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希望即将到来?
2022/11/16 8:59:57 生物密探

    

     生物密探 iSpyBio

     关于我们

     这是一群热爱生物学的志愿者们发起的一个有趣有温度的订阅号,我们将以“探讨科学前沿,探索生物奥秘”为方向,分享最新科学前沿资讯科普(不仅限于生物学、医药、生物微观世界和生物安全)、行业大咖讲座和行业创业竞赛、行业竞技/留学资讯等。

     我们是真理的发掘者和搬运工。无论你是从事生物相关的研究人员,还是对生物科普探秘感兴趣的跨行群体,都欢迎关注我们,与我们一起探索生物的奥秘!

     据估计,阿尔茨海默病每3秒钟就有一例新的确诊,相当于全球每年有1000万例新病例。据阿尔茨海默病国际组织(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称,如果它是一个国家,痴呆症将成为世界第14大经济体。这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痴呆症)领域发生任何新情况时,人们都会转过头来。最近的一项进展是Eisai和Biogen联合宣布Clarity AD的结果,Clarity是一项治疗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lecanemab 3期试验。Lecanemab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结合阿尔茨海默病中典型的可溶性淀粉样β原纤维。Clarity AD对50-90岁的患者进行了莱卡单抗与安慰剂的比较,这些患者在情景记忆、脑淀粉样病变和各种共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肥胖和肾病)方面存在客观损害。与安慰剂相比,Lecanemab达到了临床痴呆分级-盒子总和量表中减少临床下降的主要终点(18个月时减少27%;p=0.00005),这无疑为至少可以减缓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以及患者的认知和记忆可以保持更长时间提供了一些希望。然而,该领域过去充满了虚假的希望!2018年5月,由于缺乏明显的益处,法国所有三种许可用于痴呆症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均被拆除,以及最近围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2021 6月批准阿杜卡努单抗的争议,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考虑任何新的进展是否真的为患者带来了好处,这是至关重要的。鉴于之前的抗淀粉样β抗体试验,如bapineuzumab、solanezumab和gantenerumab,尚未达到其主要终点,也许这里真正新颖的不是lecanemab在已经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中显示出优于安慰剂的优势,而是其后续研究,正在进行的AHEAD 3-45期3试验(NCT04468659),其中,在没有任何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或体征,但大脑淀粉样蛋白积累已经增加的人群中, lecanemab与安慰剂进行了比较。正如莎拉·格雷戈里(Sarah Gregory)及其同事在本期文章中所主张的那样,只有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招募试验参与者,才能真正证明疾病治疗的概念,从而理解和阻止(或至少减缓)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病。尽管AHEAD 3-45的结果预计不会在2027年底之前公布,但令人鼓舞的是,制药行业和试验资助者对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界的变革呼声做出了反应。2003年至2019年间,超过200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试验药物要么未能达到临床研究终点,要么被放弃;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该疾病,在此间隔之前的25年几乎都没有结果。尽管有人认为,所谓以淀粉样蛋白为中心的药物开发方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尚未给患者带来任何真正的益处,但问题可能不在于药物,而是研究多次试图以几乎相同的方式测试具有类似作用机制的药物,没有注意到治疗开始较晚、剂量不当,试验参与者选择不当也是失败的可能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1.39亿人患有痴呆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约占病例的60-70%,其中大多数将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医疗成本、护理人员和患者的生产力损失,甚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丧失的人权,这些相关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对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研究来说太大了,无法保持不变。改变的时机已经成熟;或者,用格雷戈里和同事的话来说,“将阿尔茨海默病理解为(……)可检测和可控制的疾病,比目前的症状焦点所允许的早几十年”。即使临床研究的缓慢进展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开始产生真正的疾病治疗方案,但现在的任何进展,无论是患者与家人在一起的几周还是几个月,都将对他们和家人有价值。

     参考资料:

     1.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hl/article/PIIS2666-7568(22)00251-3/fulltext

    

     ▼往期精彩回顾▼

     请查收!情绪的身体地图

     棕色脂肪有望解决肥胖和一系列相关疾病

     多态微生物:癌症的新标志

     听说过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来新的尾巴,听说过蝾螈可以再生他们的大脑吗?

     COVID大流行期间的社会隔离和封锁导致抑郁症发病率上升

     植物真的可以感知声音?【Science Signaling】IL-6信号传导介导创伤后骨关节炎的软骨退化和疼痛,且具有性别特异性【Science】TGF-β和BMP途径的协调激活促进自噬,并限制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后的肝损伤T细胞免疫对于COVID-19疫苗的长期保护可能至关重要

     Science Advances|细胞表面SARS-CoV-2核衣壳蛋白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

     首次证明:小片段的透明质酸在肥胖个体中增加,并通过TLR介导的先天免疫细胞激活导致低度炎症蜜蜂的权衡?

     【最新发现】泛素连接酶TRAF6和TGFβ I型受体与极光激酶B形成复合物,有助于癌细胞中的有丝分裂进展和细胞分裂

     耗时30年的韦伯太空望远镜,近红外相机照片首次官宣

     【最新发现】诺如病毒传播的一条新途径

     【Nature】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细菌非常复杂

     【最新研究】多做家务可以降低中风风险?

     【生物密探第12期讲座回顾】重组抗体

     【讲座回顾】膝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手段的优化-预临床模拟研究

     【Nature新研究】 COVID-19 如何引发大规模炎症?

     【讲座回顾】用于快速诊断和细胞分选的单细胞微流体

     【讲座回顾】谈性,说“艾”——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

     【讲座回顾】E-humanome - 用传感器监测人类周围、附近、身上和体内的环境

     【讲座回顾】国际罕见病和基因疗法药物进展

     【最新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基因在大脑免疫细胞中的作用

     “知彼知己,早诊早智”2021脑健康宣传日活动圆满结束

     【讲座回顾】利用大规模遗传数据确定导致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遗传和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生物密探中外讲座第三期回顾】白血病的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

     【生物密探中外讲座第二期回顾】中风精准预防: 从活体影像,血液动力学分析到人工智能

     生物密探中外讲座回顾/第一期:人体可清除和不可清除的病毒

     扫描关注我们探索生物奥秘微信:【iSpyBio】

    

    

    点个在看 再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物密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