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大暴发,抢药太疯狂,乱吃头孢竟导致大白肺!新冠康复后再患甲流,重症死亡风险倍增!
2023/3/6 9:54:42 生物密探

    

     生物密探 iSpyBio

     关于我们

     这是一群热爱生物学的志愿者们发起的一个有趣有温度的订阅号,我们将以“探讨科学前沿,探索生物奥秘”为方向,分享最新科学前沿资讯科普(不仅限于生物学、医药、生物微观世界和生物安全)、行业大咖讲座和行业创业竞赛、行业竞技/留学资讯等。

     我们是真理的发掘者和搬运工。无论你是从事生物相关的研究人员,还是对生物科普探秘感兴趣的跨行群体,都欢迎关注我们,与我们一起探索生物的奥秘!

     北京甲流病例超过新冠

     乱吃头孢竟然导致大白肺

     新冠之后的这一波甲流疫情实在疯狂,令人猝不及防!

     从2月18日开始,这波疫情在全国各城市全面开花,各级学校因此而停课。据浙江金华某小学教务处介绍,从25号开始,甲流疫情就出现了全面暴发的态势,起初每个班只有几名同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来,一个班就扩大到20多位,学校里近八百名学生,目前保守估计得有一半出现了症状,学校的老师也有一小半出现了发热头疼的症状,到医院化验,几乎全都是甲流,课都没法上了。”

     连日来,多省份都有学校因甲流而停课。2月22日,北京疾控中心发布最新疫情周报,2月13日-2月19日,报告病例数排名第一的为流行性感冒,超过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2月2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监测数据,我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前一周继续上升,数据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检测样本中占比最高,其中H1N1亚型占64%,甲型H3N2占35%,两种甲流病毒同时流行!

     再看向国外,据美国疾控中心(CDC)2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当前流感季估计已有至少2500万感染病例,其中住院病例达28万例,死亡病例1.8万例。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内容,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而死亡,中国每年约有8.8万人因患流感而去世,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这波甲流疫情不容小觑!

     重要的是,中国人群在一个月前刚刚经历过新冠病毒的感染,新冠康复后再遭甲流病毒侵袭,各种风险都会增加,呼吸系统的疾病负担令人担忧。

     据悉,医院的呼吸科、儿科门诊已经人满为患。浙大儿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浙大儿院感染科病房里甲流的病人明显增多,占比达四分之一。”浙大儿院防保科主任陈颖则表示,“2月份以来,浙大儿院两个院区接诊甲流患儿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是1月份的80倍。”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感染科,儿内科急诊和发热门诊接诊量早已达到了顶峰,单日超过900个,比去年同期翻了2-3倍,比去年开学前的患者量翻了7-8倍,其中有很多是流感患者。

     出现发热症状到医院积极救治是大部分人的选择,但据相关医院反馈,近期也有一些患者感染了流感后,因为乱吃抗生素而出现了大白肺。

     上海某三甲医院杜医生在微博表示,“近期接诊了一名甲流老年患者,他自己囤了很多药,有抗病毒的,也有抗生素,患者出现发热等症状后自行在家吃头孢,甲流没治好,反而更严重了,最后送到医院,出现了大白肺,已经进行气管插管。虽然流感也会出现大白肺,但经初步判断,患者自行吃头孢才是导致大白肺的罪魁祸首,所以,得了甲流千万不要乱吃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

     什么?得了甲流吃头孢会导致大白肺?这是什么道理呢?按理说抗生素即使不能杀灭病毒,也不会起反作用吧?

     带着一连串的疑惑,笔者去翻阅了最新的文献,终于找到了答案。

     Cell:得了流感,抗生素不仅没效果,

     反而会成为肺炎帮凶!

     答案是令人震撼的,确实是!甲流感染期间,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

     近期,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Cell子刊上发表了一篇Microbiota-Driven Tonic Interferon Signals in Lung Stromal Cells Protect from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的研究论文,解释了为什么抗生素会成为流感的帮凶,将可能导致流感患者出现大白肺。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挑选了一批健康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意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投喂混合抗生素的饮用水,另外一组投喂无添加的饮用水,投喂时间均超过4周。随后将其全部感染流感病毒,以观察小鼠的存活现象。

     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在未投喂抗生素的健康小鼠中,约80%的小鼠在流感病毒侵袭后依然存活;然而,接受混合抗生素饮用水的小鼠存活率还不到为三分之一。

    

     这到底是为什么?太可怕了!抗生素不但没有任何益处,反而成为了帮助流感致死的帮凶。

     在后续研究中,研究团队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研究人员表示,肺部是流感病毒“侵略”的第一战场,也是人体免疫功能反击的第一道防线。在试验中,他们观察到,当健康小鼠受到流感病毒感染后,其肺部最初的免疫反应并不是由免疫细胞发起的,而是靠一种由肠道细菌驱动的I型干扰素信号(IFNα/β)来触发启动装置。

     紧接着,小鼠肺部基质细胞中的抗病毒基因Mx1(对应于人类MxA的类似基因)在接收到 “攻击”信号后,迅速“出击“抑制病毒增殖,从而将流感病毒扼杀在“摇篮”之中,逐渐恢复有机体健康。

    

     可是,服用抗生素的小鼠在受到流感病毒感染后,肠道中能产生“I型干扰素信号“的有益细菌竟被“误杀”,从而抑制了抗病毒基因的开启,降低了肺部基质细胞的免疫应答效率,让流感侵袭变得更加严重,大白肺等一系列肺部感染就不可避免了,其中,广谱抗生素助纣为虐的后果更严重。

     为了更进一步证实肠道细菌会被抗生素“误杀”。研究人员将接受抗生素投喂小鼠的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后发现,干扰素信号传导不仅恢复正常,且重建了肺部对流感的抵抗力。

     现在正值甲流暴发季节,这项研究及时给全国的医生们提出了警告:对于流感患者,万万不可滥用抗生素,应该持有一种谨慎、全面评估的态度,现在抗生素不仅是没有益处了,反而会让流感感染变得更加严重。

     新冠刚康复不久

     再次感染甲流,重症死亡风险大增

     甲流和新冠都是呼吸系统的疾病,有笔者询问,我刚新冠康复一个月,倘如再次感染了甲流,会有什么风险吗?

     近期,爱丁堡大学、利物浦大学、莱顿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发表了题为SARS-CoV-2 co-infection with influenza viruses,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or adenoviruses 的研究论文,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该研究是迄今为止对新冠和其他地方性呼吸道病毒感染者进行的最大规模研究,旨在为呼吸道病毒大流行做准备。

     研究团队调查了2020年2月6日至2021年12月8日期间在英国因新冠病毒感染而住院的超过305000名成年人的数据。他们中有6965人在新冠住院期间同时检测到感染了呼吸道病毒。其中有227人同时感染了流感病毒,而这些人经历了更严重的症状。

     具体来说,在因感染新冠病毒感染而住院期间同时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他们发展为需要呼吸机治疗的风险是只感染新冠病毒的住院患者的4.14倍,死亡风险则是2.35倍。

    

     研究人员表示,同时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并不常见,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种情况正在实实在在发生,而且一旦发生,会大大增加重症和死亡风险。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方式并不相同,肯定会起到相互协同的作用,并且新冠康复后的抗体并不能对流感病毒产生抵抗作用,新冠康复后倘若再感染流感病毒,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和住院的风险会大大提升。

     这一波甲流的暴发正在强劲势头,根据往年情况,流感病毒季节性流行在每年12月至3月之间到来,而由于受到了新冠病毒的影响,本轮流感疫情出现了严重滞后和强烈反扑,现在仍处于上升期,大概还需一个月左右才会消退。

     在此期间,我们又看到了疯狂抢药、囤药的现象,只憎面目丑陋。人民网前天就发表评论称,“有些人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就盲目服药,药品安全非同儿戏,处方药需凭执业医师开具处方才可以调配、购买。”

     在此,笔者只能奉劝一句,与其抢药囤药,真不如每天把自己的口罩戴好,把自己的双手洗干净。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往期精彩回顾▼

     “抗疫神药”布洛芬,你了解它吗?

     新冠"最强毒株"XBB.1.5是否会在春节掀起第二波感染高峰?

     Science|玻璃蛙将血液隐藏在肝脏中以保持透明度

     【最新科研汇总】新冠有后遗症吗?二次感染会加重吗?

     混合(天然/疫苗)免疫方法是否是增强免疫力的可复制方法?

     “有趣”的生物科学,科普书籍推荐

     什么是脓毒症,与COVID-19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持久性细菌如何逃避抗生素,延长感染

     猪会解决器官危机吗?动物到人类移植的未来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希望即将到来?

     请查收!情绪的身体地图

     棕色脂肪有望解决肥胖和一系列相关疾病

     多态微生物:癌症的新标志

     听说过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来新的尾巴,听说过蝾螈可以再生他们的大脑吗?

     COVID大流行期间的社会隔离和封锁导致抑郁症发病率上升

     扫描关注我们探索生物奥秘微信:【iSpyBio】

    

    

    点个在看 再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物密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