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的项目运营——新春学习运营怎么做?(指标篇)
2019/2/21 17:52:20银联支付学院季承 YUNZHI学习场

     来源 | 光华特训营

     作者 | 银联支付学院季承

     本期是新春学习项目的第三期,让我们来讨论一个“因缺思厅”的话题,那就是当我们选对了时机、弄好了课程、搞定了奖品,万事俱备之后,怎样才能做出一个令“老板满意、员工愿意、培训得意”的“三意”新春学习项目来呢?

     答案是基于数据驱动的项目运营,培训经理应当建立起这样的意识:未来所有可复制的优秀学习项目都应当建立在数据运营的基础之上,凭感觉做项目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数据驱动的运营有两个关键难点

     第一,如何从数以百计的学习数据中选择出合适的,并组合成有洞见性的指标,帮助培训经理快速判断项目状态,发现问题?

     第二,针对数据分析发现的问题,培训经理可以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打法?

     今天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在在线学习中的分析中,目前最常用的还是活跃率(主要是月活率和周活率)和学习时长等传统指标,这些数据的确有其作用,但由于其相对滞后且偏于宏观,难以帮助项目经理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相比之下,银联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的几个数据要实用得多:

     1、穿透率

    

     图1.在线学习漏斗图

     图1是在线学习漏斗图,新春学习活动的目标学员是全体员工,但多数情况下,通知发出后很难保证所有员工会收到信息并关注(第一次衰减),而收到信息的员工中也只有部分会响应参与学习(第二次衰减,参与学员人数/公司员工人数的比值即活动的活跃率),其中部分完成学习指标的成为达标学员(第三次衰减),极小部分对项目特别满意的有可能转化为口碑用户—— 不仅自己学还会推荐朋友一起学。

     从全体员工到达标学员的这个比率就是所谓的“穿透率”,组织的学习氛围越浓厚,培训管理水平越高,该比率的数值越高。经验表明,在非强制性学习项目(如新春学习)中,活跃率能超过50%的,就属于培训工作优秀的企业了,如穿透率(即达标学员/公司全体员工人数)能达到50%的,就能称得上是培训管理出色的企业了。

    

     在“怎样设计出受欢迎的新春在线课程”一文中,老季提到过把握关键人群对于新春学习的重要意义,图2是截取银联支付学院针对2018年第6-第10次业务直播参训人群的分类分析,其中绿色和紫色部分分别代表忠实粉及重度忠实粉在每次学习人数中的占比。

     作为数字化学习的探索,银联网络学院已经为这些同事打上业务高关注人群标签,并已着手为他们建立专门的信息通道和运营策略,力争未来将其转化为网络学院的口碑用户

    

     图2.

     2018年银联参与业务直播人员情况分类表(部分)

     由于做到了对学习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培训信息的准确送达,当我们将新春学习项目推送给这些业务高关注人群的时候,他们的穿透比率和学习时长均明显高于平均值,也就是说,只要能及时收到学习信息,他们不仅会学,还能达到并超越标准。

     这就像是饭店的预售卡、航空公司的常客计划一样,对于每次项目都要绞尽脑汁吸引参与的在线经理来说,能够提前锁定一部分客群和收入(学习时长)的重要意义,只怕是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

     穿透率的最大价值是能帮助培训经理快速找到工作抓手 —— 衰减比例最高的环节往往就是关键问题点!

     例如在银联的迎新春学习项目开始后,培训经理每天都会关注参训人数,发现经历了起初的快速增长后,参与学习的人数在1200+的数值上开始增长缓慢,陷于停滞,这个人数大概相当于银联员工总人数的30%+。按照收到信息员工中有一半会参与学习的经验数据判断,仍有约40%的学员未能收到通知或收到了但并未留意。

     考虑到隔开春节长假的关系,培训经理在节后的第2天启动了针对性的二次唤醒策略——既提醒了原有参训学员继续学习,又激活了那些尚未关注学习活动的员工,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运营后2天内参训学员增加了50%,单日学习时长增幅超过150%。

    

     2、标准学习时长和达标学员

     标准学习时长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每位员工应当完成的学习时长。

     标准学习时长可以根据企业学习办法、企业历史数据设定,对于缺少历史数据的,也可以根据行业平均值进行预估。

     例如,某企业规定员工每人每年需完成40小时在线学习,去掉年底学习冲刺、职称评审等刚性学习需求以及学习活动带来的影响,标准学习时长的数值大致就是3个小时/人/月。

     完成标准学习时长的员工被称为达标学员,低于这个标准的团队/个人就等于在学习上扯了整个组织的“后腿”。

     标准学习时长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帮助培训经理快速锁定运营工作的重点客户群,将稀缺的运营资源投入到那些单位人均学习时长显著低于标准学习时长的单位中去,产生更高的投入产出比。

     在具体操作中,银联会将人均学习时长低于1倍标准学习时长的单位标记为红色,低于2倍标准学习时长的单位标记为黄色(这表明活动对于学习的推动作用不明显),高于2倍的标记绿色,并进行针对性运营,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推动比

     推动比是基于标准学习时长而衍生的一个指标,用于衡量学习活动的效果。

     推动比 = 活动期间总学习时长÷无外力下的总学习时长

     该数值越大代表活动越有效,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越大,等于1表示活动毫无效果,小于1表示活动有反效果。考虑到新春学习活动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如果推动比不能达到2以上的话,项目即应视为失败。

    

     ---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谈到了数据驱动的运营的两个关键难点:

     ①如何通过那些具有洞见性的指标快速发现项目问题

     ②如何针对问题采取针对性打法,并简要讲述了穿透率、标准学习时长、达标学员及推动比四个指标

     下一期我们将详细讨论发现问题之后,如何用数据决定打法。

     这是老季谈培训新春特别栏目第三期,谢谢您的收看,欢迎在留言区提出您的建议和意见。

    

     PS:本文完稿之日传来捷报,银联新春学习活动已圆满结束,在含春节长假在内的28天时间里,近2000位银联同事共逾3.5万学时(编者按:最终数字3.62万),活跃率近60%,穿透率>45%,推动比>7.2,欣喜之余赋打油诗一首以记之,这正是:

     一通操作猛如虎,数据飙升三万五。

     猪拱华门报大吉,培训伙伴受鼓舞。

     数据驱动显威力,网络学习踏征途。

     在线当有凌云志,培训未来当看吾。

     季承

     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日

     老季谈培训丨往期文章

     第一期丨为什么新春是组织在线学习最佳的时间窗口?

     第二期丨怎样设计出受欢迎的新春在线课程?

     老季其人

     季承,70后生人,被朋友们戏称为“老季”,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人资行业知名打油湿人,得到大学第0期学员,现任中国银联支付学院综合教研负责人。

     曾获得团队贝尔宾、PDP等多项测评顾问认证,2017年起从事在线教育工作,是国内首批将人工智能自然语义理解用于人才测评的培训人之一,2018年起开始探索EPSS(电子化绩效支持系统)及智能学习在企业的应用。

     老季提倡培训就是要“讲人话,出干货”,必须以结果落地,支撑战略和业务为目标,并且坚信在线学习中的新技术必将带来培训行业的效率革命。

     项目介绍

     老季是从2017年初从面授培训转到在线学习工作的,当时很诧异的是相较于面授培训的“百花齐放”,在线学习从理论到实践都显得那么“乏善可陈”。而随着得到、混沌等知识付费APP的兴起,企业在线学习又被顶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老季每2周一次在团队内组织“综合教研小课堂”,向培训经理们分享在线学习的工作理念、项目设计、数据分析和项目运营等课题。“为什么不把它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呢?”2019年初,有位朋友这样建议道,于是就有了这一系列专题。

     在线学习在2000年左右进入中国大陆,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了,无数培训人为此默默耕耘,浇灌心血,我想就算是野百合也有春天,何况在线学习这朵美丽的花朵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YUNZHI学习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