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密探(ispybio) 微信文章
  • 2024-01-20 生物密探中外讲座回顾/第一期:人体可清除和不可清除的病毒
  • 2023-04-26 【最新研究】大脑中与焦虑症相关的新基因被发现
  • 2023-04-19 要想“活得久”,就得“管住嘴”!Nature重磅:少吃,竟可延长10%-20%寿命!
  • 2023-04-14 【基础科普】基因治疗的原理、潜力、挑战和风险
  • 2023-04-07 /Nature Biotechnology/肿瘤诊断和预后的tRNA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新方法
  • 2023-03-31 新观点:人类衰老是DNA中“设计”缺陷的结果?
  • 2023-03-22 ChatGPT癌症信息输出的准确性——人工智能可以作为疾病信息的依据吗?
  • 2023-03-17 /Nature/ 男男同性伴侣有望拥有亲生孩子?科学家成功造出两只雄性小鼠的后代!
  • 2023-03-06 甲流大暴发,抢药太疯狂,乱吃头孢竟导致大白肺!新冠康复后再患甲流,重症死亡风险倍增!
  • 2023-02-22 基因疗法 —— 帕金森病患者的希望
  • 2023-02-17 “肠道新冠”暴发!每年7亿感染,20万死亡,急诊医生也头疼……
  • 2023-02-08 “抗疫神药”布洛芬,你了解它吗?
  • 2023-01-18 新冠最强毒株"XBB.1.5是否会在春节掀起第二波感染高峰?"
  • 2023-01-13 过年了,哪些脂质和脂蛋白对心血管有影响?你要知道
  • 2023-01-05 Science|玻璃蛙将血液隐藏在肝脏中以保持透明度
  • 2022-12-27 【最新科研汇总】新冠有后遗症吗?二次感染会加重吗?
  • 2022-12-26 混合(天然/疫苗)免疫方法是否是增强免疫力的可复制方法?
  • 2022-12-15 【公开课预告】多肽类药物前沿|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季鑫剑:基于高通量合成筛选平台的大环肽类药物的研发
  • 2022-12-15 【公开课预告】多肽类药物前沿|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季鑫剑:基于高通量合成筛选平台的大环肽类药物的研发
  • 2022-12-14 “有趣”的生物科学,科普书籍推荐
  • 2022-12-14 “有趣”的生物科学,科普书籍推荐
  • 2022-12-09 什么是脓毒症,与COVID-19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 2022-12-09 什么是脓毒症,与COVID-19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 2022-12-08 【公开课预告】“合成致死”赛道上的“孤跑者” | 中科大附属肿瘤医院研究院叶足: 基于DNA损伤修复的肿瘤治疗研究
  • 2022-12-08 【公开课预告】“合成致死”赛道上的“孤跑者” | 中科大附属肿瘤医院研究院叶足: 基于DNA损伤修复的肿瘤治疗研究
  • 2022-11-30 持久性细菌如何逃避抗生素,延长感染
  • 2022-11-30 持久性细菌如何逃避抗生素,延长感染
  • 2022-11-25 猪会解决器官危机吗?动物到人类移植的未来
  • 2022-11-25 猪会解决器官危机吗?动物到人类移植的未来
  • 2022-11-16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希望即将到来?
  • 2022-11-16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希望即将到来?
  • 2022-11-12 【公开课预告】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新药发现领域前沿算法进展
  • 2022-11-12 【公开课预告】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及新药发现领域前沿算法进展
  • 2022-11-11 请查收!情绪的身体地图
  • 2022-11-11 请查收!情绪的身体地图
  • 2022-11-04 棕色脂肪有望解决肥胖和一系列相关疾病
  • 2022-11-04 棕色脂肪有望解决肥胖和一系列相关疾病
  • 2022-10-27 多态微生物:癌症的新标志
  • 2022-10-27 多态微生物:癌症的新标志
  • 2022-10-21 【公开课预告】核酸药物递送:未来已来
  • 2022-10-21 【公开课预告】核酸药物递送:未来已来
  • 2022-10-14 【公开课预告】 PROTAC抗肿瘤药物研发及临床转化
  • 2022-10-14 【公开课预告】 PROTAC抗肿瘤药物研发及临床转化
  • 2022-10-12 听说过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来新的尾巴,听说过蝾螈可以再生他们的大脑吗?
  • 2022-10-12 听说过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来新的尾巴,听说过蝾螈可以再生他们的大脑吗?
  • 2022-10-08 公开课 | 以患者为中心——远程智能临床试验专家共识与行业进展
  • 2022-10-08 公开课 | 以患者为中心——远程智能临床试验专家共识与行业进展
  • 2022-09-30 【公开课预告】基因核酸药物新时代
  • 2022-09-30 【公开课预告】基因核酸药物新时代
  • 2022-09-29 COVID大流行期间的社会隔离和封锁导致抑郁症发病率上升
  • 2022-09-29 COVID大流行期间的社会隔离和封锁导致抑郁症发病率上升
  • 2022-09-20 植物真的可以感知声音?
  • 2022-09-20 植物真的可以感知声音?
  • 2022-09-16 【公开课预告】 微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高通量定向挖掘与活性评价
  • 2022-09-09 【公开课预告】“小”数据,也有“大”作为——定量药理在新药临床开发中的应用
  • 2022-09-06 【Science Signaling】IL-6信号传导介导创伤后骨关节炎的软骨退化和疼痛,且具有性别特异性
  • 2022-09-01 【Science】TGF-β和BMP途径的协调激活促进自噬,并限制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后的肝损伤
  • 2022-08-31 【公开课预告】魔法子弹:ADC药物的研发历史、进展及挑战
  • 2022-08-26 T细胞免疫对于COVID-19疫苗的长期保护可能至关重要
  • 2022-08-19 【公开课预告】G蛋白偶联受体及新药开发
  • 2022-08-09 Science Advances|细胞表面SARS-CoV-2核衣壳蛋白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
  • 2022-08-05 【公开课预告】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设计新策略与新方法
  • 2022-08-04 首次证明:小片段的透明质酸在肥胖个体中增加,并通过TLR介导的先天免疫细胞激活导致低度炎症
  • 2022-07-28 蜜蜂的权衡
  • 2022-07-25 【公开课预告】马尔可夫状态模型的深度学习以及其在生化系统中的应用
  • 2022-07-22 【公开课预告】水塑物语: 分子结晶的那些事
  • 2022-07-21 【最新发现】泛素连接酶TRAF6和TGFβ I型受体与极光激酶B形成复合物,有助于癌细胞中的有丝分裂进展和细胞分裂
  • 2022-07-14 【公开课预告】畅言 元宇宙+医疗 的现在与未来
  • 2022-07-13 耗时30年的韦伯太空望远镜,近红外相机照片首次官宣
  • 2022-07-07 【最新发现】诺如病毒传播的一条新途径
  • 2022-06-29 【Nature】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细菌非常复杂
  • 2022-06-23 【公开课预告】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质复合体三维空间结构预测:AlphaFold-Multimer原理介绍
  • 2022-06-20 【公开课预告】利用最新CRISPR技术进行原代细胞基因编辑
  • 2022-06-14 【公开课预告】结合实验和计算方法解析蛋白质的构象动力学和功能关系
  • 2022-06-13 Nature证实,不是β淀粉样蛋白导致阿尔兹海默症!
  • 2022-06-10 【最新研究】多做家务可以降低中风风险?
  • 2022-06-02 【生物密探第12期讲座回顾】重组抗体
  • 2022-05-25 「猴痘」病例已超百例,不明传播链增加!比利时要求猴痘患者自我隔离21天
  • 2022-05-24 【生物密探第12期讲座预告】重组抗体
  • 2022-05-10 【公开课预告】微生物基因组挖掘
  • 2022-04-29 最新研究:辉瑞COVID-19第三剂疫苗对omicron住院患者的保护作用在3个月后减弱
  • 2022-04-27 最新研究:某些长期 COVID-19 病例可能是由异常抑制的免疫系统引起的
  • 2022-04-25 PLOS ONE 研究 / 新的阿尔茨海默氏症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
  • 2022-04-19 【公开课预告】固有无序蛋白(IDP)是否可以进行理性药物设计?
  • 2022-04-15 【讲座回顾】膝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手段的优化-预临床模拟研究
  • 2022-04-08 【Nature新研究】 COVID-19 如何引发大规模炎症?
  • 2022-03-30 【讲座预告】膝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手段的优化-预临床模拟研究
  • 2022-03-25 【最新发现】绿叶蔬菜中发现的化学物质可减缓新冠病毒的生长
  • 2022-03-24 【Cell最新研究】在肿瘤中发现的天然抗体可以为改进免疫疗法指明新方向
  • 2022-03-17 【讲座回顾】用于快速诊断和细胞分选的单细胞微流体
  • 2022-03-07 【公开课预告】SCUBA:不依赖天然结构片段拼接的蛋白质主链从头设计
  • 2022-03-04 【活动注册】3月8日国际妇女节WeCREATE启动活动
  • 2022-02-22 【学术讲座预告】用于快速诊断和细胞分选的单细胞微流体
  • 2022-02-17 谷爱凌的秘密武器是每天睡足10小时!为什么睡眠对优化学习和记忆很重要?
  • 2022-02-10 最新研究:大脑刺激可迅速改善长期新冠患者的认知缺陷
  • 2022-01-27 最新研究:类黄酮可降低帕金森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 2022-01-20 【公开课预告】自动化合成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2022-01-18 冷冻电镜研究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大脑中 Aβ42 细丝的原子结构
  • 2022-01-12 【公开课预告】AlphaFold的原理和展望
  • 2022-01-07 【讲座回顾】谈性,说“艾”——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
  • 2022-01-05 【公开课预告】药物设计中的蛋白配体结合动力学
  • 2021-12-30 【公开课预告】人工智能在GPCR靶向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 2021-12-20 【生物密探讲座预告】谈性,说“艾”——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
  • 2021-12-17 PNAS/ 早期肺癌有望可以从一滴血中检测出来?
  • 2021-12-15 【公开课预告】新一代CTLA-4抗体的抗肿瘤与副作用机制探讨
  • 2021-12-14 PNAS /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阻止SARS-CoV-2感染的RNA适配体分子
  • 2021-12-09 我国首个新冠中和抗体联合治疗新药获批!
  • 2021-12-08 最新研究:DNA损伤如何诱导食欲抑制和体重减轻?
  • 2021-12-07 【公开课预告】分子动力学在酶分子改造中的应用
  • 2021-12-03 【讲座回顾】E-humanome - 用传感器监测人类周围、附近、身上和体内的环境
  • 2021-12-02 【公开课预告】探索细胞内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原理
  • 2021-11-30 引起全球恐慌的新冠最新突变株奥密克戎(Omicron),你了解多少?
  • 2021-11-29 【活动预告】Can we grow artificial tissues and organs in the lab?
  • 2021-11-23 【公开课预告】结构生物学实操入门
  • 2021-11-22 【讲座预告】E-humanome - 用传感器监测人类周围、附近、身上和体内的环境
  • 2021-11-18 7个最佳科研在线资源,赶紧收藏!
  • 2021-11-16 【公开课预告】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cal Induced Proximity
  • 2021-11-11 【最新研究】发现身体对心脏病发作的防御反应可能有所帮助
  • 2021-11-10 【讲座回顾】国际罕见病和基因疗法药物进展
  • 2021-11-09 【公开课预告】罕见基因突变对药物反应的影响
  • 2021-11-08 【最新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基因在大脑免疫细胞中的作用
  • 2021-11-05 2021第七届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免费线上参会)
  • 2021-11-03 【公开课预告】蛋白质动力学与进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 2021-11-02 心脏细胞内的细胞时钟如何协调日常心律?
  • 2021-10-26 【公开课预告】AI助力蛋白质结构预测
  • 2021-10-25 【讲座预告】国际罕见病和基因疗法药物进展
  • 2021-10-20 【公开课预告】深度学习辅助的微观机理探索
  • 2021-10-19 【公开课回放】生物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可塑性规则
  • 2021-10-13 自然光可能是改善情绪和减少失眠的关键
  • 2021-10-12 最新研究证明冥想训练可减轻长期压力
  • 2021-10-01 “知彼知己,早诊早智”2021脑健康宣传日活动圆满结束
  • 2021-09-30 辉瑞启动mRNA流感疫苗临床试验
  • 2021-09-29 抗癫痫药物可改善部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 2021-09-22 【讲座预告】九月AD特辑:9月25日脑健康宣传活动日(含讲座入会信息)
  • 2021-09-14 【讲座预告】九月AD特辑:Know Dementia, Know Alzheimer’s 脑健康宣传活动日
  • 2021-09-09 【讲座回顾】利用大规模遗传数据确定导致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遗传和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 2021-08-31 研究人员确定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遗传原因并揭示潜在的药物靶点
  •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