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预告】G蛋白偶联受体及新药开发
2022/8/19 11:14:23 生物密探

生物密探 iSpyBio
关于我们
这是一群热爱生物学的志愿者们发起的一个有趣有温度的订阅号,我们将以“探讨科学前沿,探索生物奥秘”为方向,分享最新科学前沿资讯科普(不仅限于生物学、医药、生物微观世界和生物安全)、行业大咖讲座和行业创业竞赛、行业竞技/留学资讯等。
我们是真理的发掘者和搬运工。无论你是从事生物相关的研究人员,还是对生物科普探秘感兴趣的跨行群体,都欢迎关注我们,与我们一起探索生物的奥秘!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一类细胞膜表面受体家族,它们广泛参与视觉、嗅觉,行为、认知、免疫、神经调节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如果与其相关的细胞内通路调节发生变化,或者外源病原物以之为受体攻击机体细胞,则容易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因此GPCR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药物开发靶点。
据统计,目前美国FDA批准的化学新药分子中就有超过1/3的新药靶向该类家族的受体成员。
在细胞外的激动剂分子与跨膜的GPCR相互作用后,诱导受体发生构象变化,受体由非活性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处于激活状态的受体与胞质侧的一系列信号转导蛋白相互作用,将信号传递给下游的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离子通道等效应蛋白。
传统上,药物发现一般是是通过直接靶向受体蛋白来促进或抑制受体活化。然而,仍然有许多受体蛋白存在于与受体相关蛋白的复合物中,这些受体复合物的功能特性、信号通路和定位通常与分离的受体蛋白不同。因此,受体复合物为靶向和调节特定的信号通路提供了另一种思路。针对GPCR及其与下游信号传递复合物的结构研究,可以为靶向GPCR的药物的进一步设计奠定基础。
随着冷冻电镜等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也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受体复合物的结构信息,从而可以借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模式的结构研究,大力加速靶向GPCR的激动剂、拮抗剂、二重激动剂,偏向性激动剂,別构调控剂等不同类型的药物的开发,这将会是对传统新药发现过程的革新。
本次钰沐菡公开课,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来自水木未来的衡杰博士,他将结合相关的范例,详细讲解GPCR的新药开发过程。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同学们来参加。

衡杰 博士
衡杰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曾在清华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GPCR的结构和动态调控。在PNAS, Cell Research, JACS等国际期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目前在水木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从事GPCR结构研究及新药发现相关的研究工作。
参与方式
日期:2022年8月21日
时间:北京时间20:00
直播平台:ZOOM
会议 ID: 868 5987 0202
会议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6859870202


▼往期精彩回顾▼
Science Advances|细胞表面SARS-CoV-2核衣壳蛋白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
首次证明:小片段的透明质酸在肥胖个体中增加,并通过TLR介导的先天免疫细胞激活导致低度炎症
蜜蜂的权衡?
【最新发现】泛素连接酶TRAF6和TGFβ I型受体与极光激酶B形成复合物,有助于癌细胞中的有丝分裂进展和细胞分裂
耗时30年的韦伯太空望远镜,近红外相机照片首次官宣
【最新发现】诺如病毒传播的一条新途径
【Nature】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细菌非常复杂
【最新研究】多做家务可以降低中风风险?
【生物密探第12期讲座回顾】重组抗体
【讲座回顾】膝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手段的优化-预临床模拟研究
【Nature新研究】 COVID-19 如何引发大规模炎症?
【讲座回顾】用于快速诊断和细胞分选的单细胞微流体
【讲座回顾】谈性,说“艾”——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
【讲座回顾】E-humanome - 用传感器监测人类周围、附近、身上和体内的环境
【讲座回顾】国际罕见病和基因疗法药物进展
【最新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基因在大脑免疫细胞中的作用
“知彼知己,早诊早智”2021脑健康宣传日活动圆满结束
【讲座回顾】利用大规模遗传数据确定导致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遗传和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生物密探中外讲座第三期回顾】白血病的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
【生物密探中外讲座第二期回顾】中风精准预防: 从活体影像,血液动力学分析到人工智能
生物密探中外讲座回顾/第一期:人体可清除和不可清除的病毒

扫描关注我们探索生物奥秘微信:【iSpyBio】


点个在看 再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物密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