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间三不要、不急、不宜,你做到了吗?
2022/8/6 12:02:48 老中医生活道


中医养生,主张“因天之序”,把握节律。一天当中,早起、饭后、睡前,恰是养生的三个关键节点。每个节点上,都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养生要诀。儒风君特地加以总结,便于大家轻松掌握。
1
早起三不要
早起,是人体机能从沉睡中恢复运转的时候,有三不要。
1、不要猛地起身人体经过一夜的休息,处于混沌状态。睡眠时,血液流速会放缓,血液粘稠度也较高。猛地起身,容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眼花等不适,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修龄要指》有言:“先醒心,后醒眼,两手搓热,熨眼数遍,眼睛左旋、右转各九遍,团住少顷,忽大睁开,除却风火。”起床之前,先平躺在床上,把双手对搓热,用手心捂住眼睛。如此重复几遍,然后再转动眼珠,睁眼、起身。这样做能有效保护面部神经,避免受到冷风的刺激。

2、不要憋大小便二便规律,是人体气机运转正常的一个显著标志。饮食规律、身体健康的人,一般会在早晨起床后立刻产生便意。
晨起产生便意,千万不要憋,应当尽快排出。起床后可以喝杯白开水,不仅有助于湿润肠道、软化大便,帮助身体排毒;更能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
3、不要应付早餐《黄帝内经》有言:“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早上胃经当令,是食物最容易消化吸收的时候。不吃早餐,胃就会空运转,对五脏六腑都是损伤。人体排毒之后,更要及时补充营养。因此,早餐的时间不能拖、分量不能少、用餐不能急。早起半小时,坐在桌边安安稳稳吃顿早饭。有了充足的营养,才能更好地支撑一天的工作、学习。

2
饭后三不急
饭后,是营养物质吸收的“黄金时间”,有三不急。
1、不急着躺下药王孙思邈说:“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刚吃饱饭就躺下,食物在腹中未及消化,积而淤滞乃生疾病。《老老恒言》里说:“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则磨胃而易腐化。”饭后宜进行舒缓的活动,给脾胃留有缓冲的时间。同时用掌心围绕肚脐,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按摩。有利于促进肠胃道蠕动,加快食物消化速度。
2、不急着洗澡刚吃饱饭,胃肠中尚且留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饭后立即洗澡,体表血流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则会相对减少。肠胃的消化功能就会减弱,易造成消化不良、腹胀等症。所以吃完饭后先休息1~2小时再洗澡为好。
3、不急着喝茶《本草纲目》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成痰。”很多人有饭后喝茶的习惯,觉得浓茶去油解腻、帮助消食。茶中含有大量酸性物质,可以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成难溶物,从而导致这些营养难以被人体吸收。饭后立即喝茶,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易导致结石、便秘。

3
睡前三不宜
睡前,是身体与精神调息的关键时刻,有三不宜。
1、不宜运动《黄帝内经》讲:“入阴则寐,阳出阴则寤。”夜晚本该是阳气收敛、阴气上行的时间。要想睡得好,身体的阳就要沉入于阴。睡前剧烈运动,会造成阳气亢盛、阴气虚耗。人体阴阳失衡,进而会导致夜卧不安。
2、不宜宵夜《黄帝内经》有言:“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吃太多食物,容易产生食道反流、胃胀反酸,出现睡眠的问题。晚上活动量小,能量消耗少,吃得太多很容易导致脂肪堆积,引起肥胖、高血脂等。晚饭不要超过八点,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吃七分饱足以。
3、不宜思虑《黄帝内经》讲:“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白天用脑过度,又不注意养神,最容易失眠。神不内守,会耗伤气血,扰乱阴阳,损伤脏腑。想要保障睡眠质量,不但要让身体得到休息,更要让精神回归平静。睡前排除杂念,静坐一会儿,这对精神和体力的恢复都是很有帮助的。

(版权说明: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所用仅为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老中医养生道
我们愿意分享,分享您需要的有用的、客观的健康养生文章。
我们愿意提供,提供您适合的天然的、放心的健康养生产品。
老中医养生道,您健康路上的一个平凡铺路工。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购买产品,点击“阅读原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老中医生活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