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导向行动学习的七个步骤,四字诀
2018/11/5 18:14:41石鑫 YUNZHI学习场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 YUNZHI学习场

     你 与 学 霸 的 距 离 只 差 那 么 一 点 点

     选择课题

     破解组织难题的关键

     行动学习的标志性特征就在于围绕组织难题的突破展开,所以选题是关键。选择具有挑战性、需要创新性解决方案才能解决的重大难题,更能体现组织对行动学习的重视,从而建立起广泛的承诺,确保行动学习项目的有效推进。选题阶段需完成五项任务。

     发起倡议,储备力量

     行动学习倡议通常由发起人在组织核心团队中以动员会的形式发起,目的是在组织内凝聚广泛共识,为行动学习的推动积蓄力量。

     动员会可以邀请资深促动师分享行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成功案例,让组织核心层了解行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实施方式,认识行动学习项目对组织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对可能投入的资源和提供的支持预作心理准备。

     召集人是起点

     发起人选定并委任行动学习召集人,明确召集人在行动学习项目推动期间承担的职责,以及相关人员需要给予的支持配合。

     召集人应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深刻理解行动学习项目的价值和意义,为行动学习协调资源支持,一般由组织内负责学习与发展的管理者担任。

     促动师不可少

     组织在引进行动学习初期,建议聘请外部专业促动师;当行动学习得以广泛开展后,应加大内部促动师的培养力度,同时可依据外部促动师的指导,转入自主实施;当组织成员具备一定的促动技能后,可采用自我促动模式。

     增加“问题所有者”占比

     由行动学习召集人按照发起人的项目意图,界定问题范围,向相关人员征集行动学习问题。提出问题的人被称为“问题所有者”,发起人的职务要高于问题所有者,以便于课题的推进。

     准备候选问题

     由问题所有者准备行动学习候选问题,凡符合征集范围,对组织重要且需要突破性解决策略的问题都可以纳入考虑范畴。候选问题既可以是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解决的、重要且复杂的问题,也可以是经过一次工作坊就能快速解决的、复杂度相对较低但紧急程度较高的问题。

     其通常与战略、运营、人才、管理、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等密切相关,比如提升营销业绩、优化运营体系、建立全新的薪酬绩效体系、降低制造部门生产成本、优化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等都属于适合行动学习的选题。选题时要避开如何提升干部领导力、员工执行力等虚泛、抽象的课题。

     收集并评估问题,确定课题

     课题可以由发起人在候选问题中直接指定,也可以经发起人、召集人、促动师和问题所有者共同评估后确定。

     由于问题的选择对行动学习非常重要,因此,评估和选择过程应非常严格。图表2是常用的行动学习问题评估工具,要确保选定的问题平均得分不低于4分,单项得分不低于3分。

    

     行动学习问题评估表

     建立小组

     成员、项目周期成为决定要素

     小组是行动学习解决问题的主体,也是被发展的对象。选定课题后,就要组建行动学习小组,确定项目周期。

     精心挑选候选人

     由召集人和问题所有者,根据问题类型拟定15~20人的候选人名单。人力资源部可介入小组成员的选择过程,以便通过行动学习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

     候选人资质要评估

     促动师、召集人、问题所有者共同对小组成员进行资质评估,最终选择10名左右的候选人。资质评估可参照常用的小组成员资质评估工具(见图表3),合格的小组成员平均得分应不低于4分,单项得分低于3分的不能超过3项。

    

    小组成员资质评估表

     拒绝单一式评估

     促动师、召集人、问题所有者需将候选人组合成2~3个小组,并评估小组构成,选出最具多样性的组合。这一过程可借助小组构成多样性评估表进行(见图表4),最后选定的行动学习小组平均得分应超过4分,单项得分不低于3分。

    

     小组构成多样性评估表

     随即确定小组成员名单

     召集人同候选小组成员及其上司沟通,以考察候选人是否能够保证时间,是否关心行动学习的问题,是否具有参与热情,最终确定6~8人的小组成员名单。

     指派组长

     召集人、问题所有者在小组中选择资质评估平均得分达4分以上的成员,经与本人沟通后,指定为行动学习小组组长。

     商讨项目周期

     依据问题的类型、难度,小组成员的知识储备等方面确定行动学习项目周期。项目周期的设计应遵循4个要点。

     项目持续时间要符合课题需要 根据行动学习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整个行动学习从启动到结束的持续时间,一般为几天到12个月不等。召集人要尽可能确保时间充足,否则将导致问题解决和学习不充分、走过场。具体安排上,尽量少占用休息时间,避免引起小组成员抵触。

     小组会议时长要适中 行动学习期间,每场小组研讨会最理想的时间是4小时左右,这样最能发挥成员的创造力。如果项目复杂,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但最好不超过两天,避免成员过分疲劳,影响效果。

     小组会议频率要张弛有度 研讨会频率一般从每天1次到每月1次,不能少于每月1次,否则成员会花大量时间回顾前一次研讨的内容;除了问题特别紧急的情况,一般也不建议每天1次,会导致行动和反思的时间不够充分。从长期实践来看,每周1次是比较理想的频率。

     集中会议时间和频率要节奏适当 这是指多个小组集中学习、相互分享和汇报的时间和频率,一个典型的行动学习项目一般会集中4次,共10天时间(见图表5)。

    

     典型行动学习项目设计示例

     启动项目

     “行动学习启动会”正式拉开帷幕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行动学习启动会的召开意味着整个项目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会在项目顺利推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把控好七个环节(见图表6)

    

     行动学习启动会的七个环节

     研讨问题

     持续质疑,持续转变

     “质疑认知,转变范式”是小组解决问题的核心过程。所谓范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认知模式,认知改变了,范式也就发生了转变。无论选用何种类型的解决问题过程工具,一般都包括四步。

     分析问题

     要有足够长的时间用于分析问题,以确保小组成员对问题的界定有效。促动师必须有意识地促动小组成员放慢思考节奏,避免他们直入主题,过早形成方案。

     收集数据,验证假设

     闭起门来的研讨形成的观点都是假设,必须经过验证。小组成员应依据课题需要去收集内外部各种数据,或者深入现场调研去确认事实,通过验证不断修正假设,澄清认知。

     补充知识

     当小组成员对于问题存在知识缺口时,可根据需要采用自学、网络学习、专家培训等方式,及时输入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知识。

     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问题,由小组成员共同研讨并提出解决方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在小范围内测试初步方案,创造证明方案有效性和学习反思的机会。图表7展示的就是一个典型的行动学习研究问题、转变范式的过程。

    

     行动学习问题研讨过程设计

     执行计划

     推进方案,验证“真假”

     行动计划必须通过组织正式的决策程序才能启动。相关人员可根据执行行动计划任务表单,确定具体任务(见图表8)。

    

     执行行动计划任务表单

     执行行动计划过程中的反思,是学习发生的最重要阶段,小组成员一定要参与实施行动计划过程,才能对解决方案及问题本身形成进一步的反思,让学习得到升华。

     复盘评估

     反思回顾,提炼经验

     项目正式结束前,参与人员要对行动学习进行全方位复盘,包含以下任务:

     制定会议日程

     评估问题解决效果

     总结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经验

     分享个人学习体会和感言

     质疑及反思过程表现评估

     行动计划质量评估

     对促动师进行评估

     学习效果评估

     行动学习过程改进建议

     问题解决方案改进建议

     其中,任务1、2的负责人分别为召集人和问题所有者,其余任务的负责人都是小组成员。

     复盘评估是行动学习重要的学习反思环节,是将经验升华为一般规律,实现项目持续提升和改进的过程。所以,复盘过程必须严格,不能流于形式,且绝不能省略。

     固化分享

     效果传播与共享

     固化分享是为了固化行动学习成果进入组织的制度和流程,同时,促进组织其他部门利用行动学习成果改善业绩,最终将学习成果融入到组织的文化中。固化与分享任务表单清楚地列出了这一过程包含的主要任务(见图表9)。

    

     固化与分享任务表单

     需要注意的是,发起人或召集人一定要在完成成果的固化和分享后,再宣布行动学习小组的解散,否则小组成员可能会因感到组织对成果固化和分享的重视不足,而失去将行动学习带入到日常工作场所的热情。

     Tips

     行动学习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所以最后一步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组织可重新回到第一步,选择更具挑战性的课题类型,在其他部门中开始新的推动,进入新的循环。只有当行动学习融入组织的血液,完全演进为组织的工作方法,甚至组织不再提及行动学习却随处可见之的时候,对组织来说才算实施成功。

     企业通过导入行动学习,充分调动团队企业内每一个成员的智慧,而这拧成一股绳一般的团队智慧,就是提升企业绩效的秘密武器。

    

     来源: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10月刊

     免责申明:内容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

     ·1 | 如何做好做需求访谈?

     ·2 |如何做好做需求访谈?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 为什么你有海量信息,却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从培训到引导,培训人不得不知的提问模型

     ·SWOT分析模型详解及经典案例

    

    

     更多内容,↓ ↓ ↓点击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YUNZHI学习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