主席对年轻人所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年轻人才代表着未来。
【胡鹏飞情绪心理——往期相关文章】
情绪心理228:新生代,对霍夫斯太德文化差异的挑战
情绪心理227:反刍,走不出痛苦的循环
情绪心理226:面对新生代员工,重塑你的权威
情绪心理225:情绪,要的是管理而不是控制
情绪心理224:为什么经历了创伤事件,却没有创伤障碍
正文结束
作者:胡鹏飞,职业讲师,常住深圳。专注管理心理、销售心理、情绪心理领域的琢磨,品牌课程有《逆风飞扬——压力与情绪管理》、《高情商的管理者》、《基于心理学的沟通技术》、《管理心理学》、《基于心理学的新生代员工管理》。会讲课,能跑步,爱滑雪,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私人微信号:hupengfeisz。业务合作 150 12702802 颜小姐。

每周一定时更新,偶有号外
长按上方,开始我们的缘分
胡鹏飞
管理 | 心理 | 职业 | 分享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胡鹏飞学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